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
21.29
5.9折
¥
3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董尧
出版社中国言实
ISBN9787517116165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442034
上书时间2024-04-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董尧著的《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以真实史料为依据,用较为凝重的笔触描绘了徐世昌从九年翰林到小站练兵,再到总督东北、出任袁总统的国务卿,一直到当上民国总统,最后直至卸任后的生活起居及志趣。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徐世昌风云起伏的传奇人生,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
作者简介
董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主要从事文史研究和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尤其对北洋军阀有深入的研究。著有长篇小说《那年月的一个故事》《天案》《子虚无疆》《童声吟》,散文集《三堡的春天》《一路同行》《寻觅在微山湖上》《深巷物语》,报告文学集《黄昏》《过客》等。
目录
第一章 从翰林院走进练兵场
第二章 去西京向朝廷献忠心
第三章 他成了东北王
第四章 借助老美压日俄
第五章 袁世凯到河南养疴去了
第六章 奴才才是真正的才
第七章 武昌掀起了革命风景
第八章 南北还是以和为贵
第九章 到青岛闲蹲去了
第十章 云雾中就任国务卿
第十一章 皇帝宰相都是短命鬼
第十二章 他要做和平鸽
第十三章 渔翁总统
第十四章 站在高山唱和平
第十五章 徐世昌也能当博士
第十六章 他不该引奉军入关
第十七章 玩火的人常常自焚
第十八章 总统也不是好当的
第十九章 还是到山野林泉中去吧
第二十章 他还有中国人的良心
内容摘要
有人说他是“最会做官的人”,所以官运亨通。
徐世昌,一个本无济世之才却官至总统的大人物,一
个本无所作为却步步高升的政坛宠儿。他以独有的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董尧著的《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既为我们展现了徐世昌风云起伏的传奇人生,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精彩内容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秋。北京。
接连几日的风沙弥漫,街巷、房舍、树木都被蒙裹在黄澄澄、浑浊浊的雾帐之中。行人显见得少了;穿梭在街巷里的黄包车,敲打着清脆的铃声,匆匆隐现;天空没有飞鸟,风不时地发出哨音……“讨厌的秋天!”有人这样诅咒。
秋天弥漫的风沙,给翰林院蒙上一层阴沉,使得这座古老的深宅大院一派冷清。已经做了九年编修的徐世昌,大约是受着天气的影响,整日整日地没精打采,连那高大的身躯也萎缩低矮了,脸膛消瘦了,眼
睛失了神,人仿佛也老了——他,才刚刚四十一岁呀
,风华正茂!
早饭之后,徐世昌想出去办点事,他把官服也规矩认真地穿上了。平时他多不穿官服,编修只领着七品,七品官在京城中算什官呢,跟一个守门的家人差不多,但又缺乏守门人的威严。可是,望着室外浑浑浊浊的天气,他索性把门闭起来,不出去了。他坐在桌子旁,想静下心来办点别的事,但思绪却乱了,乱得不知办什么才好。他有点嗔怪自己:“‘四十而不惑’,我这是怎么啦?”昨天也是早饭后这个时候,翰林院掌院学士李鸿藻把他叫了去。徐世昌还以为有好事情向他宣布呢——李鸿藻是他的恩师,他跟着他已经九年了。领着编修头衔九年的人,怎么说也该提拔提拔、换换纱帽了,老领着七品的衔么,多难为情。目前有人传话给他,说国子监祭酒,他的另一位老师,也是掌院学士的朋友王懿荣在李鸿藻面前说了徐世昌很多好话,认定他是“后起之秀”。凭着那张老脸,李鸿藻还不得给点面子?谁知徐世昌见了李鸿藻之后,这个满面皱纹、胡子斑白的瘦小老头竟冷着脸膛,半天才慢条斯理地说:“世昌呀,我这个人懒得说话,你在我身边这多年,很少谈心。有几句话我想了好多日子,觉得还是该说。”“请老师指教,学生虚心聆听。”徐世昌鞠了个躬。
“咱们翰林院,可是个人才荟萃的地方,”李鸿藻脸膛十分严肃,仿佛是对一个刚刚入院的学子在开
导,“言谈举止,都轻率马虎不得,切切记住,万万不可虚矫过人!这是做人的本分。你要记在心上,去吧。”徐世昌答应着,退了出来。
人退出来了,心事也跟着来了,徐世昌紧紧地锁
起眉头,反复地沉思:“让我记住‘虚矫过人’,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虚矫过人了?”徐世昌是进士及第而后人翰林院的,“虚矫过人”这话的分量他是明白的,出自掌院学士之口,那用意他更明白。思索再三,他心沉了:“我的顶头上司、恩师如此评价我,我的前程暗淡了!”徐世昌是个有心计、有抱负的人,二十八岁他同弟弟世光一起到北京应壬午乡试的,据说就有一位神人预告他,将来“光大”徐氏门庭,就靠他“昌”了。是的,徐家门庭是该光大了,高祖时便是河南知县,曾祖廉锷是进士、湖南知县,祖父思穆是河南中河通判,称得上历代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只是到了父亲嘉贤这一辈家道中落。嘉贤虽也随父抢渡黄河,与太平军激战,且单骑入太平军营中侦察军情,很得上司赏识,但天不假年,二十五岁便病死了。那时候,徐世昌才七岁,他的弟弟世光只有五岁,寡母刘氏守着小兄弟俩在开封的双龙巷苦度日月。这样的家庭,多么该光大呀!可是,中了进士之后,竟在编修这把冷板凳上坐了九年,徐世昌实在感到了仕途的艰辛。
编修不仅官小,俸禄也少。京城中,莫说朋友应酬,连吃饭也觉得紧紧巴巴。“咳,我这是做的什么京官呀!”想到自身的贫寒,自然想到一年三节对老
师的孝敬。那时的时尚,三节之中学生都要对恩师送
厚礼,以谢其教诲,从而,也是请求老师提携。徐世昌没有厚礼,他至多封上二两银子送给老师。莫说动老师的心了,连他自己也觉赧颜。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P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