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班主任入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班主任入门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19.36 4.9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盛怀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0208029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30772490

上书时间2024-04-09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肖盛怀,教育硕士,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首届乡村教育家,全国著名班主任培训专家,新教育实验全国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湖北省首届十大新锐班主任,全国(草根)班主任研究会创立者,教育专业写作实践者与倡导者,《中国教师报》《德育报》等近十家报纸杂志推出的名班名师,“国培计划——中学班主任培训者”高级研修班首批学员、“楚天卓越工程”首批培养对象。出版有《班主任入门》《班主任修炼之道》等四部教育专著,应邀在全国进行教师培训600多场。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如何实施班级德育 / 001
第二章如何做好德育量化 / 014
第三章如何选举与培训班干部 / 030
第四章如何编排座位 / 065
第五章如何进行小组建设 / 083
第六章如何组织班级活动 / 092
第七章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 115
第八章如何陪伴学生 / 130
第九章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 143
第十章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 157
第十一章如何进行家校合作 / 174
第十二章如何做好毕业课程 / 185

内容摘要
本书是肖盛怀老师二十多年带班经验的精华,从德育实施、量化管理、班委确立、座位编排、小组建设等方面讲述了班主任工作中最基本的方法。
他将日常的实践,采用案例的形式,娓娓道来。
本书是班主任工作的活教材,手把手地教你做班主任,让你真正体会到做班主任的乐趣。

精彩内容
第一章如何实施班级德育所谓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政治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心理素质转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
德育的目标概括地说,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品德良好、政治态度正确、道德行为规范、心理素质健康的一代新人。
早在1957年,毛泽东就提出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四有”育人的理论,即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第28条对中小学德育目标作了明确的表述,规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教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早在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已作了规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小学分阶段的德育目标。
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经研究,2018年7月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确定的德育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指南》中将学段目标具体化,做了如下分解:小学低年级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小学中高年级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初中学段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高中学段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小学德育大纲关于德育目标的规定是在总结以往德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教育学、德育学理论为指导而确定的,目标的设计体现了德育发展性精神,即注重个体德行的发展。
德育目标作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面貌的期望,是一种教育设想、教育理想。有了这种设想、理想,不等于就能变为现实。这里涉及应然的德育目标化为实然的德育目标的问题,以及抽象的德育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可检测的教育行为目标的问题,为此,需要将总的目标化为分年级实施的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说,贯彻实施德育目标是一个再创造、具体化的过程。
德育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确定的,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德育内容,反映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以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德育内容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基本文明规范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思想与道德的培养、培养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思想品德能力、青春期性道德教育等。《指南》对德育内容进行了整合,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学习的教育群体,也是教育性的生活群体。宏观社会影响通过班级传导给班级成员,班级成员在班集体中过着准社会的生活。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教人学会如何做人的地方,这个任务主要是通过班级来实现的。因此,学校德育,实际上就是班级德育。
那么,在班级里如何实施德育呢?班主任工作,一旦与德育连起来,大家总会感觉高大上,好像都是研究者与领导们的专利。其实,班主任工作的每一个内容都是德育,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德育不是难事。
一、育人定位,确定目标德育内容比较庞杂,千头万绪。人的成长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如何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教育的规律来确定德育的目标,这个很重要。有的人做了一辈子班主任工作,都没有自己的德育目标。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自然也不知道教学生们什么。大家说好的、必需的,他们就教;学校规定的、很应急的,他们就对付。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随着大众小众,想一出是一出,德育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有个班主任研究者,有次到某校去调研,在校园里发现有一些学生总喜欢在校道的两边走,而且是树下或墙边等,在偏僻与阴暗的地方,躲躲闪闪的。后来他叫来了其中的几个,一问,发现这些孩子都是一个班级的,而且他们班主任就喜欢这样。是啊,作为班主任,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刻意不刻意,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对学生产生了影响。既然我们有如此的能耐,那为什么不能好好策划与设计,将那些美好的、充满正能量的东西传递给学生呢?
