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铁血文库(6)
  • 【正版】铁血文库(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铁血文库(6)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20.26 5.1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宋毅

出版社时代文艺

ISBN9787538750904

出版时间2016-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435324

上书时间2024-04-05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铁血文库》是为广大读者尤其是军事爱好者倾心打造的精品书系,囊括了经典军事史、军事理论、著名将帅回忆录及传记,既有驰名已久的经典之作,也有最新引进的国外畅销图书,皆是极具影响力、堪称一流的军事力作。本书是《铁血文库》的第6册,由宋毅主编,包含《天是红河岸——赫梯人的王国与战士》、《幕末强藩之路——日本佐贺藩近现代化改革》、《骑兵死亡冲锋——巴拉克拉瓦之战》三篇文章。

作者简介
宋毅,《铁血文库》系列MOOK主编,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上海作协会员,著名历史、军事作家,曾获《现代兵器》杂志2009年度优秀作者一等奖等荣誉。出版有《战争特典:隋唐英雄》《壬辰1592:决战朝鲜》《祖先的铁拳:历代御外战争史》等多部畅销著作。

目录
天是红河岸——赫梯人的王国与战士
幕末强藩之路——日本佐贺藩近现代化改革
骑兵死亡冲锋——巴拉克拉瓦之战

内容摘要
 距今约3700年前,当青铜时代晚期露出第一缕曙光的时候,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今土耳其)崛起了一个强大的王国。这个王国曾是古代近东地区的霸主之一。它穷兵黩武,军队不断东征西讨,在近东世界中建立起庞大的版图。历经五个世纪的战乱与征伐,这个尚武的强大王国最终仍难逃湮没于黄沙的命运。
20世纪90年代,一部日本漫画《天是红河岸》风靡华语世界,令这个被遗忘的国度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个王国便是赫梯(Hittite)。《天是红河岸——赫梯人的王国与战士》一文所讲述的,正是赫梯王国的真实故事。
佐贺藩是日本西部年产35.7万石的藩国,今天的日本佐贺县即是当年佐贺藩的领地(不是全部,还有部分领地归现长崎县管)。佐贺藩下辖鹿岛、小城、
莲池三个小藩。首代藩主锅岛直茂。该藩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北。在幕府时期负责警卫当时日本仅有的开放港口长崎港。若纯以石高这一衡量标准来说,36万石的佐贺藩在日本并不能算是数一数二的强藩,只能算是中上等的藩国,然而就是这个藩,在幕末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腾飞,取得了规模空前的成功。为何佐贺藩能够顺利实现近现代化的转变?日本的幕末改革又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观《幕末强藩之路——日本佐贺藩近现代化改革》一文便可了解。
说到骑着矫健战马、身穿华丽制服、手握锋利长剑和标枪的轻骑兵,看起来离我们似乎是那遥远,但是,克里米亚战争作为拿破仑式的作战与现代战争的分水岭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克里米亚战争中首次出现了军用无线电通信、撞击式步枪、铁路和战地记者。一百多年来,巴拉克拉瓦骑兵死亡冲锋不断吸引着
画作、诗文问世来延续着人们的记忆,比如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同名诗歌,还比如英国摄制于1968年的同名宽银幕电影。“轻骑兵冲锋”,几乎成了克里米亚战争的代名词!《骑兵死亡冲锋——巴拉克拉瓦之战》一文便将这些血色的回忆完全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宋毅主编的这本《铁血文库(6)》收录的就是上述三篇文章。

