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耕作学(第二版)曹敏建主编9787109181618
9787109181618
¥
34.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作者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81618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货号36769024280
上书时间2023-04-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2版 (2013年8月)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平装: 24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109181618 条形码: 9787109181618 商品重量: 381 g 定价:32.00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耕作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共分9章,系统地介绍了耕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具体内容包括:耕作制度引论、作物布局、间混套作与复种、轮作与连作、土壤耕作、种养结合、耕地保护、耕地培肥、我国耕作制度的区划与发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 第一节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一、耕作制度的含义 二、耕作制度的功能 第二节世界农业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耕作制度与现代可持续农业 一、耕作制度与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关系 二、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 三、关于我国后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 第四节耕作学的研究内容与重点 一、耕作学的研究内容 二、耕作学的学科地位 三、耕作制度研究的重点领域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作物布局 第一节作物布局概述 一、作物布局的含义 二、作物布局的作用 三、作物布局的原则 四、作物布局与农产品开发方向 第二节生态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一、光照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二、温度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三、水分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四、土肥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五、地貌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第三节作物布局设计 一、作物布局设计的步骤 二、作物布局研究法 第四节我国的作物布局 一、我国的粮食作物布局 二、我国的经济作物布局 三、我国的果品蔬菜布局 四、我国的饲料绿肥作物布局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间混套作与复种 第一节问混套作 一、间混套作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 三、间混套作的农业技术 四、问混套作的主要类型和方式 第二节复种 一、复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复种效益原理 三、复种的条件 四、复种的技术 五、我国主要复种方式的分析 六、复种发展展望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轮作与连作 第一节作物茬口及其特性 一、作物茬口及其相关概念 二、茬口特性的形成 三、各类作物的茬口特性 第二节轮作及其应用 一、轮作的概念 二、轮作的发展史 三、轮作的作用 四、不同历史阶段的轮作 五、轮作的合理应用 第三节连作及其应用 一、连作的概念 二、连作的危害 三、不同作物及品种对连作的反应 四、连作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土壤耕作 第一节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一、土壤耕作的实质 二、土壤耕作的主要依据 三、土壤宜耕性和耕作质量 第二节土壤耕作措施 一、初级耕作措施 二、次级耕作措施 第三节土壤耕作类型 一、平翻耕法 二、垄作耕法 三、深松耕法 四、少耕法 五、免耕法 六、沙田耕法 第四节土壤耕作制 一、土壤耕作制的任务 二、土壤耕作制的建立 三、我国现行土壤耕作制类型及特点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种养结合 第一节种养结合概述 一、种养结合的含义与意义 二、种养结合的技术原理 三、我国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种养结合模式 一、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模式 二、水田种养模式 三、旱田种养模式 四、庭院种养模式 第三节与畜牧业配套的种植制度 一、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 二、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制度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耕地保护 第一节耕地保护的内涵及目标 一、耕地保护的内涵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目标 三、我国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四、我国耕地保护的基本措施 第二节耕地水蚀防控 一、水蚀的类型及危害 二、水蚀的影响因素 三、控制水蚀的基本措施 第三节耕地风蚀防控 