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神机妙算刘伯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神机妙算刘伯温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21.54 5.7折 38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当 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81446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31042238

上书时间2024-04-06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引子:刘伯温的惊世预言
自小神童,学到了多少文韬武略
  留给后世子孙的财富
  军人世家的铁血基因
  不务正业的天才少年
  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应试教育也能出人才
官场历练,磨掉了多少少年心性
  该来的始终是要来的
  光做好人是不够的
  辞掉官职出去游历
  做官不是自己专长
初掌兵权,遭遇了多少不平之事
  方国珍的升迁之道
  策略管用才能算好
  忠烈之士被下囚笼
  纵情山水排遣忧思
  打仗之余还要人心
  用巧计除掉吴成七
  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方向不对,浪费了多少时间精力
  大元帝国崩溃前夕
  朱重八的参军历程
  朱元璋的崛起经历
  历史性的擦身而过
  写故事书的刘伯温
  或许一开始就错了
三足鼎立,淘汰了多少英雄人物
  三顾茅庐不可复制
  刘伯温的建国方略
  陈友谅的登顶之路
  张士诚的逆袭之路
  穷人看不起叫花子
胜败之间,暗藏了多少谋略算计
  大军师的危机应对
  龙湾之战的诈降计
  军师还会天气预报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最悲不过生离死别
  危难之时力挽狂澜
  料敌于先胜过硬扛
鄱阳决战,借助了多少地利人和
  天子是用来掣肘的
  无敌舰队遇上克星
  战场上宿命般相遇
  自作聪明的陈友谅
  不是成魔就是成佛
  最终谢幕的陈友谅
文武并进,终结了多少竞争对手
  终于轮到了张士诚
  张士诚自挂东南枝
  大元朝的穷途末路
  是时候到方国珍了
  拔除最后的钉子户
开国功臣,贡献了多少聪明才智
  “神棍”变成御史大人
  营建皇宫舍我其谁
  制定历法惨遭“退稿”
  大明律法的开创者
  卫所制度稳定兵权
  开科取士注重全面
君臣离心,改变了多少最初情感
  朱元璋的心态变化
  朝廷斗争需要棋子
  抢先牵制淮系集团
  君臣离心韬光养晦
  好良言被当耳旁风
  最后的宿敌终登场
生死博弈,承受了多少刀光剑影
  往昔情分所剩无几
  君臣论相步步惊心
  几乎达到穷途末路
  再次惨败无力回天
  官越小反而越安全
抽身离去,留下了多少传奇故事
  “山中宰相”战战兢兢
  胡惟庸的致命一击
  再次返京争取主动
  一代谋臣人生落幕
  不过是一文人而已

内容摘要
 刘伯温五十岁才加入朱元璋的阵营,很快便成为朱元璋在元末战争中的第一智囊。据《明史》记载,刚见面的时候,刘伯温便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从此以后,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一遇到大小战事,朱元璋便召刘伯温秘密商议,刘伯温统
领全局,指引朱元璋一次次大获全胜,由一介布衣得以登基称帝。之后,朱元璋全面采纳刘伯温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方略,开创了大明盛世的百年基业。翻开本书,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人、谋事、谋天下,更谋百年!

