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梁衡散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梁衡散文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18.46 5.1折 36 全新

库存1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衡|责编:郝文霞

出版社山西人民

ISBN9787203127703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1736954

上书时间2024-04-11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百余篇散文佳作,包括《晋祠》《夏感》《壶口瀑布》《大无大有周恩来》等人物传记、政论随笔、游记散文,荟萃了作者寻访历史与文化现场、洞察时代家国、行走山川大江、观览名胜古迹、体察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思考精髓,内容深入且全面。深刻的见解,开阔的视野,精妙的文笔,堪称当代学者读史阅世的典范篇章。其中《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大无大有周恩来》《把栏杆拍遍》《青山不老》《清凉世界五台山》《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等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深受青少年喜爱。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散文集《觅渡》《洗尘》《栏杆拍遍》《千秋人物》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文风四谈》《干部修养谈》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人选大、中、小学课本。

目录
第一辑  青山不老
  把栏杆拍遍
  心中的桃花源
  武侯祠前的沉思
  永恒的范仲淹
  读柳永
  读韩愈
  红毛线,蓝毛线
  这思考的窑洞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带伤的重阳木
  觅渡,觅渡,渡何处
  跨越百年的美丽
  百年明镜季羡老
  青山不老
  热炕
  三十年的草原四十年的歌
第二辑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晋祠
  壶囗瀑布
  古城平遥记
  梁思成落户大同
  杏花村访酒
  榆林红石峡记
  冬日香山
  草原八月末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石河子秋色
  丰收岭绿岛
  在青岛看房子
  长岛读海
  江南的春天
  雨中明月山
  吴县四柏
  九华山悟佛
  铁锅槐
  难忘沙枣
  奉献给死者的艺术
  特利尔的幽灵
  佩莱斯王宫记
  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
  在美国说钱
第三辑  人格在上
  匠人与大师
  人人皆可为国王
  我看舞蹈的美
  书与人的随想
  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夏感
  秋思

内容摘要
 作为当代著名的散文大家,梁衡先生视野开阔,思想深邃,善于谋篇布局
、炼字锤句,敢于独辟蹊径、求美求新。其散文作品融“大事、大情、大理”于一体,叙事宏大,气势磅礴,显示出大散文的雄健、奇崛。
本书是梁衡先生的散文精选集,包括人物述评、
政论随笔、游记散文等,荟萃了其寻访历史与文化现场、洞察时代家国、行走山川大江、体察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思考精髓,堪称当代学者读史阅世的典范篇章。

精彩内容
 把栏杆拍遍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
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二十二岁
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
,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