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老照片:民国抗战之前——江苏常州——唐荆川墓(今荆川先生墓地辟为荆川公园)“先贤荆川先生墓道”神道坊(1934年重修,周佛海所书。牌坊背面为墓区内“永禁樵牧践踏采折树木”的管理规定)。背面有字题。
  • 民国老照片:民国抗战之前——江苏常州——唐荆川墓(今荆川先生墓地辟为荆川公园)“先贤荆川先生墓道”神道坊(1934年重修,周佛海所书。牌坊背面为墓区内“永禁樵牧践踏采折树木”的管理规定)。背面有字题。
  • 民国老照片:民国抗战之前——江苏常州——唐荆川墓(今荆川先生墓地辟为荆川公园)“先贤荆川先生墓道”神道坊(1934年重修,周佛海所书。牌坊背面为墓区内“永禁樵牧践踏采折树木”的管理规定)。背面有字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老照片:民国抗战之前——江苏常州——唐荆川墓(今荆川先生墓地辟为荆川公园)“先贤荆川先生墓道”神道坊(1934年重修,周佛海所书。牌坊背面为墓区内“永禁樵牧践踏采折树木”的管理规定)。背面有字题。

1500 八品

仅1件

安徽黄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拍摄者唐荆川(1507—1561年),明代常州人,原名唐顺之,因爱好荆溪山川,故号荆川。

年代30年代 (1930-1939)

尺寸6 × 4.6 cm

类别黑白

货号双116#

上书时间2020-12-11

徽山故纸

十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民国老照片:民国湖北—汉口市,1931年水灾搭桥过街,有“李钟琦牙科”、“卫生防疫组”、“容芳美术照相馆”、“聚兴利槽坊、聚兴利汾酒庄、西汾为乾自造高梁汾酒”(西汾酒)、“李泰和,文具、电器、化妆物品、各种药品”等字样。【民国湖北—汉口市(今分割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1931年水灾旧藏系列】
民国老照片:民国湖北—汉口市,1931年水灾搭桥过街,有“李钟琦牙科”、“卫生防疫组”、“容芳美术照相馆”、“聚兴利槽坊、聚兴利汾酒庄、西汾为乾自造高梁汾酒”(西汾酒)、“李泰和,文具、电器、化妆物品、各种药品”等字样。【民国湖北—汉口市(今分割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1931年水灾旧藏系列】 ¥1000.00
民国老照片:民国湖北—汉口市,1931年水灾,日本租界“伊势屋商店”门前之情形,门楼上方有英文“POSTCARD”(明信片)“PICTURE”(照片),照片右侧有“药”店招幌。根据史料,时间应当是1931年8月15日洪水灌入日租界之前拍的,请藏家自鉴。【民国湖北—汉口市(今分割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1931年水灾旧藏系列】
民国老照片:民国湖北—汉口市,1931年水灾,日本租界“伊势屋商店”门前之情形,门楼上方有英文“POSTCARD”(明信片)“PICTURE”(照片),照片右侧有“药”店招幌。根据史料,时间应当是1931年8月15日洪水灌入日租界之前拍的,请藏家自鉴。【民国湖北—汉口市(今分割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1931年水灾旧藏系列】 ¥600.00
老照片:上海市财务会计专业技术学校,另挂“上海柴油机厂工人技***”(上海柴油机厂工人技术学校)、“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门牌。——上海柴油机厂简介:前身是中国农业机械公司吴淞总厂,筹建于1947年4月。1948年改名吴淞制造厂。1949年2月改称吴淞机器厂。1953年8月改名上海柴油机厂。1993年10月转制更名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备注:时任校长殷少欣,曾任上海邑庙区区长。
老照片:上海市财务会计专业技术学校,另挂“上海柴油机厂工人技***”(上海柴油机厂工人技术学校)、“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门牌。——上海柴油机厂简介:前身是中国农业机械公司吴淞总厂,筹建于1947年4月。1948年改名吴淞制造厂。1949年2月改称吴淞机器厂。1953年8月改名上海柴油机厂。1993年10月转制更名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备注:时任校长殷少欣,曾任上海邑庙区区长。 ¥150.00
民国老照片:民国杭州—虎跑泉,有“池内不许洗手洗物,用水另有面盆”字样。有背题。——简介:虎跑泉位于浙江杭州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侧院内。该泉泉水晶莹甘冽,居西湖诸泉之首,和龙井泉一起并誉为“天下第三泉”。【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
民国老照片:民国杭州—虎跑泉,有“池内不许洗手洗物,用水另有面盆”字样。有背题。——简介:虎跑泉位于浙江杭州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侧院内。该泉泉水晶莹甘冽,居西湖诸泉之首,和龙井泉一起并誉为“天下第三泉”。【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 ¥360.00
民国老照片:民国上海先施人寿保险公司协理兼司库、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寿险组精算委员会—霍永枢,与李锡章、蒋梦志、姚镇基、马二姑、马三姑等旅行合影。有背题。【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今名“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
民国老照片:民国上海先施人寿保险公司协理兼司库、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寿险组精算委员会—霍永枢,与李锡章、蒋梦志、姚镇基、马二姑、马三姑等旅行合影。有背题。【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今名“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 ¥500.00
民国老照片:民国穿“SINCERE”、“L.S.C.”文化衫—谢家栋、卢家鼐、李锡章(参照同一批)合影。有背题。【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今名“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
民国老照片:民国穿“SINCERE”、“L.S.C.”文化衫—谢家栋、卢家鼐、李锡章(参照同一批)合影。有背题。【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今名“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 ¥150.00
民国老照片:民国绅士白领—姚镇基、李锡章、蒋梦志等先生,江边茶摊上喝茶。有背题。【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今名“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
民国老照片:民国绅士白领—姚镇基、李锡章、蒋梦志等先生,江边茶摊上喝茶。有背题。【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今名“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 ¥100.00
民国老照片:民国穿“L.S.C.”文化衫的李锡章先生。【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今名“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
民国老照片:民国穿“L.S.C.”文化衫的李锡章先生。【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今名“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 ¥25.00
民国老照片:民国戴眼镜的知识分子,坐在有软垫的椅子上阅读报纸。【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今名“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
民国老照片:民国戴眼镜的知识分子,坐在有软垫的椅子上阅读报纸。【民国常州戚墅堰—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唐鸿义(唐鸿仪)旧藏系列】——厂简史:前身1898年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选址、兴建“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为避免战火,迁至常州戚墅堰,更名为戚墅堰机厂,简称“戚机厂”。今名“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 ¥35.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品相如图,看准竞拍。谢谢合作。
商品描述
《胜乐》

