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基辛格传(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基辛格传(精)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20.26 5.1折 39.8 全新

库存4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杰里米·苏瑞|译者:卫昱//陈子博//姜贻娴

出版社长江文艺

ISBN9787535491701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689827

上书时间2024-04-12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杰里米·苏瑞,基辛格传记作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全球领导力、历史学、公共关系学教授,并获得马克·布朗学会杰出教授殊荣。同时还是林登·约翰逊国际公共关系学院的知名教授。2007年获得“美国人物奖”。杰里米·苏瑞多次采访过基辛格、布什等美国政要与领导人,成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为活跃的学者之一。同时,杰里米·苏瑞还是美国各大电视台国际关系热点问题的特邀时事评论员,近期有关2016年美国大选的直播节目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其国际政治领域主要的著作有《基辛格传:基辛格与美国时代》《逝去的权势:历史与治国之本》《历史性时刻:外交的胜利》《自由的卫士:从开国者到奥巴马,美国的立国者们》《从1898年至今美国的外交关系》《1968年全球革命》《权力与坚守》。

目录
第一章  民主与民主的缺陷
  巴伐利亚的犹太人
  魏玛共和国
  国内流亡
  逃亡纽约
  回忆、情感和政治
第二章  大西洋两岸
  融入美国
  回到德国
  占领德国
  德国领导力
  美国社会的扩大和权力范围的缩小
第三章  冷战大学
  冷战大学
  犹太人的阶级流动
  二战前的哈佛
  打造冷战高等学府
  社会局外人,冷战戏中人
  冷战时期的网络
  冷战爱国主义
  国际事务中心
  知识和力量
第四章  有限战争战略
  有限理论
  关于遏制策略的评论
  谈判
  发挥想象
  联邦外交政策
  基本原则
  越南
  沉默
第五章  政治家的革命
  从洛克菲勒到尼克松
  公信力
  苏联的秘密渠道
  北越谈判
  “中国是亚洲的领导者”
  争议
  基辛格革命历程回顾
第六章  从德国到耶路撒冷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战争
  萨达特与阿拉伯“温和派”
  以色列与美国犹太社区
  复杂的遗留问题
致谢

内容摘要
 “有关基辛格的著作不甚枚举,甚至还包括基辛格自己的回忆录,但杰里米·苏瑞的《基辛格传》无疑是其中的著作。书中客观准确的再现了二十世纪具权势的外交家基辛格精彩、睿智、跌宕起伏的传奇生
涯。”《基辛格传(精)》一经出版就获得美国三十多家媒体的盛赞,杰里米·苏瑞也因为本书获得“美国人物”奖。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杰里米·苏瑞历经十多年跟
踪采访基辛格数百次,并就书中涉及的300多个敏感
问题在采访中多次与基辛格激烈交锋。在全书的写作过程中,杰里米·苏瑞研究参阅了3500份的基辛格档案、苏联冷战时期的解密文件、美国越战档案,并通过各方渠道采访到洛克菲勒家族、小布什家族、尼克松总统的家人、福特总统的家人、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的家人、苏联外交部的工作人员、秘密访华期间中方的接待人员等各类与基辛格有过交往,并共同亲历历史的人们,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基辛格。全书以纳粹的兴起、战后德国的重建、冷战、越战、中美建交、中东战争等历史性的事件,再现了缔造历史、构建当今国际外交格局的“美国历史上伟大的国务卿”——基辛格。
现年93岁高龄的基辛格,八十多次访华,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每一代中国领导人都有交往。主席常常称其为“亲爱的基辛格博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开启中美关系的人,基辛格成为中美外交风云的“活化石”。在国际政要中,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中国。
从犹太移民到连续两任美国国务卿,再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基辛格历经十位美国总统,每一位总统都要向他寻求建议;纵横国际外交六十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历任首相、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等知名全球政要都奉他为座上宾;G20峰会、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亚太经合组织等全球高峰会议上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基辛格还在继续着他的穿梭外交,大师生涯。

精彩内容
 在民主发扬光大的同时,暴力的因子也渗透到了德国的每一个角落。全国上下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准军事组织,这些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参与城市巷战,袭击政界人士;为了震慑敌对力量、恐吓市民,并伺机夺取政府权力,这些组织都组建了自己的民兵团队,而纳粹只是这诸多组织中的一个。此外,他们还会通过报刊,或者在酒吧聚会和公众演说现场发表煽动性言论,挑起暴力冲突,他们向市民灌输极端种族主义思想,强化民众的排外心理和反犹太主义心理。民主秩序沦为政客们的工具,他们借机煽风点火,找人刺杀他们口中所谓的卖国贼,声称一战期间就是这些人“在德国背后捅了一刀”。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纵容了暴力文化的滋长。弗洛伊德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对当代文明提出质疑,称这些暴力行为为“侵略”和“自我毁灭”。此外,在分析中,他还预见到纳粹将夺取政权。1933年,在政治手段和暴力手段的双重压力之下,政权果然落入了纳粹手中。纳粹否定了个人自由这一基本的民主要素,却对各种异议加以保护,以争取公众支持。弗洛伊德指出,这样的事不仅仅发生在德国,一战之后,在西欧大陆的几个文明和民主程度最高的国家,诸如意大利、西班牙、法国、
奥地利和德国,法西斯政党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
荒谬的是,这些对民主产生威胁的暴力因素却恰恰就是民主的产物。
历史学家对纳粹上台的原因往往分析得过于复杂
,但是很多人,尤其是亲身经历过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恐怖事件的人都认为,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与法西斯的暴力行为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汉娜·阿伦特曾是纳粹德国的难民,她曾发表过著名的言论,称欧洲旧贵族的没落和‘‘无阶级社会”的兴起让崇尚暴力的极权主义政权获得了民众的支持。阿伦特曾写道,“极权主义运动毫无节制地滥用民主自由,最
终目的恰恰正是为了毁掉它。”同在纳粹时期流亡海外的西奥多·阿多诺非常反对阿伦特的论述,但他赞同阿伦特关于社会暴力的分析。在二战的阴霾之下,阿多诺进行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破译了隐藏在美利坚等国家人性自由光环背后的“权威人格”——这些国家的公民内心埋藏着的压抑与暴力倾向会让民主从内部瓦解。
人们对民主弱点的担忧恰恰加强了对他们民主暴力的恐惧。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民主通常会纵容极
端主义,阻挠政府做出回应。这也是许多观察者从20世纪30年代的经验里所总结出的观点。一次又一次遭遇欧亚法西斯国家的进攻,即便是更加强大的民主国家,比如英、法、美,都不知如何应对。法西斯的领袖们对他们长期的扩张目标毫不讳言,而民主社会却连使用必要的武力都很不情愿。当时民主国家都把关注焦点放在内需上,认为军事力量是靠不住的,而且生怕在经历了1914年到1918年的战火摧残之后,世界很快又要陷入另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沼,于是,它们决定向法西斯主义侵略让步,采取一种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在这样的情形下,日本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攻占了中国的东三省;意大利完全无视国际联盟的存在,对埃塞俄比亚发起进攻;德国则重新武装了莱菌兰,德国境内的犹太人遭到迫害,德军兵不血刃便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而后是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所以,二战爆发前夕,希特勒将英美两国视作懦夫便也不足为奇了。
P2-P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