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
  •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
  •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
  •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
  •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
  •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

原装塑封

598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伯达 著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11

私人藏书室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伯达 著
  •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3407830
  • 定价 22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34页
  • 字数 5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按照文物鉴定的狭义说,阐明古玉鉴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不包括古玉的辨伪部分。众所周知,我国古玉有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特色鲜明,这决定了其鉴定与青铜、陶瓷不同,有着独特的要求。《中国古代玉器鉴定》除了阐明古玉鉴定的一般原则之外,主要阐述古玉鉴定的特点及其特殊要求。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有关古代玉器鉴定的文献史料
第二节 玉器鉴定的科学定义
一、文物鉴定的定义
二、文物鉴定的方式及鉴定结论
三、文物鉴定的学习方法
四、古玉鉴定的特点

第一章 玉石材料的鉴定
第一节 玉的定义
一、传统的玉定义
二、玉的矿物学定义
三、传统玉材观与矿物学检验成果的辩证统一
四、“软玉”与“硬玉”
五、区别真玉与非真玉
第二节 古玉主要品种鉴定
一、古玉的矿物学检验
二、古玉料的来源
三、不同时代的软玉产地
四、不同玉石品种的古文化区域分布
五、各地史前文化出土玉器玉料品种综述
六、其他玉石材料的鉴定
第三节 和田玉鉴定
一、玉坯——璞
二、和田玉的矿物分类及族别
三、和田玉中角闪石及杂质的含量
四、和田玉的显微结构
五、和田玉的矿物构造
六、和田玉的化学成分
七、和田玉的物理性质
八、和田玉的矿床成因类型
九、和田玉的三大产区
十、贯穿东西的“玉石之路”
十一、和田玉是我国玉材精英
十二、和田玉的鉴定要点
第四节 鉴定玉材应注意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二、玉材鉴定的关键在于辨别和田玉与非和田玉
三、理顺玉德与玉符的辩证关系
四、传统的和田玉鉴定方法正面临科技检验手段、商业炒作的严醋挑战

第二章 琢玉工艺鉴定
第一节 “玉人”“追师”与“玉工”
第二节 治玉工具
一、治玉工艺从石器工艺分化而来
二、砣机是治玉工艺的关键设备
第三节 工艺技术
一、治玉工艺的总原则
二、审问玉料
三、设计画样
四、琢玉工艺
第四节 玉人结合体、官办机构与民间玉作
一、先玉器时期制石玉人松散群体
二、新石器时代古国玉人紧密结合体
三、三代王室官办玉业琢玉奴隶
四、秦汉南北朝官办玉作——半自由玉工奴
五、隋唐五代宋官办玉作
六、元代官办玉局——半奴役制玉工
七、明代官办内监玉作和民间玉作
八、清代皇家玉作和民间玉作
第五节 琢玉工艺鉴定
一、鉴定琢玉工艺要抓住重点
二、琢玉工艺的阶段性
三、琢玉工艺的时代性
四、琢玉工艺的地区性
五、琢玉工艺水平的不平衡性
六、出土玉器、传世玉器的局限性
七、琢玉工艺的审美

第三章 玉器器型、图案和铭刻的鉴定
第一节 玉器器型鉴定
一、第一阶段玉器器型鉴定(公元前8000~前770年)
二、第二阶段玉器器型鉴定(公元前770~公元581年)
三、第三阶段玉器器型鉴定(隋唐至清,581~1911年)
第二节 玉器图案鉴定
一、第一阶段玉器图案(史前至西周,公元前6200~前。770年)
二、第二阶段玉器图案(春秋至南北朝,公元前770~公元589年)
三、第三阶段玉器图案(隋唐至清,581~1911年)
四、小结
第三节 玉器铭刻鉴定
一、第一阶段玉器铭刻(公元前8000~前770年)
二、第二阶段玉器铭刻(春秋至南北朝,公元前770~公元589年)
三、第三阶段玉器铭刻(隋唐至清,581~1911年)

第四章 玉器风格鉴定
一、玉器风格的内涵
二、玉器风格的凝固性和演变性
三、玉器风格对鉴定的重要意义
四、玉器风格的分期研究——时代风格的研究
五、玉器时代风格鉴定属}生为宏观鉴定

第五章 玉器地方风格鉴定
一、红山文化玉器地方风格一雄奇刚毅
二、良渚文化玉器地方风格一隽秀精美
三、山东龙山文化玉器地方风格一精巧明快
四、石家河文化玉器地方风格一朴实简洁
五、山西襄汾龙山文化玉器地方风格——硬直简略
六、甘肃齐家文化玉器地方风格一粗犷生拙
七、陕北龙山文化玉器地方风格一森严锋锐
八、殷商王朝玉器地方风格一窈窕俏丽、灵巧熟练
九、西周及其以后玉器地方风格尚待研究

第六章 古玉鉴定方法
第一节 科学鉴定法与传统鉴定法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 两种玉器鉴定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三节 宏观鉴定与微观鉴定
第四节 微观鉴定的两个过程
一、直观鉴定
二、价值评估

结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