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刀锋下的中国历(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刀锋下的中国历(下)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22.62 5.0折 44.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家强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09009390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4.8元

货号3067969

上书时间2024-04-06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许家强著的《刀锋下的中国历史(上下)》按照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集中选取了在历史上100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并且对这100位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通过对这些人物个人命运的详细的描叙,进一步写了朝代的兴衰与替换,并且告诉我们历史的演变和发展的规律。

作者简介
1970年生。作家,新闻工作者。现任《日照日报黄海晨刊》副总编,主任记者。
迄今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歌报》、Ⅸ星辰诗刊》、《杂文报》、《散文》、《美文》、《散文天地》、《山东文学》、《春风》、《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刊》、《文汇报》、台湾《葡萄园诗刊》等海内外报刊发表散文、杂文、诗歌、小说、评论、纪实文学及新闻作品五百余万字。获省级以上文学奖及新闻奖50余次,作品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年度文学作品精选集。

目录

  姜尚
  孙武
  伍子胥
  吴起
  田穰苴
  孙膑
  乐毅
  田单
  廉颇
  李牧
  白起
  宋襄公
  项羽
  韩信
  张良
  樊哙
  周亚夫
  李广
  卫青
  霍去病
  陈汤
  寇恂
  冯异
  贾复
  吴汉
  耿弇
  王霸
  臧宫
  祭遵
  马援
  耿恭
  班超
  虞诩
  张奂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赵云
  姜维
  张辽
  典韦
  张邰
  邓艾
  周瑜
  太史慈
  甘宁
  陆逊
  羊祜
  王溶
  周处
  周访
  陶侃
  王镇恶
  檀道济
  周山图

  陈庆之
  羊侃
  石勒
  杨大眼
  韦孝宽
  杨素
  韩擒虎
  史万岁
  长孙晟
  李密
  秦琼
  程咬金
  王伯当
  柴绍
  尉迟敬德
  李靖
  徐世勣
  裴行俭
  薛仁贵
  哥舒翰
  高仙芝
  李嗣业
  白孝德
  张巡
  李光弼
  郭子仪
  李晟
  李想
  王彦章
  曹彬
  杨延昭
  狄青
  岳飞
  韩世忠
  辛弃疾
  伯颜
  徐达
  常遇春
  戚继光
  袁崇焕
  秦良玉
  年羹尧
  曾国藩
  左宗棠

内容摘要
 许家强著的《刀锋下的中国历史(上下)》选取了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通过轻松、生动、详实的人物命运描写,让读者亲临历史中的刀光剑影,感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人生豪情。

精彩内容
 姜尚在历史上,有一个被后人追加的尊称:兵祖。兵家之祖。也就是后世军事家的老祖宗的意思。
在姜尚之前,历史也记载下了各式各样的战争,那些战争中也有妙计奇谋,但那些战争,掺入的传说、神话太多,如黄帝蚩尤的涿鹿之战,雨师风伯之类的神仙助战,导致其战争过程、谋略过程的真实性大大降低。周是《史记》中开始准确记年的第一个朝代,周的史官以及齐的史官所记,距司马迁时代不远,就算秦始皇焚掉了那些竹简,传说的掺水率也不会高。所以,姜尚为周武王伐商所出的计谋,牧野之战的过程,都称得上真实可信。从这个角度来看,姜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实可信的大军事家,是历朝历代军事家之“祖”。
有一部叫做《六韬》的兵书,作者名字署为:“姜尚”。但在中国军事著作史上,一直不被认可,向来被说成是后人伪托之作,但这个“后人,,是谁,争议颇多。公元二十世纪,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中,均出土了《六韬》残本,据此推断,这本兵书大致写成于战国时代。
《六韬》共六卷,分别是:文韬、武韬、龙韬、
虎韬、豹韬、犬韬。
书中的文韬讲的是治国用人的策略,武韬讲用兵,龙韬讲军事组织,虎韬讲战争环境及武器、布阵,豹韬讲战术,犬韬讲部队训练指挥。这是先秦兵书中字数最长的一部,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集大成的军事著作,对后世军事学说影响巨大,姜尚的兵家之祖的地位,主要由这部大约不是他写的兵书奠定。
相比起《六韬》,《孙子兵法》的篇幅要少一半还多,其中心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战略战术上。但要论及影响,不只《六韬》不及,中国所
有军事著作中,没有一部及得上《孙子兵法》的影响,并且这部书漂洋过海,出现在世界军事著作之林中,基本被看成中国军事艺术的巅峰。
大部分人并未读过《孙子兵法》原文,下面抄录几段:“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第一)“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第三)“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谋攻第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
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谋攻第三)“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第六)“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军争第七)“凡用兵之法……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第八)“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奚;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地形第十)“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九地第十一)两千五百年前孙武的智慧,是用兵之道,是伟大的军事思想。同样,这也是做人之道、工作之道,同样是伟大的职场宝典。人生常理,人生
至理,是一脉相通的。
《孙子兵法》十三篇,在后世研究者笔下,系“由孙武草创,后经其门弟子整理而成,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但《史记》孙子列传中,明确记载,吴王阖闾见到孙武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写的十三篇兵法,我都已经拜读了。这说明《孙子兵法》即使有孙武弟
子的参与,最多只是润色罢了,《孙子兵法》在孙武手里,已经完成了(也有另一种说法:《孙子兵法》共三卷,十三篇为上卷,另有中、下两卷)。
孙武是齐国人,他是受伍子胥的引荐到吴国去的。
春秋战国,那是一个人才鼎盛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最伟大的军事家(孙子)等等,都出现在那个时代。
何代没有人才,为什么独独春秋战国才有诸子百家、争奇斗艳的场景?很简单,那是一个自由的时代。
生在那个时代的孙武无疑是幸福的,齐国看不到他的才华,他可以自由地来到吴国,可以自由地与吴国国君对话。吴国国王阖庐居然可以把自己后宫的美人儿统统招集起来,供孙武演练军队
使用。
阖庐宫中的美女,一共一百八十人,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阖庐最
宠爱的两个美女,分别担任队长。
孙武先告诉那些美女,队伍要怎样进退操练。孙武的要求很通俗,他问:你们知道你们的胸口、左右手,以及背心的位置在哪儿吗?美女们可能没想到部队操练是这么简单,回答的也简单:知道。孙武于是下令:我说向前的时候,你们就向胸前方向走,我说向左,你们就向左手的方向走,我说向右,你们就向右手的方向走,我说向后转,你们就转到背对的方向,明白吗?美女的回答很一致:好的。
规定宣布之后,孙武派出专人,手持利斧,担任督察。孙武的这一
举动,可以视为游戏,也可以视为他要动真格的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孙武与美女视为对手,则孙武处于情况不明的状态
,对当时的美女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先听令,看孙武此后的行动,再下判断,再做出是认真落实还是敷衍了事即可的决断。
吴王阖庐的美女显然认为她们是大王的人,只要
大王满意,没有人能拿走她们的所得。这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孙武,谅来也只是与她们游戏一场,博大王一笑罢了。
孙武的军令,并非只说一遍,《史记》在这里创造了一个成语:三令五申。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反复强调。
我们可以想象孙武在反复强调时的态度,那一定是面相严肃,丝毫不假辞色。
等美女们回答都记熟了,这才开始正式操练。没想到军令一下,美女们不但没按孙武的教导演练,反而“大笑”。孙武自我责备:“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P6-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