• 走向
  • 走向
  • 走向
  • 走向
  • 走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向"预算":治理和改革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作者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41.7 4.7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09370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74页

字数430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404_9787511709370

上书时间2024-06-21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走向"预算":治理和改革: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从“自产”向“税收”转型,随着1999年启动预算改革,迈出了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步,开始走向“预算”。中国公共预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发展新月异。马骏、谭君久、王浦劬主编的走向预算――治理和改革以治理、和改革为关键词,议题广泛,内容丰富,共分五个专题,即“治理中的公共预算”、“预算和预算透明”,“公共预算改革”,“间关系”与“公共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对现阶段我国公共预算研究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和评述,呈现出今后开展中国公共预算研究的学术旨趣,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多视角、多路径和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同时对于中国公共预算研究领域学术思想和成果的传播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目录:

编者序
治理中的公共预算
1 走向“预算”:转型与建设
2 现代构建中的公共预算――一种的视角
3 从政治监督学角度看公共预算监督
4 地级市市长对于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
5 补贴与建立公共预算制度――对中石化“补贴”的思
6 公共过程分析与预算核心地位
7 中国很好规预算调整问题探析
预算和预算透明
8 人大预算监督:从形式向实质的艰难转变
9 重塑人大的预算权力:基于某省的调研
10 宪法财产权视野下的公民参与公共预算――以福街商业街的兴起与改造为例
11 美国透明度实现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公共预算改革
12 预算参与:地方预算改革的合法危机及转换
13 从控制到结果:中国预算改革能跨越吗?――a市绩效预算改革研究
14 公共预算改革与提高绩效
15 德克萨斯州战略规划与绩效预算体系研究
间关系
16 中国府际关系研究:宪政分权的视角
1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转移支付问题研究
18 专项转移支付的政治意蕴:下的公共转型
19 改革开放以来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
20 浅论改革时期中国分权的政治约束――1978-1994年间省级的政治流动与地方表现的相关分析
公共管理的实践和探索
21 预算单位诚信体系构建的思
22 转型期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归宿研究
23 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
24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对中国(1985-2005)的经验分析
25 政党政治的基础――政党类型的比较与借鉴

内容简介:

走向"预算":治理和改革收录了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25篇,共分五个专题。走向预算――治理和改革中这些主要围绕着公共预算与治理、预算、公共预算的改革和实践等研究公共预算的关键问题,基本反映了中国公共预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前沿。个专题关于治理中的公共预算,讨论了现代构建中的公共预算、从政治监督学角度看公共预算监督、地方对预算的影响、补贴和公共预算制度、公共过程中的预算核心地位和很好规预算调整的问题。第二个专题关于预算和透明问题,涉及的内容包括人大对预算监督转变的讨论、地方人大权力的重塑、公共预算中的公民参与以及国外预算透明的启发。第三个专题是介绍公共预算改革的情况,有对地方预算改革的探讨、绩效预算改革的研究和国外预算改革经验的介绍。第四个专题是围绕间关系展开讨论,有的文章讨论了宪政分权下的间关系,有的文章用不同的维度讨论转移支付问题,有的文章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与地方关系,还有文章研究地方的政治流动与表现的关系。后一个专题是结公共管理的新实践和新探索,涉及的内容包括制度、义务教育的公共支出、国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政党的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马骏,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兼任公共行政杂志主编、公共行政与发展(英国)编委、澳大利亚公共行政杂志靠前顾问委员会委员、法国公共(法国)顾问委员会委员、公共事务(台湾地区)、中国行政管理、中山大学学报以及行政论坛编委。其研究方向为建设、公共管理、公共预算、史、行政史。
王浦劬,北京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管理研究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所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学组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政治学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副组长、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民族学部召集人、北京市政治与行政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谭君久,曾任武汉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院长。现担任武汉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受聘担任湖南大学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任高等学校政治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政治学会副会长和美国历史杂志(美国)特约员。1990―1991年和1999―2000年,先后在美国耶鲁大学、敦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其研究方向为美国与政治、英语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学说、比较政治研究。

精彩内容:

.由控制预算向结果预算转变的选择
借鉴西方由量控制预算向结果预算转变的经验,来我国很多学者提出了在中国要编制绩效预算的想法,中国一些省市也展开了对支出绩效评价的改革试点。但西方实行新绩效预算的背景却和我国当前的具体状况不相符合。随着西方公民权利的扩大,支出的规模急剧扩大,财力受到巨大压力,对量控制已经不再重要,因此需要从预算资源使用的结果来量对预算部门的资金分配。另一个背景是西方的过程控制已经相对完善,西方社会通过严格的法律约束着的活动,同时也约束着社会公众严格依照法律参与活动和经济活动。因此可以从过程控制转向对结果的控制。而我国的具体情况是,目前“过程控制”尚存在很多不遵从的问题,试图通过更加不完善的“结果控制”来引导过程,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国当前的公共活动信息并不公开,要获得绩效核的数据指标,也是很好困难的。因此,合理的选择应该是继续加强对活动过程的控制,在运用控制预算的同时加入一些绩效信息作为参来分配公共资源。
5.由增量预算向零基预算转变的选择
西方由于受到预算压力,开始了由增量预算向零基预算转变的做法。但是,从西方的实践可以看出,没有一个地采用这种方法。美国于1981年也停止了零基预算的编制,原因是工作量巨大、编制技术上的难度。我国目前很多地方提出实行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这种编制方法对于目前的人员经费还比较适用,编制程序比较简单,只要实际核预算单位编制内人数即可。但对于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必然面临和西方一样的难题,因此我们所谓的零基预算并不是接近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当前我们合理的选择是在个别项目支出方面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通过逐步尝试,使零基预算编制方法不断完善,真正发挥零基预算的作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