精彩内容
 赫梯都城哈图萨有三座主城门,三座城门内侧都雕刻着同样的成年男子像。浮雕中的男子高约2米(6英尺6英寸),全副武装。浮雕头戴皮制战盔,战盔上有一根长羽,两侧垂下顿项以保护两颊和双肩。他围着一条短围腰,围腰应该也是皮制的,上面刻出螺旋纹和斜条纹作为装饰。这名战士上身赤裸,一头细密的长发自战盔里垂下,披在肩后。在现存有些文物的图案中,赫梯战士常将披在背后的头发扎成一条粗粗的辫子。可能当时赫梯战士流行蓄长发,当刀矛箭矢自背后袭来时,如此可以多一点防护。战士右手紧握一柄战斧,一柄短剑插在他身子左侧的腰带间,他双膝以下还套着护胫。这名战士高举左手,紧握成拳。战士浮雕刻在城门上,而这三座城门便是著名的“王者之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城门上刻的是赫梯国王率军出征的场景。现在则基本可以肯定,这其实是全副武装的赫梯神祗,应该是萨鲁马神(sarruma,赫梯神话中的山之神)。萨鲁马神是图达里亚四世的守护神,正是图达里亚四世在位期间于城门上雕刻了这三尊神像。萨鲁马神高举左臂,紧握拳头,寓意是向率军离开哈图萨、投入远征的赫梯国王致以胜利的敬意。
从这样的浮雕中,我们了解到赫梯士兵的基本服饰和兵器是什么样子。赫梯国王们相信,神会与他们同赴战场,并引领他们杀人敌阵。可是,就战士而言
,浮雕中的男子居然身无寸甲,胸前除了一把胸毛更是无遮无拦,这简直不可思议。在赫梯都城遗址中还出土过一件战士形象的雕刻,这件作品刻在一个陶碗内侧,如今只剩残片。与城门上的浮雕截然不同,这件雕刻中的战士上身披挂整齐,他同样头戴战盔,两侧顿项垂下,护住两颊和双肩,战盔后面还垂着一根长羽。这名战士的战盔,其纹饰之繁复,远在那面战神浮雕之上。战盔表面刻满斜纹线(与战神围腰上的图案相同),斜纹线组成一个个内外相包含共九条边的三角形图案,战盔上还外凸着一支角。这名战士身披上衣,衣服上有大圆套小圆的同心圆图案,衣袖长及胳膊肘以下。上衣外面有可能披了一件形似背心的护甲。很遗憾,我们无法最终确定雕刻中的人物究竟
是不是赫梯战士。这块陶器残片仅刻画了这个人物的一部分,他亦有可能来自与赫梯人为敌的爱琴文明,亦有可能正在与一名赫梯战士搏斗。护胸甲可算是赫梯战士护具中的标准配备,这样的甲片在哈图萨遗址
曾出土过。不过,皮制上衣外罩护胸甲,实在是太热了。尤其是在盛夏时节穿这一身长途行军,人根本受不了。
所以,赫梯军队在行军的时候都是尽可能轻装前进。他们动辄要行军数百公里,在一年最炎热的季节
中横穿沙漠或半荒漠地带。要是披挂起上阵打仗的全副行头,则行进速度就要大打折扣。只有当临战接敌时,他们才会顶盔贯甲。赫梯战士亦有可能在行军中与在战场上一样头戴战盔,就像哈图萨城门上的战神浮雕一样。不过,战神浮雕中的战盔也有可能仅仅起到装饰作用,反映出这位神祗的“战神”身份,而并非反映历史真实。
在赫梯都城附近的雅兹·勒卡亚(Yazilikaya),有一座石庙遗址。石庙上刻有十二位神祗一字排开
的浮雕。神祗们皆面朝右侧,大步行进。他们同样围着短围腰,手握肩挎形似镰刀的短剑,战争特色于其中显露无遗。他们头戴具有神圣属性的圆锥形小帽,这表明他们的身份是神祗。这些应是来自冥界的十二位神祗,表现的正是众神引领自己守护的赫梯国王杀
人敌阵的情景。神祗们脚蹬皮靴,靴尖上翘。这种皮靴对士兵们来说至关重要,无论行军还是上阵都少不得。哈图萨城门上的战神浮雕却是打赤脚,但普通赫梯战士若没有一双坚实耐久的靴子,而打算赤脚在叙利亚炎热的沙漠中活动,其下场只能是死路一条。
在埃及人对卡迭什之战的记载中,关于赫梯战士的衣甲有清晰的描述。与哈图萨战神浮雕身上的轻装大相径庭,卡迭什之战中的赫梯士兵个个身披由肩及踝的长款战袍。安纳托利亚学者詹姆斯·麦昆(JamesMacqueen)曾指出,这种战袍乃是热带地区的专用样式,仅在叙利亚的炎热夏季穿着。若是要快速机动行军,通常不会穿着、携带这类战袍。另有一
种可能,这种战袍其实是一种长款的护甲,临上阵才会套在日常穿的衣服外面。长款战袍自有防护阻隔敌人的刀矛之效,联系到很多赫梯步兵是手持盾牌上阵的,这进一步证明了此种猜想。
要从赫梯和埃及浮雕中分辨出军人的身份等级,实在是困难。从衣甲和装备上看,即便是军阶最高的赫梯将领,跟最普通的赫梯士兵也没有什么不同。借
助哈图萨的战神浮雕,我们推测普通士兵行军时的衣甲穿着与赫梯国王的衣甲穿着甚为一致。而不同部队
间在武器和防具上的差别,则是因这些部队在战场上的分工和角色有别而定,所以,战车军团的衣甲兵器与步兵的自然不一样。来自不同地区的部队也会有各自风格鲜明的衣甲装具,尤其是战盔,如此才能在烽烟漫天的战场上识别敌我。
P12-1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