班主任明确自己培养学生的目标,我觉得这个就应该属于德育目标的定位。这不仅仅会对学生产生一个良好的影响,而且对于班主任个人带班风格与班级文化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特别建议班主任老师要在了解自己与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和当地特点,在中小学德育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确定好育人目标,这样,工作才会有方向,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落实目标,加强训练有很多班主任经常说,我有自己的培养目标,那就是“不一定要学生成才,但一定要教学生成人”。这样的话听得太多,但是如何让学生成人,很多班主任却茫然不知道。但是他们还振振有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难啊。再说,培养学生成人,要教的东西太多了。也正是因为育人难,要教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做人。每每看到学生不好的行为与习惯,我们总是苦口婆心,德育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与程序。
那么如何将一个个德育目标落实到位,真正让孩子们有改变呢?我认为,就是将抽象的目标具体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个目标确定为几个具体的行动,可以操作与评价,这样,我们教育学生就有了训练的方法,日常就会有针对性地培养人了。
比如在教育学生“要爱你的妈妈”的时候,这属于“孝行教育”。我们可以将这一德育目标落实到行孝“五个一”活动:对父母说一句体贴或感激的话;为父母做一件侍奉性的事;与父母谈一次心,交流思想感情;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次假日为父母制作一件节日礼物。这样,抽象的德育目标就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得到,还可以适当地进行评价。这样的德育就可以训练,也便于操作了。
再比如,要学生“吾日三省吾身”,属于“雅行教育”。我们也可以将这个目标落实到“六个一”活动中:每天捡一次垃圾;主动扫一次地;见面互问一声好;晚睡前互问一声晚安;每周反省一次自己的不雅举止;每月参加一次公益劳动。
这样,将德育目标落实到日常行动中,教育行为就具体化了。德育变得可以摸得着看得见,并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序列推进,层层深入很多班主任说,我有培养目标,但在各个年级、阶段如何去做,有些模糊,导致德育成为一句空话。大家总是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搪塞自己,而不去具体行动。
虽然中小学德育有目标,但是基本没有落实。小学到大学没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与目标,更没有具体的方案与措施,比较乱套。德育要根据目标有计划推进,同时在某一方面推进的时候,也应该有渐进性。比如,就以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分别应该教什么?还有在小学六年,我们每年教什么?如果将这些都序列化了,我想培养方式的渐进性会让行动更加具体化,而德育也因此变得切实可靠。
同一个主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年段逐渐提高要求,形成纵向系列,如某校“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设计:一年级:爱红领巾二年级:爱家人三年级:爱学校四年级:爱社区五年级:爱家乡六年级:爱祖国这样就让“爱国”这一主题在不同的年级有了不同的内容,并且有梯级培养,更加增强了可操作性。
还有,在同一时间段,也会有不同的内容,形成横向系列,将训练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比如“爱红领巾”,也应该有一个过程,像认识红领巾、争取红领巾、佩戴红领巾、捍卫红领巾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横向系列。
下边笔者以培养学生做清洁的能力以及如何面对学校日常的检查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七年级的孩子们有很多不怎么会做清洁,但是教室与校园每天都要清洁,而且学校还每天有检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做清洁的能力,同时也要在检查中班级得分漂亮呢?
我除了采用讲解、示范、督促、落实等办法指导学生做清洁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我教学生如何在清洁做得还不好的时候学会应对学校的检查。
我的具体做法就是在座位的摆放上做文章。新班组建,我就让学生分为两大组,这样就只有一个过道,座位比较密集。值日生做清洁时重点做好教室空白处即可,其他地方稍微马虎一点也无妨。检查的学生或者老师只要不仔细看,一般都没有问题。这样一般半月或者一月之后,在学生做清洁的能力逐渐增强后,就开始将学生分成三组,这样教室里的过道就增加了一条,做清洁的空间更大,更细致;再后来分成四组,一直可以到学生单人单桌。
在座位编排逐渐拉开的情况下,学生做清洁的能力逐渐得到培养,而我们在不同的阶段,都可以应对学校检查,得到一个中看的评价。
班主任老师应将德育的一个目标横向扩大,逐渐推进,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逐渐提高做事的能力。
四、开设课程,走向专业德育工作没有现成的教材,班主任最好自己开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班主任可以先收集与感恩相关的资料,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感恩的理由、案例、文章、歌曲、视频等都可以作为教材,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最好汇编成教材,学生人手一册,那样学生就可以经常学习。每一届学生的一些实践案例与个人的事迹、感悟等都可以进行精选、汇编,供下一年使用。班主任在这样几轮的实践中,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德育教材,不仅方便自己,对他人更是一个绝好的借鉴。
很多班主任在做德育之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准备,很少有像对待学科一样“备课”的。因为德育的很多工作是没有教材,没有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之后,他们更没有“课后反思”。这样不利于材料的收集、整理、积累,不利于后期的研究与提升。如果班主任老师在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事先备个“课”,把活动的目的、重点、材料、形式、过程等都认真地思考并写下来,活动的成功率一定会更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一定会更加明显。活动后,留下记录文字,有回顾与总结,这样对日后工作的开展一定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活动课以及很多相关的工作,都可以按照“学科”那样来做。
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如果有“课程观”,在德育的过程中,也就是“课堂”上,我们就会去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试想,如果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我们把每个环节都考虑周全,全方位地提升,那么长此以往,相信我们会逐渐拥有自己的德育教材,逐渐有自己的德育工作体系,或者说,拥有了自己的德育课程。这样我们就距离专业化不远了。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我们可以根据校本、生本以及以自己为本来进行德育课程的开发,将平日感性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规范,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如果班主任经常放电影与视频孩子们看,那就可以开发电影鉴赏课程,制订这门课程的大纲、教材、教案等,这样做不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是一个提升,更重要的是,带给孩子们的震撼是不可估计的。
