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李鸿章传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
22.27
5.6折
¥
39.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7444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3890476
上书时间2024-04-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欲了解近代中国,不可不了解李鸿章!
梁启超著,左岸译的《李鸿章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名传”之一。李鸿章是“大清帝国中一个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被视为“再造玄黄”的中兴名臣,却为一个没落的王朝背上了黑锅。
国学大师梁启超以“常带感情”之笔,描述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功业与悲情!
《李鸿章传》这部书让人耳目一新,开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
翻开本书《李鸿章传》,看李鸿章如何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守住底线,突破困境。
为官从政、为人处世必读传记经典!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目录
李鸿章传(白话文)
序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所处的历史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第四章 军事家李鸿章(上)
第五章 军事家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李鸿章(下)
第十章 赋闲时期的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的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一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序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内容摘要
梁启超著,左岸译的《李鸿章传》突破中国传统
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写作模式,而“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
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本书指出李鸿章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受制于那个时代,又不由让人感叹“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
梁启超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对于李鸿章的才华、功过和地位进行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读来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既是了解李鸿章的经典读本,也是解读近代史的一把钥匙。
精彩内容
外交使李鸿章在国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同样也是因为外交,李鸿章在国内遭到严重的诽谤。总体而言
,李鸿章的一生,有一半的时间用在外交上。要想评判和断定他一生的功绩和罪过,不能不把外交当作是最重要的事,因此在这些事情上必须特别留意,需要
展开叙述。
天津教案是李鸿章办理的第一件外交事务。当时,太平洋和捻军叛乱刚刚平息,国内的不安定因素刚刚解决,突然发生天津的百姓杀死传教士、焚烧法国领事馆的事件(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年)。法国人以此为借口,联合英、美两国逼迫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要
求。发生这一事件时,曾国藩刚刚就任直隶总督,深知中国在这件事上属于理亏的一方,问题是法、英、
美的得理不饶人,提出的要求很过分。曾国藩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一方面与对方进行巧妙的周旋,一方面镇压天津闹事的百姓,处死八个人,依法治罪二十
多人。尽管如此,法国人还不满足,非要巨额赔偿,还要治罪天津知府和知县。曾国藩为了应付外国人,已经显得很疲惫,朝廷内部有些人借此攻击他,说他是卖国贼(京师湖广会馆将曾国藩写的匾烧毁,就是这个时候),弹劾他的奏章纷纷摆上皇帝的案头,全国上下好像都想置他于死地一样。在全国上下一片喊打声中,通商大臣崇厚担心事情闹大了,也上奏章请求皇上罢免曾国藩,由李鸿章接替他的职位。同治九年八月,朝廷下圣旨让李鸿章到天津任职,这是李鸿章走向外交的一个重要开始。
当时的李鸿章,如同天之骄子一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办得顺风顺水,上天似乎专门为他设立一个成名的位置。就在他刚担任直隶总督时,普法战争爆发了,法国人无暇顾及其他的事情,匆忙回国,欧洲其他国家也因普法战争,忙得不可开交,不再去理会天津教案这样的小事。在这种大背景下,天津教案就这样不了了之,当时的中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对像普法战争这样的大事,根本不清楚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法国人不追究天津教案,他们天真地认为是李鸿章的威望和谋略起到了作用,于是很多人就认为他比曾国藩要高明很多。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声威陡增。
天津教案以后,与日本交战以前,李鸿章先后办理十余起涉外事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法国安南之战、日本朝鲜之战。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法国在越南挑起争端,他们的真实意图不是侵占越南,而是把越南作为跳板,继而把贪婪的魔爪伸向我国,想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此前,法国与中国已经签订了条约,他们就找借口撕毁条约,于是中法战争拉开序幕。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战争,法国水师提督格鲁比事先就制订好了战略计划。他们的计划是:海军方面,先攻取海南,再占领台湾,然后进攻福州,消灭我国驻防在那里的海军舰队;陆军方面,从越南北部地区出发,攻打云南和贵州。照这种计划,海军和陆军必将大获全胜,法国在中国的势力,与英国就不相上下了。格鲁比一方面将战略计划电传给本国,请求增派军队和物质;一方面趁福州防备松懈,炮击我船厂,破坏我战舰,同时派陆军在越南北部集结。当时中国南方的天地间,呈现出一派惨淡萧条、人心惶惶的景象。在战争阴霾的笼罩下,李鸿章采取软硬兼施的措施,让英国和德国出面牵制法国。曾纪泽是中国驻英国公使,接受这个使命后,就从中极力斡旋,虽然没有办成,但法国却因此对英国有所忌惮,向中国增派军力和增加物质的议案,在议会上遭到否决。这期间,格鲁比正率领海军攻打台湾的淡水,战争没有想象得那样顺利,淡水牢牢地控制在清军手中;陆军方面进行得也不顺利,被抗法名将刘永福的黑旗军所阻挡。当接到议案被否决的消息后,格鲁比大发雷霆,活活被气死,法国只好主动向我国提出议和。李鸿章通过外交阻止了法国入侵我国的阴谋,他的外交手段,开始引起欧洲人的关注。(P79-8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