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5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长江 编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9-21

华夏淘宝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长江 编
  •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3554919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1页
  • 字数 24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
【内容简介】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主要包括总报告和分报告两个部分,其中总报告有党政关系研究报告;分报告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政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经验、苏联党政关系模式及对我党的影响、中国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及对我国政党政治的影响、计划经济与党政关系、市场经济对党政关系的挑战、中共执政以来的党政关系历史考察与研究、美国的党政关系、发展中国家的党政关系、半总统制下的党政关系、英国工党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中国党政关系研究综述、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党政关系等。
【目录】
总报告
党政关系研究报告
一、社会主义国家党政关系问题的由来
二、民主政治条件下党政关系的一般考察
三、以党代政体制的特点及其分析
四、改革以党代政体制的迫切性
五、改革和理顺党政关系的基本思路
六、当前推进党政关系改革的若干建议

分报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政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经验
一、努力实践人民主权的理念
二、认真探索适合国情的政权形式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政关系的特点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政关系述评
苏联党政关系模式及对我党的影响
一、列宁时期的认识和探索:苏联党政关系模式的形成阶段
二、斯大林时期的选择性强化:苏联党政关系模式的定型阶段
三、后继者的改革尝试与模式崩溃
四、苏联党政模式对我们党的影响
中国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及对我国政党政治的影响
一、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中关于党政关系的构想
三、“以党治国”思想在国民党南京政府时期的实践
四、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的合理性、限度及其影响
计划经济与党政关系
一、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与党政关系的实践
二、计划经济体制与党政关系形成的原因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党政关系评价及启示
市场经济对党政关系的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科学的党政关系
二、社会和民间组织的发展要求建立科学的党政关系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党政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共执政以来的党政关系历史考察与研究
一、从党政相对分离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转变
二、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日益发展加深
三、党政关系严重破坏,走向畸形,并得以延续
四、初步探索和尝试对高度集权的党政关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五、渐进式地对党政关系进行调整完善和深化改革
六、几点思考与启示
美国的党政关系
一、设计理念
二、发展实践
三、借鉴与启示
发展中国家的党政关系
一、议会制下的党政冲突——以印度国大党为例
二、总统制下的党政关系: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对立
三、庇护主义:党政之间的纽带
半总统制下的党政关系——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为例
一、半总统制与党政关系
二、半总统制在法国:第五共和的权力安排
三、党政关系的规范化:政党与公共权力的边界
四、党政关系的规范化: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
五、结论:对中国党政关系的启示
英国工党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直接命令”型党政关系(1900—1906年)
二、“以党领政”型党政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06年—20世纪50年代)
三、“以党领政”型党政关系日渐式微(1960—1983年)
四、回归“以党领政”型党政关系的改革(1983年至今)
中国党政关系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党政关系的内涵和特点
二、对不同历史时期党政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党政关系问题的分析
四、关于中国党政关系未来走向的探讨
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党政关系
一、极权主义模型:一种解释框架
二、列宁主义与中国政治传统:关于意识形态基础的解释
三、“大跃进”的影响:关于具体执政方式演变的历史解释
四、从干部提名制度看当代党政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