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儿童拖延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儿童拖延心理学

⊙正版图书,库存5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13.63 3.2折 42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燕子

出版社四川科技

ISBN9787536489776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0183084

上书时间2024-03-16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该怎么办?燕子著的《儿童拖延心理学》带给父母七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找到根问题源、培养孩子专注力、提升孩子自信心、培养孩子独立性、提高孩子时间意识、养成好习惯、提升自控力,从而解读孩子拖延行为背后的真正心理成因,帮孩子撕掉“拖延”的标签,变身为执行小超人。

作者简介
燕子,湖南人。家庭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孩子品格和健康工作多年。其育儿文章数次被各育儿网及知名微信号转发,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妈妈关注。 

目录
第一章 我家有个小“拖拉斯基”
  喜欢赖床,生活作息没规律
  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写
  吃饭时不专心,喜欢边吃边玩
  孩子晚上不想洗漱怎么办
  浪费时间,没有守时观念
  沉迷游戏和电子产品不能自拔
第二章 探寻儿童拖延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趋利避害是孩子的本能
  选择性拖延症背后的抗拒心理
  完美主义的孩子更容易拖延
  逆反心理使孩子做事更拖拉
  依赖心理让孩子爱拖延
  要求太琐碎,超出孩子的接受范围
  孩子的等待交换心理
  做事缺乏耐心,孩子拖延成性
第三章 戒“拖”第一步:找到“传染源”
  隔代娇纵导致孩子任性拖延
  父母以身作则,孩子不拖延
  排解自身焦虑,不要转移给孩子
  苛求完美的父母易养成拖延症孩子
  放慢节奏,符合孩子的成长速度
  谨言慎行,教孩子分清轻重缓急
第四章 戒“拖”第二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别以关心的名义打扰孩子
  引导孩子做喜欢并擅长的事情
  充分信任,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益智游戏,锻炼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
  跟孩子一起玩主题游戏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学习辨识相似物异同
第五章 戒“拖”第三步: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心
  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坦然面对失败和磨难
  帮助孩子战胜恐惧,正确认识自然和生活现象
  别因为拖延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别让标签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善用赞美和鼓励的力量
  陪孩子一起攻克难关,增强信心
第六章 戒“拖”第四步:让孩子学会独立
  避免因过度安排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适时放手,别让孩子因害怕而拖延
  拒绝“妈宝”型、“爸宝”型拖延
  引导孩子体会独立思考的乐趣
  利用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社交圈
第七章 戒“拖”第五步: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提升敏感度
  让时间变得具体可感
  和孩子一起制订计划,并分阶段完成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目标计划
  让孩子体会浪费时间所付出的代价
  提高孩子做事效率,但也不要忽视准确性
  教会孩子精打细算,合理利用时间
第八章 戒“拖”第六步:养成好习惯,才能拥有高效人生
  要戒拖,先治懒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高效能的孩子都拥有好习惯
  制定家规,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拖延时,能不能用奖励做交换
  用“约定”促使孩子养成好习惯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深受父母的影响
  利用“南风效应”,让孩子自觉养成好习惯
第九章 戒“拖”第七步:自控力成就儿童的一生
  缺乏自控力,是孩子任性拖延的根本原因
  信守承诺,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懂分寸,是最好的教养
  压制不如疏导,帮助孩子排解负面情绪
  父母减少“他控”,孩子才能学会“自控”
  帮助孩子提升控制冲动情绪的能力
  收放平衡,尊重孩子的天性
后记 不要赢了拖延,输了孩子

内容摘要
每一个做事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孩子,都会让父母感到头疼。如果父母本身也是慢性子还好,如
果父母是风风火火、急性子的人,那么,看到孩子做事慢慢吞吞的,总是会不可抑制地心急如焚,火冒三丈。有的父母被孩子的拖延问题弄得很无奈,还会抱怨道:“我怎么会生了这么个‘小蜗牛’呢?!”的确,面对有拖延症的孩子,父母的着急苦闷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父母,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那么,父母到底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介入孩子的拖延问题,帮助孩子战胜拖延症呢?当然是先要了解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明白孩子的拖延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后按照“七步戒拖法”,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摆脱拖延症,培养出一个勤快、自觉又高效的孩子。
燕子著的《儿童拖延心理学》以7步戒拖法,帮你养成高效孩子:第1步:找到“传染源”;第2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第3步: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心;第4步:让孩子学会独立;第5步: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第6步: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第7步:帮助孩子修炼自控力。

精彩内容
趋利避害是孩子的本能小宇是个贪玩的男孩子,虽然已经四年级了,但是拖延的表现非常严重。他不仅写作业拖延,而且理发、洗澡也拖延。有的时候到了暑假,爸爸妈妈送他去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一段时间,他就像是解放了一
样,根本不愿意回家。
这个暑假,小宇想念奶奶了,央求妈妈把他送到老家去。妈妈工作忙,抽不出时间,他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他买票,因为他想自己坐火车回老家,到了车站之后,让大伯去接他。妈妈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只好请假把小宇送回老家。
眼看还有十几天就要开学了,小宇已经在老家玩了一个多月,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太忙,只好打电话劳烦大伯送小宇回来,妈妈到时候会去车站等着他们。
不想几天过去了,妈妈没有接到大伯的任何消息,打电话问大伯,大伯告诉妈妈:“小宇不想回去啊,还说愿意留在老家上学呢。”妈妈很着急:“眼看着就要开学了,赶紧让他回来收收心,五年级课业很重,学习很紧张呢!”妈妈让小宇接电话:“小宇,马上要开学了,快点儿回家吧,妈妈还给你买了新书包呢!”小宇说:“妈妈,离开学还有十天呢,您就让我再玩几天吧。回家之后您和爸爸都上班,我又要一个人留在家里,多无聊啊。要不您让我在老家上学吧,我保证认真学习。”就这样,小宇又在老家住了三天,妈妈又打电话催促,小宇居然说要等到开学前两天再回家。妈妈实在不能等了,只好请假回老家亲自“押解”小宇回家。
回到家里独自等着迎接开学,自然没有留在奶奶家里有趣,所以已经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了一个多月的小宇再也不想回家了,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回家的日子。其实小宇妈妈大可不必过于着急,因为这完全是正常现象。人们总是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事情,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不擅长的事情发自内心地想要逃避,这就是趋利避害的本能。成人如
此,孩子更是如此。与成人相比,孩子更加感性,缺乏理性和自制力,对于利害关系的把握没有那么明确和透彻,更多的是遵循天性。所以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孩子一定会主动去做,而且乐此不疲。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他们难免会畏缩,甚至产生排斥和抗拒的心理,根本不愿意去做。又因为孩子本身比较弱小,无法采取有效的办法实现逃避,所以无奈的他们更多地采取拖延的办法,尽量延迟事情的到来。
推而广之,面对自己有可能获得成功和有极大可能遭遇失败的事情,孩子会选择去做哪一件呢?除了年幼的孩子没有成功与失败的概念,也不懂得区分之外,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前者,他们不愿意遭受失败的痛苦和挫折。不得不说,趋利避害常常影响孩子,使得孩子不知不觉就陷入拖延之中。
父母要想消除孩子的抗拒心理,让孩子不再拖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