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劳伦斯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劳伦斯传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23.18 5.0折 46 全新

库存8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理查德·奥尔丁顿|责编:李立云|译者:杨东英//李宁//杨东益

出版社中国书籍

ISBN9787506871747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31003071

上书时间2024-04-11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东英,本书主要译者,女,1972年出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1997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于天津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长期以来致力于文学研究,特别是劳伦斯作品的研究。发表各类论文50余篇,其中关于劳伦斯的论文9篇。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有河北省教育厅项目“劳伦斯作品的女性主义研究”,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裔美国女性作家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主编教材《实用英语语音技能教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主译《英语演说精粹》(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目录
第一部分  儿子和情人1885-1910
第二部分  婚姻和战争1911-1919
第三部分  世界的弃客1920-1930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劳伦斯传》作者理查德·奥尔丁顿是劳伦斯的好友,他以优美的文字记录了劳伦斯起伏跌宕的一生,生动地描述了他从一个敏感多情的少年,到辗转欧洲的流放者,再成长为一个妙笔生花的诗人、散文家。书中记录了劳伦斯在短短45年中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作品50余部,历数作品
的创作缘由、人物原型、
写作地点、社会反响等。
这部传记再现了劳伦斯生
活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期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的兴起、一战的爆发、社会矛盾的升级等社会状况,还涉及该时期
的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内容。
本书是研究劳伦斯的重要
参考文献。

精彩内容
 伊斯特伍德是个采煤村,位于英国诺丁汉郡与德比郡交界处,位于工业重镇诺丁汉西北方大约十
英里。诺丁汉的工厂所需
的煤是由附近的各个小煤矿供应的,其中伊斯特伍德的布林斯里煤矿就是这样的一座。19世纪末期的布林斯里“由一条主干道和上百间房屋组成,街道毫无生气,房屋也显得很小气……”“这些房屋上满是灰尘,砖砌的墙和石板瓦屋顶”给人一种“劣质、
渺小、卑贱、丑陋”的感
觉,还夹杂着一种因常去教堂而产生的体面感。受工业革命影响,有很多很多像伊斯特伍德这样的社区,被草率地带到了丑恶的现实中。几十年来,罗斯金一直滔滔不绝地抗议和谴责工业革命的肮脏和堕落,不过效果甚微。
然而,伊斯特伍德还没有像谢菲尔德那么差。
在谢菲尔德,仿佛从维苏威火山喷出的蘑菇状黑烟
始终遮挡着太阳,毒害着
人们的肺。伊斯特伍德也
没有像真正的煤区那么糟
,煤区有上百平方英里,不,上千平方英里的煤矿,到处是工厂的烟囱和肮脏的街道,成千上万张脸,灰白清瘦,他们或是逆来顺受,或是憎恨怨怼。
伊斯特伍德的煤区小且相对较新,煤区新到让矿工们的住房实际上要比真正的贫民窟强很多,煤区小到可以让居民到田野和农场里寻求解脱。一些村舍甚至有广阔开放的视野。
不论是伊斯特伍德村还是当地的人,都不是特别顺从机械化的一致性。“在英国中部漆黑的夜晚,在周六下午喧闹的足球场上,有一种潜在的野性和完整感,同时弥漫着怪异的刺激性和冒险精神。”有时,矿工们在周围半荒芜的野地里偷猎,许多矿工每周都会花钱喝啤酒,而这些“难得的钱”本来应该用于家庭开销的。当矿工喝得半醉,高兴地回家时,也难怪妻子会对他们发火,对花掉了他们家那额外的五先令或十先令的酒吧厌恶至极,因为这笔钱对于她们家来说无疑能派上不小的用场。然而,谁
又能指责这些矿工呢?对他们来说,酒吧意味着温暖,意味着友谊,意味着
欢乐,意味着从工作和担忧中得到片刻的休息。这些矿工和他们的家人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信仰宗教,都有着严格的社会道德标准和根深蒂固的看法。
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所在社区的丑陋,他们的生活一
成不变,也不知道自己相比之下微不足道。总之,他们夸大了自身在英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在一般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19世纪7O年代,矿工约翰·亚瑟·劳伦斯和他的妻子利迪娅·博得萨尔来到了伊斯特伍德,利迪娅·博得萨尔于1875年12月27日在诺丁汉的斯纳顿教堂嫁给了约翰·亚瑟·劳伦斯,他们一辈子都住在伊斯特伍德,并养育了子女。
劳伦斯夫妇在许多方面都极为不和谐,正如他那位有名的儿子所说的那样,约翰·亚瑟·劳伦斯是英国最后一批免受义务“教育”的人。他从没有因上寄宿学校而变得顺从。
他10岁就被送往煤矿干活,只能勉勉强强地签个名儿,在晚上费力地为他那位不耐烦的妻子读报纸,或是一大清早地在做早餐时,也吭哧吭哧地读会儿报纸。一边蹲在烧得噼啪作响的壁炉前,在叉子上烤熏肉,还得用大块的面包去接从肉上滴落的油。
他一辈子都在干体力活,在矿上,他辛苦地干活,在家里他也要笨手笨脚地干许多琐碎的家务事,喝酒,聊天。他也和工友们一起进行长距离的散步。
他年轻的时候舞跳得很好,胳膊上的肌肉也很发达,头发又黑又密,胡子浓密,看起来“男人味儿十
足”。他是个“包工头”,那时,工头就是公司和其他矿工之间的联络人。在分配给他的采煤区上,他雇用“三四个矿工为他采煤,他用采煤获得的收入给矿工发工资”。因此,工头差不多是一位小小的雇主,无论如何,他是一
个负责任的人,效益好的时候,每周能赚多达五英镑——那可是真金啊。不过,这情形发生在他刚结婚的那阵子,在他没有因嗜酒而伤身之前,在他没有出言冒犯他顶头上司(一个职位比他高的老朋友)之前,因为他得罪上司之后,就分不到好的采煤区了。他远远不是工业时代的机器人,还没有被政治、新闻、广播、电影和垃圾刊物所腐蚀。他的生
活总是以矿为中心,不过他喜欢在清晨穿过满是露水的田野步行到矿上,他喜欢动物,了解动物,还能生动地讲说有关小动物的故事。他认为自己只有部分英国血统,因为他爷爷是法国人。工友们干活时他也干活,工友们罢工时他也罢工,丝毫不关心时事。至于其他的,“他天性是个享乐派”,尽情享受着自己的生活,拒绝让自己的生活一片阴霾。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