唐荆川(1507—1561年),明代常州人,原名唐顺之,因爱好荆溪山川,故号荆川。明嘉靖八年(1529年)二十三岁中进士,礼部会试第一,入翰林院任编修。一年后即告病归里,闭门读书二十年,于学无所不精。嘉靖初年与王慎中同为当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世称“王唐”。后又与归有光、王慎中三人合称为“嘉靖三大家”。后人把王、唐、归三人与宋谦、王守仁、方孝孺共称为“明六大家”。著有《荆川集》、《勾股容方圆论》等著作。荆川先生不但是有名的文学家,而且是有名的抗倭英雄,刀枪骑射,无不娴熟。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向他学过枪法。荆川五十一岁那年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右佥都御史,兵部主事及凤阳巡抚等职。自此,他亲督海师狙击倭寇,屡建奇功,后因久居海中,足腹尽肿,在赴任凤阳巡抚途中,病重去世,终年54岁。

唐荆川墓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西南、钟楼区荆川公园内,为明代文学家和抗倭名将唐顺之(号荆川)的墓葬,建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抗日战争和文革时曾遭破坏,1990年修复并将其周围开辟为公园,今附近亦建有荆川先生读书处和唐氏宗祠(后者为自青果巷迁入)墓区三面环水,自西向东依次为一泻桥(取李贺诗“一泓海水杯中泻”之意)、神道坊(左右各设一根石望柱)、墓道、牌坊、墓碑和墓冢,墓道两侧依次立有石羊、石虎、石马和石翁仲各一对。其中神道坊为1934年地方集资修葺时重修,正面阴刻隶书“先贤荆川先生墓道”,由周佛海所书,背面为墓区内“永禁樵牧践踏采折树木”的管理规定。墓茔位于土岗上,与土岗均以花岗石矮墙围护,中为荆川夫妇合葬墓,两侧葬其守墓玄孙唐宇量和唐宇昭,前有清嘉庆元年(1796年)所立墓碑,阴刻楷书“明赠兵部侍郎谥襄文荆川唐先生之墓”,由李庆来所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如图,看准竞拍。谢谢合作。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