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
  • 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
  • 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

内页干净无笔记

6.94 3.5折 20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桂起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Q33-7-5

上书时间2023-02-24

温瞳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季桂起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66550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1页
  • 字数 188千字
【内容简介】
本论文主要以小说形态学为研究理论构架,结合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创作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把“五四”小说的“心理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心理化”现象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五四”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所体现出的深层的现代化特性,解释中国小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种总体的创作模式转型的历史原因,揭示在这其中隐藏的引起文学变动的某些内在因素,从而为从更深层次上研究“五四”文学的现代性内容与意义提供具体的依据及视角。
【作者简介】
季桂起,男,1957年6月生,河北省南皮县人。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德州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承担
【目录】


导论 

 一 “心理化”:“五四”小说现代性考察的一种视角 

 二 “五四”小说“心理化”精神艺术世界概观 

第一章 “心理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路径——“五四”小说对中国小说“现代化”之路的开辟 

 一 清末民初小说:未完成的“心理化” 

 二 “人的觉醒”时代:“五四”小说“心理化”的文化语境 

 三 “五四”时代的精神诉求与小说“心理化”变革的内在契机 

第二章 青春的萌动与生命的觉醒——“五四”小说的“青春型”精神现象 

 一 “青春型”精神与生命觉醒的感性化 

 二 理性精神薄弱的生命“觉醒”主题 

 三 个案考察之一:冰心小说 

第三章 历史的沉重与文化的自审——“五四”小说的“自审型”精神现象 

 一 文化“自审”的心理矛盾与“人的发见”的特殊性 

 二 超越与依恋互为交织的“自审”主题 

 三 个案考察之二:鲁迅小说 

第四章 生存的焦虑与人生的沉沦——“五四”小说的“沉沦型”精神现象

 一 理性和感性相互矛盾的“为人生”精神 

 二源于生存焦虑的迷茫心态与“沉沦”主题

 三个案考察之三:郁达夫小说

第五章 痛苦的体验与悲剧的欲求——“五四”小说的“悲剧型”精神现象

 一“痛苦”的生命体验和“感伤”的生活情绪

 二 悲剧的审美欲求和悲剧性的叙事意识

 三 个案考察之四:王统照小说

第六章 体验的冲动与激情的表达——“五四”小说“心理化”的艺术途径

 一 “体验”:“五四”小说对现代人感知方式的传达

 二“ 激情”与激情化:“五四”小说创作方法的变异

第七章 倾诉性、个人化与心态化的叙事——“五四”小说“心理化”的艺术特征

 一 “倾诉”:“五四”小说的文体追求

 二 “个人化”:“五四”小说的言说方式

 三 “心态化”:“五四”小说的叙事模式

结语

 一 重构中国现代小说的精神艺术世

 二 “五四”小说文学史价值的重估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