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宝斋画谱(六十二)山水
  • 荣宝斋画谱(六十二)山水
  • 荣宝斋画谱(六十二)山水
  • 荣宝斋画谱(六十二)山水
  • 荣宝斋画谱(六十二)山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荣宝斋画谱(六十二)山水

9.99 6.8折 14.8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南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荣宝斋出版社 编;孙克纲 绘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上

上书时间2024-04-09

符幸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荣宝斋出版社 编;孙克纲 绘
  • 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0301561
  • 定价 14.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页
【内容简介】
孙克纲同志在山水画艺术上,投入了他的全部精力。天道酬勤,因而他在山水画上也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我想就作为山水画表现的重要手段的笔墨作一分析。值得首先提出的是他的墨法。无论是在泼墨法、积墨法以及破墨法,孙克纲都在传统基础上作了新的探索和运用,并取得了可贵的成就。尤其他的大笔泼墨法,更为人们所称道,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泼墨,在意笔花鸟画中,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在山水画国运用则很少。有人把马夏、吴小仙等人山水画的墨法也称之为泼墨,固无不可。但这毕竟不是在生纸上用大笔所画出的泼墨效果。古人画山水画都是用小笔的。我们只要看一下古代山水画家留下的作品,就不难想见这一情况。用小笔画山水,直到现在还为一部分画家继承和运用着,如萧谦中、陈少梅、吴镜汀、秦仲文等都是用小笔的。而孙克纲却换用了大斗笔。这是因为在四川写生时,他发现峨眉烟云变幻的广阔情景,用小笔点染,无法实现,非用大笔泼墨不易奏效。自此之后,通过不断实路,他逐渐摸索和形成了自己的大笔泼墨法。他的泼墨在运用上是多变的。有时水头很大,有时加墨续水,有时湿中杂干,甚至有时还和破墨、积墨相结合,……这些方法,都是山水画法的新运用。他所画大片泼墨法,「淡而不薄」,「重而不死」,水墨淋漓,看上去总像新出笔似的。
【作者简介】
孙克纲,一九二三年三月生。天津市人。解放前从天津著名山水画家刘子久先生学画。建国后任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美协天津分会专业画家。现任美协天津分会副主席、天津市国画研究水画创作,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地方美展,并有作品到国外展出。很多作品发表在全国各
【目录】
一  杂树、小树法  二株法、四株法

二  大米点法  小米点法

    悬树、杂树法

三  树叶法  柳树画法

四  松树皮画法、柳树画法

    松树针法、点松针法

五  乱杂皴  披麻皴 

六  中锋勾法、侧锋勾法

    侧锋云头、荷叶皴 

七  中作勾头、侧锋大笔石法

    解索皴、豆瓣皴 

八  米点皴、狼牙皴 

    折带皴、斧劈皴 

九  山城细雨  盘山胜境

十○  巴山蜀水

一一  青城烟云

一二  晚山

一三  白龙飞瀑图

一四  山泉图

一五  峨眉桥楼  雨中观瀑图

一六  青山朝晖

一七  朝霞

一八  莲花奇峰  金顶在望

一九  山林

二○  秋高气爽  飞瀑图

二一  梨花开满山

二二  山中小村  青城山色

二三  山居

二四  金秋硕果遍太行

二五  青城天下幽  长城万里

二六  轻舟已过万重山  千丘万壑有人家

二七  太行秋色

二八  松风万壑瀑声喧  西岳北峰

二九  清泉石上流

三○  登高图  登山图

三一  金晖晚照  溪流有声

三二  山涧桥亭

三三  翠山清流  江亭揽胜

三四  塞北秋色

三五  龙泉图  山溪图

三六  云山秀色

三七  秋

三八  山亭小景

三九  青城春晓  丹林引雀

四○  黄山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