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伤寒杂病论》 中医各科 马军,胡涛编
  • 图解《伤寒杂病论》 中医各科 马军,胡涛编
  • 图解《伤寒杂病论》 中医各科 马军,胡涛编
  • 图解《伤寒杂病论》 中医各科 马军,胡涛编
  • 图解《伤寒杂病论》 中医各科 马军,胡涛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解《伤寒杂病论》 中医各科 马军,胡涛编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7.5 4.7折 58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军,胡涛编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78622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58元

货号704_9787535978622

上书时间2024-06-12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六经辨证”的实质内涵/002

《伤寒杂病论》之气血津液观/006药感悟/012

篇风寒篇

章风/风寒表邪 /027

麻黄汤/027

葛根汤/032

桂枝汤

桂枝加桂汤/048

桂枝麻黄各半汤 /049

桂枝二麻黄一汤/051

第二章 风寒兼气逆/05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052

葛根加半夏汤/053

第三章风寒兼津液虚/054

栝楼桂枝汤 /054桂枝加葛根汤/056

黄芪桂枝五物汤/057

第四章 风寒兼阳虚/里寒 /058

桂枝去芍药汤/058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059桂枝加附子汤/060乌头桂枝汤/062麻黄附子甘草汤/063

第五章风寒兼里热/064

桂枝二越婢一汤/064

小青龙加石膏汤/066

大青龙汤/066

第六章风寒兼水湿痰饮/068

小青龙汤/068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072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072麻黄附子细辛汤/073柴胡桂枝汤 /074

第二篇风湿(水)篇

章风湿(水)在表/079

桂枝加黄芪汤 /079黄芪芍桂苦酒汤 /081甘草麻黄汤 /083

……

第十一篇虫、疮疡及痈脓篇

章虫/409

甘草粉蜜汤/409

蛇床子散/410

第二章 疮疡 /410

苦参汤/410

方/411

狼牙汤 /411

王不留行散/412

苦酒汤 /413

第三章 痈脓 /414

桔梗汤 /414

苇茎汤 /415

紫参汤 /415

薏苡附子败酱散/416排脓汤/417

排脓散/417

第四章 疫毒 /418

升麻鳖甲汤 /418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有充分学和理解伤寒论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在临床上运用伤寒论的辨证方药,另辟蹊径,从病邪角度着手,以伤寒论中所涉及的风、寒、署、湿、燥、火等邪气及气血津液辨证为纲,对所涉及方药的部分条文进行品读,对涉及同一方药的条文汇集分析,对同证异方、异证同方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思辨解释,中医“经方派”与中医“学院派”理论尽量融合,为读者展现学与应用伤寒论中的方证提供一种新的认知方法,方便临床应用。

精彩内容:

“六经辨证”的实质内涵一提起伤寒杂病论,我们会想到“六经辨证”,其实“六经辨证”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仲景伤寒法的实质是“阴阳辨证”,可以理解为三阴三阳辨证。伤寒杂病论并不是“六经辨证”,直观的依据是伤寒杂病论中表述的是“辨某病脉证”,而不是“辨某经病脉证”,所以“六经辨证”的概念容易误导初学者,应予摒弃。论述“阴阳辨证”,要先明确“病、症、证”三者的概念。“病”是指病灶,如胃溃疡、肿瘤等,这是西医的概念,当然,中医也有,如金匮要略中提及的各种杂病,包含中风历节、痰饮等,这些皆因病邪而生。“症(状)”是机体为了排除邪气而产生的某种反应,也可以理解为由病邪引起的各种反应,如出汗、呕吐、下利、发热。“证”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症组成的一个导航系统,它反映了病邪的病位与病。病位即“表里上下”,“表”是以周身皮毛肌肉为主体,是机体躯壳(由皮毛、腠理、肌肉、筋骨组成),从表到里(皮肉脉筋骨),每一层都有所代表的方证;“里”是以胃肠等脏腑为主体;表里两者之间的空间(泛指躯壳空腔)则被称为“半表半里”,相对于表,它属于里,相对于里,它归于表,属于连接两者之间。“上下”则是指上、中、下三焦。“表里上下”共同构成了一个病位的立体结构。“证”除了反映病位,还反映病,即阴阳,单纯的阴阳不能详细地区分病,所以分成三阴三阳。之,症与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症是病邪所引起的反应,而证则是病邪根本所在的位置。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身体疼痛是表证,头痛、恶寒、鼻塞也是表症,这些症状综合起来是表证,但如果只有一个头痛的症证,那也有可能是由在里的病邪(里证)引起的,这需要辨表里证而分别论治,这涉及阴阳辨证,阴即阴津、阴血、阴液,阳即津(血)液所产生的功能。阴阳辨证是机体津液数量或功能的辨证。伤寒杂病论的三阴三阳辨证原则讲究的是“方证对应”,它是伤寒辨证的,但所谓的“方证对应”不是方药与一个症状的对应,而是方药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症状组成的证型对应。目前“经方派”有部分学者持有一种观点——“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即狭义的“方证对应”,把伤寒条文中的某一个症状拿出来对应方药,这是有失偏颇的,与本伤寒“经方派”过度解读某个方证中的症状有类似之处。“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是“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也是说只有中风后,出现柴胡汤证中的任何一个症,才可以直接用柴胡类方剂,而不是所有的伤寒条文都可以“但见一证便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