德育工作本来应该属于“课程”的范畴,只是目前大家都没有这个意识而已,希望广大的一线班主任老师努力参与到班主任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来,规范教育行为,实现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的跨越。
五、润泽渗透,养成习惯德育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来不得半点的过激与保守,一切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
在学校德育活动、班级德育课程等的作用下,学生接受的德育都是比较大型的主题与活动。运用这些德育活动推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生活中的运用和落实,德育将沦为假大空。我认为,德育要融进师生的血脉,成为我们的习惯。
(一)营造温馨的环境校园内的文化墙、走廊文化等设计,常常比较宽泛,甚至有些还是程式化的。而班级的布置就要落到实处,细微到具体操作,体现班级特色,对学生的言行有提醒甚至约束的作用。
教室里要利用好多媒体,进行歌曲、视频等的日常播放,在育人的前提下选好播放的内容,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在班级开展每周一歌,将一些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歌曲,在班级里传唱,如《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众人划桨开大船》《水手》《让世界充满爱》等。我还在班级播放《超级演说家》《中国梦想秀》《欢乐喜剧人》等节目,这些节目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小的视频,长的二十分钟,短的不到十分钟,内容都是向上的,很适合成长中的学生观看。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而且对他们是无声的引领。试想,教室里播放着《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会与同桌打架吗?你会与身边同学大声争吵吗?这就是德育的渗透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将他们带到一个美好的境界。
还有很多班主任容易忽视的一个点,那就是节日文化。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有春节、元宵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等,这些都是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的绝佳时机。还有一些洋节气,也值得注意,不要说我们不崇洋媚外,但是孩子们喜欢。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节日,我们不可能都去做大型的活动,也不可能都隆重地庆祝,但是,至少在这天,我们可以提醒孩子,告诉他们该做点什么。比如,三八妇女节,别忘了对妈妈说“节日快乐”,如果你是一个用心的孩子,请为妈妈做一件让她开心的事;五一劳动节,别忘了对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端午节,我们在吃粽子、看龙舟的时候,别忘了屈原的忧国忧民;父亲节的时候,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告诉孩子们回去对爸爸表达爱意……这一切都是对孩子们进行德育,不可小觑。只要班主任坚持,在这些节日文化的渗透中,孩子们就会逐渐体验到人世间最真切的情感与最美好的温暖。
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班主任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温馨的家园,这都会充分体现出环境育人的作用。
(二)德育无小事很多班主任面对孩子成绩下降时总是如临大敌,而面对他们的不良言行总是不以为然。“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我们只当故事听听说说而已。人总是对那些暂时不能给自己带来疼痛的东西放松警惕,心想,到时再说吧,应该没事的,日后注意就是了。殊不知,这种习惯会浸入骨髓,像一个毒瘤一样,越长越大,量变到质变,最后会左右你的言行,不仅让你永远难改,更为重要的是它会一直影响你的生活,而你还觉察不到。
城里的男孩肯尼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100美元买了一头驴,农民同意第二天把驴带来给他。第二天农民来找肯尼,说:“对不起,小伙子,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那头驴死了。”肯尼回答:“好吧,你把钱还给我就行了。”农民说:“不行,我已经把钱花掉了。”肯尼说:“OK,那么就把那头死驴给我吧!”农民很纳闷:“你要那头死驴干吗?”肯尼说:“我可以用那头死驴作为幸运抽奖的奖品。”农民叫了起来:“你不可能把一头死驴作为抽奖奖品,没有人会要它的。”肯尼回答:“别担心,看我的。你不告诉任何人这头驴是死的就行了!”几个月以后,农民遇到了肯尼。农民问他:“那头死驴后来怎么样了?”肯尼说:“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卖出了500张票,每张两美元,就这样我赚了998美元!”农民好奇地问:“难道没有人对此表示不满?”肯尼回答:“只有那个中奖的人表示不满,所以我把他买票的钱还给了他!”许多年后,长大了的肯尼成了安然公司的总裁。
有人说,肯尼是天才,一头死驴就赚了这么多钱,怪不得日后能成为公司总裁。但是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公司破产了,而致命的原因就是不守诚信。如果你知道这个故事,或许会觉得安然的破产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因为肯尼的不诚信造就了安然的企业文化。
这就是“德”!班主任看到孩子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就要提醒、引导、训练、监督,只有日常这样进行德育,才可以让孩子日后逐渐远离“失德”行为。至于“德”究竟有多么重要,我不想赘述,古今中外的名人先贤有太多的言论流传,总之,德育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班主任一定要慎之又慎。德育无小事!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章炳麟
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乌申斯基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三)无处不德育在应试教育猖獗的今天,考试、排名、分数、补习等带给人的压力无处不在。德育效能的滞后性,足以让大家忽略它的存在。而恰恰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才是学生们永远记得的。爱因斯坦曾经说:“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知识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只能是能力、素质,这或许就是“德”的内涵。
学生们还小,意识不到“德育”的重要,而我们成年人应该有太多的教训与感悟,我们应该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引领,规范他们的言行,优雅他们的生活,提升他们人生的品质,让他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自信地前进。
在德育的践行过程中,除了学校的、班级的德育目标和平时大型的主题活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的随时提醒、同学之间的相互督促以及个人的及时反思。这样,学生个体才会逐渐在美好的环境中形成良好品行,做一个有“德”之人。
班级德育,就是在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引导下,配合家长,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未来人生打下温暖的底色。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一生,这才是德育的最高境界。德育最忌讳假大空,只有落到实处,才真正能惠泽师生,共创教育的和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