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守望初心
  • 【正版】守望初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守望初心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23.18 5.0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艳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ISBN9787500154914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30113862

上书时间2024-04-09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初心之源,精神之钙,执着信仰,矢志不渝。

 

殷成福,一家八口长征四死两散,却永不后悔,“死了的革命到底了,活着的继续革命”。佘芝姑,躲进深山十五年开荒种“军粮”,储存三万多斤包谷、两千多金腊肉;戴桂香,二十六岁守寡,红色“基因”永远不改......

 

红嫂们把悠长寂寞化作无尽怀念,用痴情坚贞把岁月等老。

 

人民,初心不变跟党走;党,赢民心者赢天下。

 

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铸就苦难辉煌,勠力同心完成民族复兴开启新时代。



作者简介
余艳,湖南省作协副,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湖南省报告文学常务副会长。
出版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等19部个人专著。代表作:《板仓绝唱》《杨开慧》《一路芬芳》等。在《人民文学》《新华文摘》《中国作家》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近百家报刊上发表作品。文学影视作品共500多万字。
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年度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报告文学一等奖和《人民文学》新秀奖。

目录
书引——回家
觉醒
  第1节 红军是我们的观音菩萨
  第2节 特批——侯家全部出征
  第3节 战利品小棕马一并出征
抗争
  第1节 血色军旗,护夫君永远回家
  第2节 身怀六甲,兜回碎尸丈夫
  第3节 谁能医治母亲的创伤
蒙难
  第1节 两船女儿兵两河口蒙难
  第2节 干田坝的旗子和鲜血
  第3节 “大家熊”香火不能灭
英雄
  第1节 一更里,你保卫我穷人
  第2节 二更里.你带我们建政权
  第3节 三更里.你建军费尽心
  第4节 四更里.你单枪匹马会神兵
  第5节 五更里,你闯山救红军
远征
  第1节 女兵,爱和痛的交织
  第2节 花季.在苦难中绽放
  第3节 女儿队员李桂香的爱情
旋律
  第1节 改名曲,旋律演绎爱情
  第2节 《门口挂盏灯》,民心照亮征程
  第3节 传承百年的歌——《太阳图》
跋涉
  第1节 雪山,为湘女让路
  第2节 一个人的无悔长征
  第3节 向北,追赶那面旗
家事
  第1节 永不分离的夫妻团圆
  第2节 那些化作命运的往事
  第3节 穿着草鞋进京找贺龙
  第4节 活着的水——红军酒
月缺
  第1节 回家,画不出一个圆
  第2节 那段毁了的遥远的爱
  第3节 她们连名字都没留下
辣椒
  第1节 一辣叫你辣翻天
  第2节 我们娘俩,与红军死作一处
  第3节 寡妇抱团力量大
忠诚
  第1节 夕阳下的望夫石
  第2节 张幺姑。在时代的十字路口转身
  第3节 红腰带上的两个女人
坚贞
  第1节 锁在,让岁月老
  第2节 红嫂良艮,二十年只念一个“活”
  第3节 金山银山——包谷山
鱼水
  第1节 打了胜仗才回家
  第2节 群英
  第3节 永不褪色的人物和村庄
尾声——传奇揭秘,血肉相连党和人民
代后记——湘西,我为什么出发

内容摘要
 很早很早以前,桑植最宽的一条道,是通往山外的骡子道。那条曾经是湘西人心中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让这里的男人习惯了远行,让这里的女人习惯了等待。
仿佛是一夜之间,喜欢把男人往山外赶的女人,突然发现,有一条新道比骡子道更有奔头,那就是跟
着共产党、跟着红军走,改变命运,寻求翻身。
带一颗初心,帽子上顶着红五星的男人走了,女人们站成一道守望的风景。守望的红嫂,苦水、泪水、汗水,流成一条绿色的河;不屈的红军,红星、红旗、鲜血,走出一条长征路。
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
,一头连着瑞金城外。而湘鄂西苏区那段红色历史,一头连着执着的红军,一头连着不屈的红嫂……余艳著的《守望初心》——初心之源,精神之钙,执着信仰,矢志不渝。

主编推荐

特别提醒:新老版本随机发货

两个封面随机发送

 ★这是全国di一部用建党建军初期红军、红嫂的鲜活故事,诠释*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作品。

★这是全国di一个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理念,讲好张家界红色故事的作品。

★作品向读者传达了两重意境:一是我党牢记初心,不忘人民;二是人民不变初心跟党走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到了1987年。
元旦刚过的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侯清芝直挺着腰坐在儿子房间,郑重其事地说:“德永啊!记得奶奶去世时那双期盼的眼睛吧?雪山、草地留下了侯家的骨肉亲人,要团圆啊。有一天有了你那哥哥或姐姐的消息,你一定要去找。你要告诉他,爸爸生前一直找他们母子,只是没有找到。”一个月后,侯清芝突发脑溢血。病榻上,戎马半生的红军老战士生命烛光即将熄灭,可他居然跟他的母亲殷成福一样,那企盼的眼神,望着窗外的夕阳,痴痴地不能瞑目。时而吃力地抬手指西北方向,时而断断续续嚅动嘴唇,却说不出话。最后,那双眼睛追着大儿子侯德永,直直地看着,两颗老泪挂在眼角,久久不坠。等到儿子俯下身对着他耳旁说:“爸爸,你放心吧.你交代的事我记住了。”侯清芝这才落下最后一口气。但那双眼睛,始终没有闭上……又过了17年,到2004年的一天。
中央电视台播出个节目,四JII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瓦切乡,一个藏名叫罗尔伍、汉名叫侯德明的流散老红军在寻找他湖南大庸的亲人……在殷成福家,一下如平湖上从天而降巨大而沉重的石头,侯家三代人的守候、等待、思念、盼望,全在这消息来临时,集成狂飙巨浪。而后,朝红原——他们心中的圣地——涌去。
赴四川红原的八人寻亲团,分坐在一辆商务车、
两辆三菱越野车上。76岁的侯宗元(九幺儿),这个亲历长征唯一活着的侯家人,亲自挂帅寻亲团,出征。
从大庸出发,经龙山、来凤、咸丰、黔江、彭水、武隆等地,再经成都、都江堰、理县,最后到红原,共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其中大多路段是当年红军走过的,一家人来了个重走长征路。
一直与侯家联络的罗尔伍的儿媳、在红原县电视台工作的阿尔基,接到寻亲团时就讲述,念了几十年亲人的公公,不会汉话,更不懂汉文。直到她过门后,才发出寻亲启事。
离红原县城四十多公里一栋红瓦青砖的房院前,一行人见到了早在屋前迎候的罗尔伍。他身穿藏服,手捧哈达,满脸慈祥,笑吟吟地站在门口等着,两个小孙女跳起欢快的藏族迎客舞。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阿尔基还没开口翻译,老人突然清晰地念叨出“湖南”“大庸”“侯德明”。阿尔基说,那是儿时收养他的喇嘛教他的七个字,他从一个孩子念到一个老人,整整念了七十年!罗尔伍,也就是侯德明的神秘身世,在阿尔基的翻译下,一层层被揭开:我从小就没见过父母。我是跟寺庙里的罗巴喇嘛长大的。我母亲把我生下后不久,就和姑姑走了。谁
也不知道她们去了哪里。母亲走的时候对罗巴喇嘛说,她和姑姑都是红军。罗巴喇嘛要母亲给我取个名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