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说时间简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说时间简史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18.37 5.7折 32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楚丽萍

出版社中国华侨

ISBN9787511367815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30005255

上书时间2024-04-02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从古至今,宇宙的本源和归宿等问题,常让普通大众陷入没有出口的思考,同样也困扰着众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成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而史蒂芬-霍金通过对黑洞、红移及微波背景辐射等的研究,融合了量子理论,提出了他惊人的论断一宇宙是有限的,但无法找到边际;宇宙在大爆炸开端有一个奇点,在此之前,时间毫无意义;空间—时间可看成一个有限无界的四维面,宇宙中的所有结构都可归结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所允许的最小起伏。
楚丽萍主编的《图说时间简史》力图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阐述霍金那些惊人的观点,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好机会,而对于各科学领域的读者来说,则会是他们宝贵灵感的源泉之一。

目录
    质子和中子
    构成质子和中子的更小微粒
  粒子不但能自己旋转,还有“反面”
    粒子加速器
    反粒子
    虚粒子
  微小粒子间的四种“强大”力
    引力:“我”很弱,但到处都有“我”
    电磁力:比引力大100亿亿亿亿亿倍
    弱核力:“我”很少见,但确实存在
    强核力:小心,“我”有“禁闭症”
第五章 黑洞到底黑不黑
  恒星的生命终结等于黑洞的诞生
    黑洞——捕获光线的终极恒星
    恒星的最终命运
    黑洞的形成
  检测黑洞犹如在煤库里找黑猫
    黑洞的边界:事件视界
    黑洞的形状
    黑洞的检测
    不会“变小”的黑洞
  从黑洞旁的“虚空”中,发射出了粒子
    热力学第二定律
    黑洞是否具有熵
    宇宙诞生之初的黑洞“鼻祖”
    如何观测太初黑洞
    被撕裂的航天员可以“循环再生”
第六章 宇宙的起源和命运
  膨胀宇宙中,星系如何形成
    热大爆炸模型
    作用特殊的中微子
    炙热状态后,氦核形成了
    膨胀之后的坍缩
  生命存在的根源和方式
    生命的形成
    混沌边界条件
    人存原理
  宇宙没有边界,不被创生,也不被消灭
    虚时间和欧几里得时空
    弯曲时空的行为——宇宙的量子态
    宇宙没有边界,它不被创生也不被消灭
第七章 虫洞和时间旅行
  理论上,我们可以做时间旅行
    我们真的能前往过去和未来吗
    旋转+卷曲的宇宙:时间旅行的前提
    在旋转中变化而又充满力量的黑洞内外时空
    旋转黑洞即是时光隧道吗
    虫洞是宇宙中“瞬间转移”的时空隧道
    逆时旅行的瓶颈:打不破的光速壁垒
  虫洞——宇宙中“瞬间转移”的工具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宇宙地心说据说,最早提出“地心说”观点的人是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在这之后,“地心说”经亚里士多德完善,并最终由托勒密发展成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宇宙模型。
在亚里士多德论证地球是球形的同时,他就表达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观点。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地球是静止的,位于宇宙的中心。在地球之外,有9个等距离的天层,从里到外依次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
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力天,此外就空无一物。上帝推动了恒星天层,从而带动所有天层运动。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构成物质的“五种元素”,即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而天体则由第五种元素“以太”组成。
有人说,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出于一些神秘的原因。不过,尽管他的“地心说”模型有模有样,但随着对行星观测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它无法很好地解释行星的“不规则”运行。
于是,公元2世纪,另一位天才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完善的“地心说”。
在托勒密看来,要解决行星的不规则运行,如某些时候行星会出现“逆行”现象,向着反方向运行,势必要在原本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之外,给行星再加一
个运行轨道。因此,他提出了“本轮”和“均轮”的理论,即各行星都绕着一个较小的圆周运动,而每个圆周的圆心都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运动,每个小圆周叫作“本轮”,绕地球的圆周叫作“均轮”。
在本轮和均轮的基础上,托勒密提出了他的地心说宇宙模型。宇宙是一个套着一个的大圆球,地球位于圆球的中心,在地球周围是8个旋转的圆球,上面依次承载着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
土星和恒星。
对宇宙而言,最外面的圆球即是某种边界或容器,而圆球之外为何物,还没有人弄得清。在最外层圆球上,恒星占据着固定的位置,因此当圆球旋转时,恒星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圆球和恒星作为一个整体一
起旋转着穿越天穹;内部的圆球携带着行星,这些行星除了在圆球上运行外,还会绕着本轮的小圆周运行,因此相对于地球,它们的轨道就显得复杂,这就导
致了它们的运行有时候不规则。
相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模型,托勒密的更为复杂,当然也能更好地解释行星的运行。与此同时,他还提供了一种非常合理的精确系统,可以用来预测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但是,为了正确地预测这些位置,托勒密不得不假设月球沿着一条特殊的轨道前进,即在这条轨道上,月亮和地球的距离有时是其他时刻的一半,这意味着月亮在某些时刻看起来应当是其他时刻的2倍!这无疑是个瑕疵,但在当时,由于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