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2017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正版图书,库存10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
26.01
6.2折
¥
42
全新
仅1件
作者编者:葛一敏//乔叶
出版社漓江
ISBN9787540783471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0042767
上书时间2024-04-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葛一敏、乔叶选编的《2017中国年度精短散文》,漓江版年选,一年一度的文学盛宴,源自二十一年如一日的品质守护。
本书共收散文作品68篇,包括张莉的《读书人萍水相逢》、刘墉的《灯火迷离的小巷》、李娟的《外婆的世界》、陈仓的《父亲的脚与月亮是相似的》、刘汉斌的《伤叶是根的痛》等。
本书力图通过选文,对2017年度中国散文文学的创作概貌有一个比较可信的反映和呈现。
目录
灯火迷离的小巷
关于父亲[二题] 周同宾
招手 彭程
读书人萍水相逢 张莉
灯火迷离的小巷 刘墉
我的三位先生 阎纲
被女孩咬过的苹果 苏北
何处是乡愁 梁衡
外婆的世界 李娟
小街人物四题 张映勤
想起陪父亲睡觉的某个夜晚 宋烈毅
口琴 黛安
家之四顾 张建春
茵陈 巴兰华
一纸岁月 龚培德
逛供销社 李皓
父亲的脚与月亮是相似的 陈仓
我的词条 张羊羊
往事 葛全璋
攒忙 付春生
茉莉 吕永超
书衣闲话
读着汪曾祺老去 王干
乌镇的修辞 汗漫
伤叶是根的痛 刘汉斌
文章闲言 张小放
书衣闲话 蔡小容
我的玩具 西西
江南有苦槠 许含章
巴金遇见金城江 张燕玲
随手记 毕亮
水墨菜单 冯杰
朝阳沟 刘洁
耒耜之书 宋长征
黄土书屋 王张应
说法 王族
学生们教我的事 宇文正
五祖寺的樱花 周火雄
旱烟袋(外一篇) 厉彦林
滚铁环时你在想什么 宋长征
软文的套路 肖遥
南新街58号 田启彩
养活 吕润霞
张庆华随笔 张庆华
凹村的风 雍措
游戏给我开的强金手指 胡栩然
岛上 周洁茹
南城根 王选
吴钧尧小品文 吴钧尧
于坚随笔 于坚
内容摘要
周同宾、彭程、刘墉、李娟、西西、雍措、于坚、蒋建伟、苏沧桑等数十位作家的数十篇佳作,题材丰富、语言凝练,没有冗字繁言、拖沓累赘,或直面人生,拷问人性,或回眸过往,思索历史,透过散文的精致之笔氤氲生活气息,以及对生命的慨叹与敬意。
《2017中国年度精短散文》是由中国散文界知名选家葛一敏、乔叶从全国当年发表的精短散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精短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精短散文。
精彩内容
父亲是农民,除了会侍弄庄稼,饲养牛驴,没别的能耐。父亲是文盲,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父亲的经历十分简单,他若填写履历表,只需四个字:“终生务农。”父亲很平凡,如村中一棵树,路边一棵草,平凡得几乎没有故事。父亲一辈子受苦,受苦多了,习惯了,好像就不觉其苦,也就没有想到过享福。
这些年,常常想起父亲。
当我坐在豪华餐厅、高档酒吧,吃珍馐美味,饮名酒佳酿的时候,总想,假若父亲能来尝一尝,该多好。父亲从未见识过这种筵席,更断乎想象不出筵席上肴的精细,酒的醇香。父亲只吃过庄户人家待客的饭菜。农民管赴宴叫吃桌。早年,吃桌归来,村人总问:咸不咸?若咸,便是好席。那时候,二斗小麦一
斤盐,种田人难得吃一次放足了盐的饭菜。后来,吃桌归来,村人总问:肥不肥?若肥,便是好席。肥就是肉多,特别是肥肉多。吃一顿肥肉,就是最高的满足。平时,年不年,节不节,谁也舍不得花钱买肉吃。父亲吃惯了粗食淡饭,饿了,啃两个窝头就好;渴了,喝一瓢凉水就行。吃一顿白面馍,是改善生活;配半碗生萝卜丝,就吃得有滋有味。
当我乘坐火车、轮船、飞机,充分享受现代交通工具舒适便捷的时候,总想,假若父亲也能坐一坐,该多好。父亲压根儿就没见过火车、轮船;见过飞机,飞机在天上,鸟儿那么大,看不真切。父亲到县城看我,一来一回,坐过两次公共汽车,一辈子只坐过这两次汽车。他说:“跑得太快,还没坐够哩,就到地方了。”在县城的大街上,父亲见了小轿车,说:“屎壳郎那么大,坐里头不憋气?”他不可能知道小轿车里的舒服。父亲连自行车也不会骑,曾说过,有钱了买辆自行车,旧的就中,也只是说说而已。父亲只会赶牛车,赶车的技术全村有名。空车时,在车帮上坐一会儿,拉了庄稼或粪土,绝不坐,怕累了牛。
父亲行路,只靠两条腿。赶早集,瞧亲戚,总是一口气跑到,再一口气跑回。村里村外那不多的几条土路,雨天一路烂泥,晴天一路黄尘,父亲走了几十年,自己就把自己的脚印踩得粉碎。
当我出差到大城市,住进十几层、几十层高的大楼,享受一切现代化服务的时候,总想,假若父亲也
来乘一乘电梯,到楼顶望一望,住一宿,该多好。父亲根本就不会想到,甚至绝不相信房子可以盖那么高,上下那么方便,住下那么舒坦。早年,父亲曾远远地看过邻村财主家的两层木楼,一再说,真高,二里外就能看见。那楼,五十年代被扒掉,砖瓦木料分给了穷人,父亲惋惜不已。后来,在我工作的县城,父亲见过四层楼,那是城里唯一一座高楼,看了许久,感叹道:“噫!噫!”父亲一辈子住草房,草房又小又矮。打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父亲就想盖瓦屋,陆续买了一些砖木。但是,一次又一次,砖木还没有凑够,就碰上“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