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谁的青春不逆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谁的青春不逆反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20.26 5.1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杉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510898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30746855

上书时间2024-04-06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教育是当下令众多家庭、众多父母,甚至不少老师感到困惑和头疼的话题。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的应对方法自然不可千篇一律,但其间有些共性,还是值得我们在仔细领悟后予以提炼和学习的。本书作者杨杉是位教育上的有心人,她的很多教育思路和理念,对众多正处困惑期的家长和老师而言,定会大有裨益。

目录
第一章  世界在心中
  世界在心中
  让我们一起确定基准线
  谁的青春不逆反
  对话“世界”(上)
  对话“世界”(中)
  对话“世界”(下)
第二章  经历高考
  经历高考
  重点班与普通班
  与书及文字的故事
  那些我们上过的兴趣班和辅导班
  对话“考试”(上)
  对话“考试”(下)
第三章  做最好的自己
  从普通到优秀
  爱己与爱人
  对话“最好”(上)
  对话“最好”(中)
  对话“最好”(下)
第四章  玩一次快乐人生
  爱好无须太功利
  让我们出发吧
  离家在外好自由
  我就是独一无二
  职场妈妈的陪伴
  守护精灵的爸爸
  对话“快乐人生”
第五章  成长路上第一次
  成长路上第一次
  儿童的世界观
  童言有真义

内容摘要
 本书不同于以往的教育类读本,全书没有生硬的说教,不是精英式孩子的成长描述,学生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中等生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进入优秀生行列;家长读者也可以身临其境的体会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家长,如何与孩子保持亲密的互动关系;对于教育机构也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精彩内容
 世界在心中身为父母,经常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什么样?
有位朋友的孩子,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品学兼优,高一时被学校选送到美国进行一学期的交流学习,获得当地校长的举荐,直接去美国读高中,住在寄宿家庭。在了解了美国的高考制度后,她马上提出要求
:“妈,给我攒钱吧,我是肯定要进排名前几的学校的,本科奖学金不好争取。”后来孩子考进加州伯克利大学,问及高考前晚上一般几点睡觉,孩子轻描淡写地说:“晚上一两点。”倒把她妈妈听愣了:“我从不知道你这么晚睡觉。”本科毕业,孩子顺利进入高盛公司,同时获得哈佛商学院的录取。
有次跟母女俩一起吃饭,三个人围着一个大圆桌,孩子在她妈妈旁边,要喝汤了,孩子绕过大半个桌子到我面前先给我盛了一碗汤,然后才回到座位上给自己舀汤。我大为震惊,那时候孩子仅上高一,在大家的眼里还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阶段。问朋友是如何将孩子教育的如此懂
礼貌的,她风轻云淡地说,这没什么呀,在家里我让她拿两个苹果来,我肯定先挑那个大的吃。
孩子还在中学阶段,她就经常跟孩子讨论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中的问题,还在上高中的孩子打着越洋电话给她出主意。即使是在孩子进入顶尖投行高盛公司每天加班到深夜的忙碌节奏中,仍会每天下班后给妈妈打来电话,讲述自己在工作中又有了哪些新收获,讲述自己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同时进入几个项目组并且很快就获得了新岗位的调整机会。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的生命属于自己,未来的生活应该由他们自己去描绘。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将来超越自己,现在尽量少些管束,不能让他们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否则我们的水平就是他们的天花板。父母要
在关键点上给孩子更多方向性指引及建议,帮助而不是代他们决策。与其管理行为,不如更多的沟通心灵,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他/她怎么会这样”的诧异。
我的儿子奇奇小时候并不属于那种标准听话懂事的孩子,凡事都喜欢问为什么。总是需要我们给出令他满意的答案后他才可以听话照做,带他很是考验大人的耐心与智商,但往后看,他保持住了孩童的好奇心,也不会轻易盲从于别人的说教,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奇奇八岁时,跟我一起玩模拟人生的大富翁游戏,内容包括各种职业经历,从中可以得到钱财、名誉与快乐。
当然,风险无处不在,在此过程中你可能也会失去上述一
切甚至包括健康。玩后我们一起总结,奇奇说钱财、名誉、快乐这三者他都想要,但钱财希望会多一点。但是如果需要舍弃,首先舍弃的是名誉,有名虽然是好事,可也会带来很多坏处,比如你干点小事都会被别人盯着;其次舍弃的是钱财,只有快乐是不能舍弃的,如果没有快乐,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虽是童言稚语,但所谓三岁看大,在奇奇之后的成长轨迹中,能够看出他始终关注内心需求。
四年级末期,关于小升初要不要上重点以及学奥数第一次开了家庭会议,奇奇看出了爸爸妈妈之间有分歧,起初有些抗拒。妈妈说:“这是与你相关的大事,必须得听你的意见。如果选择上重点中学,就必须上奥数,因为要
考奥数;但是你可以选择不上重点,那么就可以不上奥数。”奇奇的问题是上了重点是不是就一定可以上好大学。
“不一定,如果你不好好学习,照样会考得很惨,普通中学也能考到好的成绩,只是高手会少一些。”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