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随园食单(精)
  • 【正版】随园食单(精)
  • 【正版】随园食单(精)
  • 【正版】随园食单(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随园食单(精)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21.54 5.7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枚著,魏水华译

出版社岳麓书社

ISBN9787553813172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31201911

上书时间2024-04-08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沭阳、江宁等地知县。父亡后,袁枚乞归养母,在江宁小仓山购置随园,故世称“随园先生”。其论诗主张“性灵”,是乾嘉诗坛性灵派的核心人物。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诗话补遗》《新齐谐》及《续新齐谐》等。集中反映其诗论主张的,便是《随园诗话》。

目录
原序

须知单

戒单

海鲜单

江鲜单

特牲单

杂牲单

羽族单

水族有鳞单

水族无鳞单

杂素菜单

小菜单

点心单

饭粥单

茶酒单

内容摘要
袁枚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烹饪学家。他所著的《随园食单》是一部系统地论述中国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作为一位美食家,他所著的《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
本书是提高烹饪技术、研究传统菜点以及烹制方法的指导性史籍。自问世以来,这部书长期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随园食单》文字简单清爽,人人都可照着去做,有趣的是,作者还将某菜做法,出自何人何家大都写了出来。实在是一本美食家的必读之书。

主编推荐
古代饮食文化百科全书,一读就能上手的美食指南。

精彩内容
原序诗人美周公周公:西周政治家、思想家,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武王弟弟,曾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而曰“笾豆有践”笾豆有践:餐具摆放得整齐。笾,古代祭祀及宴会中用以盛果脯的竹编食器。豆,古代食器,初以木制,形似高足盘,后多用于祭祀。践,陈列整齐、行列有序之状。,恶凡伯凡伯:王室宗族、周幽王的权臣,不学无术而学周公摆宴席。而曰“彼疏斯稗”彼疏斯稗:疏,粗,即糙米。稗,即粺,指精米。。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他若《易》称“鼎烹”,《书》称“盐梅”,《乡党》《内则》琐琐言之。孟子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渴未能得饮食之正。可见凡事须求一是处,都非易言。《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典论》曰:“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古人进鬐离肺进鬐离肺:鬐,原指鱼脊、鱼鳍,此处指鱼或鱼翅。离肺,分割猪牛羊等祭品的肺叶。皆有法焉,未尝苟且。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圣人于一艺之微,其善取于人也如是。
余雅慕此旨,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灶觚:原指灶口平地突出处,此处代指厨房。,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有学就者,有十分中得六七者,有仅得二三者,亦有竟失传者。余都问其方略,集而存之。虽不甚省记,亦载某家某味,以志景行。自觉好学之心,理宜如是。虽死法不足以限生厨,名手作书,亦多出入,未可专求之于故纸;然能率由旧章,终无大谬。临时治具治具:置办供宴饮之用的器具。,亦易指名。
或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子能必天下之口,皆子之口乎?”曰:“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比喻遵循一定的准则。柯,斧子柄把。指虽然自己所记载与实际菜肴不一定完全一致,但也有几分相似。吾虽不能强天下之口与吾同嗜,而姑且推己及物;则食饮虽微,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吾何憾哉!”若夫《说郛》所载饮食之书三十余种,眉公、笠翁眉公、笠翁:眉公,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剧作家李渔,字谪凡,号笠翁。,亦有陈言。曾亲试之,皆阏阏:阻塞,堵塞。于鼻而蜇蜇:刺痛。于口,大半陋儒附会,吾无取焉。
【译文】诗人赞美周公说“美食器具,行列有序”,以赞其治国有方;厌恶凡伯无能,说“粗食之人反吃细粮”。可见古人对饮食的重视。至于《周易》说到的烹煮之道,《尚书》提到的盐梅调料,《乡党》《内则》反复提及的饮食细节,不胜枚举。孟子虽鄙视讲究吃喝之人,却又说饥不择食的人不知食之美味。可见,凡事皆须有正确的处理准则,不可轻下结论。《中庸》说:“人都要吃喝,可真正能体会出饮食中的滋味的人太少了。”《典论》说:“富一辈者知道盖屋,富三代者才懂吃穿。”古人对于食鱼及宰分牛羊肝肺,皆有定法,从不马虎。
“孔子与人唱歌,若人唱得好,必邀其再唱,学而唱和。”孔子对这种小事都能虚心好学,难能可贵。
我很仰慕这种精神,每在某处品尝美食之后,都让家厨去后厨拜师学艺。四十年来搜集各家的烹饪技法,其中有的内容一学就会,有的掌握十之六七,有的粗通二三,也有完全失传的。我都虚心讨教其烹饪技法,整理保存。有些烹饪技法虽记得不是很清楚,却也记下出自某家某菜,以表仰慕之情。自认为虚心学习,本应如此。当然,下厨的人不必囿于陈规。即使名家之作也未必全对,因此不可只拘泥菜谱所载之法。然而,若能按书上步骤实践,至少不会犯大错。临时置办酒席时,也有章法可循。
有人说:“人心各异,千人千面,怎能保证天下人和您口味一致呢?”我说:“像不像,三分样。我虽不强求众人口味与我一样,却无妨把自己喜欢的美食与人分享。饮食实属小事,对于忠恕之道,我心已尽,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至于《说郛》所载三十多种饮食之书,陈继儒、李渔也有饮食方面的著述。我曾亲手尝试制作,都是难吃至极,多半是浅陋书生牵强附会之作,本书并未采纳。
须知单【导读】贾铭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寿星之一,生于南宋而卒于明初,享年106岁。明太祖朱元璋召问他养生之道,贾铭说:“要在慎饮食。”并撰《饮食须知》一书进呈御览。《随园食单》里的这篇《须知单》,大概也有类似的作用——讲的都是形而上的大道理。
须知是对所从事的活动必须知道的事项。以学问类烹饪,开始不写怎么做饭,先洋洋洒洒作一大篇须知,食物怎么指配,何物适合应用,怎么放作料,什么是火候,甚至连洗刷、色臭、器具,都有“须知”。
饮食的境界和做学问相同,都要先学习了解理论,再把理论付诸实践。善于烹饪的人在每次制作菜肴之前就要知晓饮食材料的选用及搭配、作料调放、火候掌握、上菜顺序等事宜,切忌盲目烹制伤及食材本味。
以做学问之道见饮食之境界,袁枚对美食的见解,颇有几分“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味道。做学问怎么样,烹饪就怎么样,生活就怎么样。自然而不做作,随意而不拘束,恐怕这才是《随园食单》最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也是袁枚把《须知单》列在最前的原因。
【原文】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
【译文】做学问的方法,在于先弄懂道理再进行实践,饮食也是如此。所以我把《须知单》写在这本书的最前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