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13.79 2.3折 59 八五品

库存10件

重庆沙坪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文华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121386169

上书时间2024-06-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正版旧书外观八成新左右里面部分笔记内容完好无损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叶文华 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7
  • 版次 1
  • ISBN 9787121386169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页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近年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并结合近几年国防工业院校“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类课程的实际教学需要编写而成。 本书以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并将与之有关的切削加工原理、增材制造(3D打印)、智能制造等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全书共分九章,分别为绪论、金属切削过程、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装配工艺和先进机械制造技术。
【作者简介】
叶文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任教,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委员。曾获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目录】
目    录
第1章 绪论1
1.1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重要性1
1.1.1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1
1.1.2  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性1
1.2  制造的基本概念2
1.3  制造的要素3
1.4  制造的工艺5
1.5  制造设备与工具7
1.6  生产过程、生产类型与工艺过程7
1.6.1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7
1.6.2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8
1.6.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0
习题与思考题12
第2章  金属切削过程14
2.1  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14
2.1.1  切削运动和工件加工表面14
2.1.2  切削用量15
2.1.3  切削层参数16
2.2  切削刀具基础16
2.2.1  刀具构造16
2.2.2  刀具角度17
2.2.3  刀具材料19
2.3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变形22
2.3.1  切削变形区22
2.3.2  切屑的形成22
2.3.3  积屑瘤24
2.3.4  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25
2.4  切削力与切削热25
2.4.1  切削力和切削功率25
2.4.2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27
2.4.3  切削力计算28
2.4.4  切削热28
2.5  刀具磨损、破损与刀具寿命29
2.5.1  刀具磨损29
2.5.2  刀具破损31
2.5.3  刀具寿命32
2.6  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33
2.6.1  切削用量的选择33
2.6.2  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34
2.7  磨削原理35
2.7.1  磨削运动35
2.7.2  砂轮的特性和选择36
2.7.3  磨削过程39
2.7.4  磨削力与磨削温度40
习题与思考题40
第3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42
3.1  机械制造中的切削加工方法42
3.1.1  车削42
3.1.2  铣削43
3.1.3  刨削、钻削及镗销45
3.1.4  磨削、研磨及珩磨47
3.1.5  抛光和超精加工48
3.1.6  齿形加工49
3.1.7  复合加工52
3.2  金属切削机床基础54
3.2.1  机床的基本组成54
3.2.2  机床的运动55
3.2.3  机床的技术性能指标55
3.2.4  机床的精度与刚度56
3.2.5  机床的分类和型号编制57
3.3  机床的结构和传动64
3.3.1  普通机床的结构和传动64
3.3.2  数控机床的结构和传动74
习题与思考题77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79
4.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方法79
4.1.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与格式79
4.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81
4.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83
4.2.1  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一般原则83
4.2.2  零件结构工艺性定性分析举例84
4.3  工件的定位及基准87
4.3.1  工件的定位87
4.3.2  基准96
4.4  工艺路线的制定97
4.4.1  定位基准的选择97
4.4.2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04
4.4.3  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105
4.4.4  工序顺序的安排108
4.4.5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110
4.4.6  加工阶段的划分111
4.5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的确定112
4.5.1  加工余量的确定112
4.5.2  工序尺寸的确定115
4.6  工艺尺寸链117
4.6.1  尺寸链的定义、组成及分类117
4.6.2  直线尺寸链的计算118
4.6.3  工艺尺寸链在工艺过程中的应用121
4.6.4  应用跟踪法计算工艺尺寸链126
4.6.5  应用概率法计算工艺尺寸链128
4.7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129
4.7.1  零件分析129
4.7.2  工艺分析129
4.7.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30
4.8  机械加工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133
4.8.1  生产率分析133
4.8.2  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134
4.8.3  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137
习题与思考题140
第5章  机床夹具设计145
5.1  机床夹具概述145
5.1.1  机床夹具的功能和组成145
5.1.2  机床夹具的类型146
5.2  工件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147
5.2.1  典型的定位方式、定位元件及装置147
5.2.2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154
5.3  工件在机床夹具中的夹紧160
5.3.1  夹紧力三要素的确定161
5.3.2  常用夹紧机构164
5.3.3  其他夹紧机构169
5.3.4  夹紧机构的动力装置173
5.4  机床夹具的其他装置175
5.4.1  导向装置175
5.4.2  对刀装置178
5.4.3  分度装置179
5.4.4  对定装置179
5.5  各类机床夹具举例181
5.5.1  钻床夹具181
5.5.2  铣床夹具183
5.5.3  车床夹具185
5.5.4  机床夹具设计举例186
5.6  航空制造中的典型夹具及设计方法188
5.6.1  组合夹具189
5.6.2  柔性夹具192
5.6.3  柔性多点夹持系统196
5.6.4  智能夹具197
习题与思考题199
第6章  机械加工精度203
6.1  概述203
6.2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205
6.2.1  加工原理误差、调整误差和测量误差205
6.2.2  机床的几何误差207
6.2.3  刀具的几何误差214
6.2.4  夹具误差214
6.3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215
6.3.1  工艺系统的刚度215
6.3.2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17
6.3.3  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222
6.3.4  工件内应力引起的变形224
6.4  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226
6.4.1  基本概念226
6.4.2  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28
6.4.3  减小工艺系统热变形的措施231
6.5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233
6.5.1  加工误差的性质233
6.5.2  机械制造中常见的误差分布规律234
6.5.3  分布图分析法237
6.5.4  点图分析法240
6.6  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242
习题与思考题245

第7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249
7.1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249
7.1.1  表面层的几何形貌249
7.1.2  表面层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250
7.2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250
7.3  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及其控制252
7.3.1  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252
7.3.2  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253
7.4  影响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工艺因素及表面强化工艺254
7.4.1  表面层材料的冷作硬化254
7.4.2  表面层材料的金相组织变化255
7.4.3  表面层的残余应力255
7.4.4  表面强化工艺259
7.5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及其控制261
7.5.1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261
7.5.2  机械加工过程中振动的控制261
习题与思考题264
第8章  机械装配工艺267
8.1  装配与装配尺寸链267
8.1.1  装配的概念及装配精度267
8.1.2  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间的关系269
8.1.3  装配尺寸链的概念270
8.1.4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及计算271
8.2  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及其选择272
8.2.1  互换法272
8.2.2  选配法277
8.2.3  修配法280
8.2.4  调整法283
8.2.5  装配方法的选择285
8.3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285
8.3.1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286
8.3.2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286
8.3.3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及步骤287
8.4  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289
习题与思考题291
第9章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293
9.1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特征293
9.2  增材制造技术294
9.2.1  增材制造的原理、优势及局限294
9.2.2  增材制造的工艺方法295
9.3  复合材料制造技术298
9.3.1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原理与特点298
9.3.2  复合材料的典型成型工艺299
9.4  智能制造技术302
习题与思考题304
参考文献30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旧书外观八成新左右里面部分笔记内容完好无损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