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传播概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网络传播概论

5.3 1.8折 30 八五品

库存19件

重庆沙坪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海鹰 滕谦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9028447

上书时间2024-01-1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正版旧书外观八成新左右里面部分笔记内容完好无损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海鹰 滕谦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1-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28447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5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复旦博学”精品教材《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新世纪版)中的一本。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传播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特网已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的第四媒体。本书阐述了网络时代的传播环境,网络传播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优势以及带来的冲击,网络媒体的挑战和发展,以及传统媒体的回应和生存,并探讨了网络新闻媒体的采写、编辑和广告等方面内容。

   本书视点新颖,材料丰富,又穿插了许多生动的图片和实例,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可作为新闻传播院系师生和网络及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和广大网友的辅助、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张海鹰,男,1951年4月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91年毕业于英国威尔士大学加的夫学院,获新闻学硕士学位。1983年起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从事广播新闻工作,曾参与筹办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英语台并主持工作。1993年加入香港《大公报》,任该报驻上海办事处主任、高级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网络时代的传播环境

第一节 第四媒体的传播模式

第二节 第四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和特征

第三节 网络人际传播的功能和特征

第四节 网络传播自由与舆论引导

第五节 国际信息传播新问题

第二章 网络传播的发展

第一节 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网络

第二节 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第四节 因特网在中国

第五节 中国四大互联网络

第六节 网络传播新趋势——无线上网

第三章 因特网的基本服务和功能

第一节 电子邮件(E-mail)

第二节 在线聊天(Chatting)

第三节 网上论坛(BBS)

第四节 信息测览(WWW)

第五节 信息的个人化和信息搜索

第六节 因特网的其他功能

第四章 网络媒体分类

第一节 网络媒体的优势

第二节 个人网站

第三节 政府上网

第四节 门户网站与垂直门户网站

第五章 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传统媒体纷纷“触网”

第二节 商业性ICP加入竞争

第三节 “三级办新闻网站”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传统媒体背景网站的优势

第六章 网络时代的传统媒体

第一节 传统媒体面临挑战

第二节 网络时代的报纸

第三节 网络时代的广播

第四节 网络时代的电视

第七章 网络新闻采访

第一节 通过网络采访新闻

第二节 网上信息搜索和评估

第三节 网络新闻采访面临的问题

第八章 网络新闻编辑和写作

第一节 新闻网站的结构

第二节 网页设计的规范

第三节 网络新闻的写作

第四节 网络新闻编辑中编辑意图的体现

第九章 网络广告

第一节 网络广告的发展

第二节 网络广告的特点

第三节 网络广告的形式

第四节 网络广告的计费标准

第五节 目前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

第十章 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第一节 网络浊流

第二节 网络犯罪及其治理

第三节 网络道德法规建设

附 录

附录一 全球联网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及其数量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附录五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附录六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附录七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

附录八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附录九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附录十 因特网常用词汇英汉对照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旧书外观八成新左右里面部分笔记内容完好无损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