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稀土(上中下全)第2版

190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光宪 编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08

版次2

装帧精装

货号k3bd

上书时间2023-04-15

书香悦读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光宪 编
  •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5-08
  • 版次 2
  • ISBN 9787502416782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70页
  • 字数 73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70年代以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稀土选矿、精矿分解和分离工艺的同时,逐渐转向稀土材料和应用的研究,出现了许多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如稀土催化剂用于合成顺丁橡胶,稀土硅铁合金的生产和应用,稀土铝合金导电线,稀土在农业及轻纺工业中的应用等。
1974年度,冶金工业部为了总结我国稀土科研、生产和应用的大量成果,组织由徐光宪,刘余九等全国稀土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编写组,历时三年,编著了《稀土》(上、下册),于1978年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该书出版后,深受读者的欢迎,上下两册共7100套于当年就售完,稀土界要求重印或修订再版的呼声很高。
现在又过了十多年,我国稀土科学技术、生产和应用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此,中国稀土学会和冶金工业出版社于1991年再次组织全国稀土各领域近百位专家、学者,其中大部分是1978年版的原作者,重新撰写这部《稀土》专著。书中既全面总结了已取得的稀土科研、生产、应用等方面的成果,也反映了国内、外稀土研究的前沿水平。
【作者简介】
徐光宪,稀土专家。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稀土史略
第三节中国的稀土工业
第四节稀土应用

第二章稀土元素化学
第一节稀土元素的电子组态与价态
第二节稀土元素的无机化合物
第三节稀土配合化合物
第四节稀土原子簇化合物
参考文献

第三章稀土矿物
第一节稀土元素在各地质体中的分布及其在矿物中的赋存状态
第二节稀土矿物晶体化学和稀土矿物分类
第三节稀土工业矿物各论
第四节中国稀土矿物的某些矿物学特征
第五节中国稀土矿物成因产状
第六节稀土与变化矿物学
参考文献

第四章稀土矿床
第一节稀土资源概况
第二节稀土矿床一般特征
第三节典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
参考文献

第五章稀土矿选矿
第一节稀土矿选矿概述
第二节内生矿床稀土矿的选矿
第三节外生矿床稀土矿选矿
第四节稀土精矿质量标准及其主要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第六章稀土精矿的分解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独居石精矿的分解
第三节氟碳铈矿精矿的分解
第四节混合型精矿的分解
第五节其它含稀土原料的处理
参考文献

第七章稀土萃取分离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TBP、P350等中性络合萃取体系
第三节P204萃取体系
第四节P507及其它酸性磷(膦)萃取体系
第五节胺和季铵盐萃取体系
第六节环烷酸及羧酸类萃取分离体系
第七节络合萃取体系
参考文献

第八章串级萃取理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优化串级萃取工艺的设计
第三节单组分串级萃取动态平衡的数学模拟和计算程序
第四节两组分和多组分串级萃取体系的动态过程
第五节回流萃取的数学模拟及应用
……
第九章离子交换和萃淋树脂色层法分离稀土元素
第十章其它分离方法
第十一章稀土冶炼设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