精彩内容
 留给后世子孙的财富1311年,元帝国迎来建立四十周年,也是在这一年,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去世,他的弟弟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取代了他,成为帝国新的统
治者。
四年前,海山通过一
系列惊心动魄的政变取得了皇位,但他只过了四年皇帝瘾,这四年里,他似
乎做了什么,却又似乎什
么都没做,元帝国继续沿着历史的轨迹,一步步走人谷底。
可以说,海山的去世对帝国造成的影响力几乎为零。一个人最大的悲哀
是什么?不是人死了钱没花光,而是人死了,却跟
没活过一样。
甚至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人们只记得1311发生的另一件事——一个叫刘基的孩子降生了,无数人的命运即将改变。
1131年七月初一,浙江处州路青田县武阳村,刚刚降生的刘基正圆睁双眼,好像在好奇地打量着
这个陌生的世界,几十年后,这双眼睛会像利剑一
样洞穿所有敌人的心。但是在这一天,小刘基还需
要面对他人生中第一项艰巨的任务:吃奶。
父亲刘炝正笑盈盈地逗着肉嘟嘟的小刘基,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像所
有传统的父亲一样,他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能够出入头地,至少要
超越自己。
刘炝是一名分管教育的基层官员,任职地是隔壁的遂昌县。遂昌县位于温岭的群山中,那里非但没有多少肥沃的耕地,还常有猛虎毒蛇堂而皇之地出来害人,在这样一个不毛之地的清水衙门上班,刘炝在当地官场混得实在称不上风生水起。
刘炝当时的收人情况,恐怕也刚够让小刘基有饭吃,有书读。“父亲给不了你太多,将来的路得靠你自己走了。”刘炝慈爱地看着小刘基,低声说道。
其实刘炝不知道,他能给予小刘基的财富远远超过他的想象,是的,他没有钱,没有权,没有地位,但是,凡事不能看表面,事实上,刘基的父母留给他的最大财富,就是家风。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话一方面说的是遗传基因,但更重要的是家风的熏陶,成长于龙凤世家,每天听到见到的都是神仙论道、天材地宝,气质想不华贵都难,而若是不幸成长于“老鼠”世家,每天与泥巴腐肉为伍,耳濡目染的都是“今天厨房剩下几根鸡骨头,可别让苍蝇蚊子给偷走了”之类的事情,想不“獐眉鼠目”都难。
那么刘基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家风之下呢?
在刘父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刘基的母亲。
和绝大多数勤劳善良的中国女性一样,这位母亲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在嫁给刘炝之后,她就一直被称为“富氏”。说起富氏这个家族,在刘基的老家青田县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若是往上追溯,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末年的工部郎中、松州刺史富韬,但是最有名的莫过于北宋大词人晏殊门下的富弼
。当时晏殊门前有一副对联“门前桃李中欧苏,堂
上蒹莩推富范”,说的便是晏殊门人中数一数二的四位人物欧阳修、苏轼、
范仲淹和富弼。在北宋时期,富氏家族声名显赫,富弼的孙子甚至进入了枢密院。
虽然到了刘基母亲的时代,富氏家族已经衰落了,但是这个家族从来不缺读书人。刘基的母亲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个知书达理、聪慧贤淑的女人,可以算是刘基人生
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了。
从这位贵族后裔的母亲身上,刘基学会了儒雅地为人,优雅地生活。
刘基的父亲刘炝也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还是个兢兢业业的“公务员”。他安贫乐道,从来没有做过出格的事情。刘炝逝世后,朱元璋在《永嘉郡公诰》中这样评价刘炝:“刘炝身怀大才,却没有太大的官瘾,他只是致力于把自己的才华学问传授给他的儿子刘基,并教给刘基做人的道理,让刘基能够在行为上效法古人,在谋略上触类旁通,成为朝廷倚赖、百姓瞻仰的谋臣,这都是刘炝教导有方的缘故啊!”的确,刘炝的学问可能比不上刘基后来的老师们,但他是一个领路人,正是他领着小刘基敲开了学问的大门,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刘基应该以怎样的准则去做人,而这一
点,小刘基一生都会铭记。
另一个时刻影响着刘基的人,是他的曾祖父刘濠。
在刘濠的时代,刘氏家族还没有彻底衰落,所
以刘濠还是个地主,一个乐善好施的好人。后人记载,每次遇到“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或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日子,刘濠就会找个山头爬上去——不是去健身,而是看看谁家没有升起炊烟,没有炊烟的家庭估计就是没米下锅了。刘濠就会打开
自己的粮仓,赈济这些可怜的穷人。
P6-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