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掉页

12.71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辛杰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4-2-1

上书时间2022-08-30

温瞳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辛杰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87312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2页
  • 字数 310千字
【内容简介】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起因于19世纪末肇始的企业日益大型化及其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之后各个时期对企业社会责任都有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研究与实践,西方企业之所以会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与其由来已久的消费者运动和劳工运动是分不开的。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社会热点问题在理论界的争论和国际社会事务交流中的冲突将会继续下去,而且将会更加激烈。

  加人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正在接受经济全球化的洗礼,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成一种具体行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国际趋势,发源于西方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我国悄然兴起。近几十年来,诸如环境污染、劳资纠纷、劳工歧视等问题频频发生,并且与企业直接关联。我国将成为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重点地区。因此,开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具有相当迫切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书由辛杰博士在其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构建了更适宜于中国经济与文化特点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框架,由7个研究子模块组成: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辛杰,1978年6月出生,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博士,在读博士后。现就职于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研究领域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传统文与管理哲学。曾就职于北京新华信管理咨询公司、中国移动公司、奥美广告公司,为二十多家企业和政府单位提供市场调研咨询和管理咨询,目前担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

 1.2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产生背景

 1.3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进展

 1.4 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变

 1.5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1.6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进展及本书的研究框架

 2.1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文献

 2.2 本书的研究框架

 2.3 本书的实证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道德主体的本性回归

  3.1  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的含蕴

  3.2 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价值观倾向

  3.3 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的张力

  3.4 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的主要分歧

  3.5 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实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契约对象的合理扩展

 4.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理论贡献

 4.2 工具性观点和规范性观点

 4.3 利益相关者责任的理论分析

 4.4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4.5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实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经济人的平衡回应

 5.1  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含蕴

 5.2 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理论分析

 5.3 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参与竞争的异质空间

 6.1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理论分析

 6.2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

 6.3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四种形式

 6.4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实证分析

 6.5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受托人的伦理嵌入

 7.1  企业家精神及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7.2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决策

 7.3 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实证分析

 7.4 企业家社会责任精神的形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

 8.1  指标评价方法的相关文献及理论

 8.2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原则

 8.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8.4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实证研究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企业社会责任培育:三位一体的动态协同

 9.1 政府、社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解决逻辑

 9.2 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培育中的作为

 9.3  企业在社会责任培育中的作为

 9.4 社会公众在企业社会责任培育中的作为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附件 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