一、土壤风蚀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二、土壤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防治土壤风蚀的措施 第四节农田杂草防除 一、农田杂草的危害 二、农田杂草的种类 二三、杂草的生物学特性 四、杂草的防除措施 第五节土壤盐碱的治理 一、我国土壤盐碱化的现状 二、盐碱土的危害及其成因 三、盐碱土的改良技术 四、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防治 第六节污染土壤的改良利用 一、土壤污染物及土壤污染类型 二、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三、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措施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耕地培肥 第一节土壤有机质及其作用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转化 二、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三、有机质在耕地培肥中的作用 第二节耕地培肥 一、耕地物质循环与养分平衡 二、不同种植制度下耕地物质平衡 三、耕地培肥途径与措施 四、确定用养结合的平衡体系 五、制定耕地培肥体系的原则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我国耕作制度的区划与发展 第一节我国耕作制度区划 一、耕作制度区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二、耕作制度分区概况 第二节我国主要农区的耕作制度和发展方向 一、东北平原山区半湿润温凉雨养一熟农林区 二、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灌溉集约二熟农区 三、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平原丘陵湿润温热水田集约二三熟农区 四、江南丘陵山地湿润温热水田二三熟农林区 五、华南沿海平原丘陵山地湿热水田多熟与热作农区 六、北部低中高原半干旱凉温旱作一熟农区兼牧区 七、西北干旱中温绿洲灌溉一熟农区与荒漠牧区 八、四川盆地湿润温热麦稻二熟集约农区 九、西南中高原山地湿热水旱二熟粗放农林区 十、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高寒牧区兼河谷一熟农林区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版权页:在线试读: 从行政区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间混套作分布;从土地状况看,平原、丘陵、山区、水田、旱地都有采用。全国各地间混套作的发展方兴未艾。
(2)类型模式多样,高产高效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土壤条件复杂,历史上,间混套作类型和方式就很多,近来发展迅速,更加丰富多彩。
一年生大田作物间作在我国分布广泛,实行问作的作物主要是玉米、豆类和薯类,其中最多的是玉米与豆类间作,分布于全国的玉米产区。在一年一熟春玉米水浇地上兴起春玉米与春小麦的问作,具体分布于河西走廊、内蒙古河套、银川平原以及东北的南部。多年生作物的问作,主要在华南地区。
在我国,套作非常普遍,相互搭配的作物涉及粮食、棉花、油菜、烟、蔬菜、瓜类、饲料、药材等,类型方式多样。小麦套作玉米广泛分布于华北、鄂西、西南等地。山东省常年玉米套作面积占全省玉米总面积的70%左右。20世纪70年代后期,四川省改旱一年二熟为旱套一年三熟,以小麦/春玉米/甘薯为主体的8种模式,占该省丘陵旱地的一半以上,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得到了全面发展。小麦(或大麦、油菜)套作棉花广泛应用于南方棉区,近年来迅速向北推广至黄河流域棉区,争取了季节,提高了产量。云南省禄丰县碧城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利用本地的气候优势,示范推广一年三熟间套作的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复种指数,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地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典型的种植模式为玉米~萝卜一油菜,即在每年5月上旬播种玉米,在玉米乳熟期套作一茬萝卜,萝t—进入肉质根膨大期后,再套作一茬油菜,最终实现一年三熟。该种植模式最终可获得每公顷产值5.55万~6.75万元。
近年来,粮菜问套复种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多以原有的一年二熟(北方)或三熟(南方)粮食复种方式为基础,将蔬菜与各季粮食作物间作或套作,如玉米间作辣椒、玉米间作大白菜、玉米间作甘蓝等,玉米产量不减,增收一季蔬菜,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北方的蔬菜套作玉米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粮菜复种方式。粮饲问混套作发展也较快,长江中下游一带在发展菜稻一年三熟制的同时,稻田套作饲料绿肥(紫云英、苕子)盛行,北方有麦套绿肥等。近年还发展了作物与鱼、禽、菇等不同生物种群种养相结合的复合群体,如稻鱼、稻萍鱼以及甘蔗、玉米、蔬菜或果树与食用菌立体种养等。基塘结合立体结构类型是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传统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塘基上种植的有果树(如柑橘、香蕉、荔枝)、甘蔗、蔬菜、花卉等。
多年生果树或用材林与矮生的粮经饲作物问作是充分利用土地的另一途径。如北方的泡桐、枣、桑、果树间作粮、棉,在南方有柑橘间作粮食以及橡胶间作茶、可可、咖啡、甘薯、玉米等。丘陵地区沿海拔垂直高度分层种植,也已成为山区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混作历史悠久,方式很多,有小麦豌豆混作、大麦扁豆混作、玉米杂豆混作、玉米向日葵混作、高粱黑豆混作、芝麻黑豆混作、绿豆芝麻混作(作绿肥压青)等。由于混作田间管理不便,而且作物间的竞争关系不易协调,因此长期以来在高产高效模式研究中很少涉及混作,但是上述模式仍有广泛应用。近年来,北方地区在中高产玉米田中,有的又发展了玉米与豆类的混作,要求在不减少玉米产量的前提下,增收豆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