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你要去相信
  • 【正版】你要去相信
  • 【正版】你要去相信
  • 【正版】你要去相信
  • 【正版】你要去相信
  • 【正版】你要去相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你要去相信

⊙正版图书,库存5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20.98 4.2折 49.8 全新

库存1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微奢糖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93541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31118773

上书时间2024-03-16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微奢糖

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少儿情商培训师、沙盘引导师、EAP(员工帮助计划)援助师、青岛总工会特聘专家组成员,开设有少儿情商培训机构,擅长从情绪入手进行心理咨询。壹心理、张德芬空间、心乐土、慈怀读书会、十点读书等平台签约作者,央刊妇联旗下《与家庭》杂志特邀撰稿人,自媒体“糖糖心理社”主理人,擅长结合当下热点解读心理学原理。



目录
第一章?幸福——做一个懂得幸福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为什么你总是深陷别扭的关系
智慧的父母,不做孩子的庇护伞
自律的人生,心想事成
无惧岁月,活出幸福人生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幸福
第二章?自信——敢于争取和付出
自信背后的心理学真相
每个人都曾和自卑交过手
怕让别人失望,就会让自己失望
自由需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拒绝爱暴力,别让爱成为消耗
就算不出众,你也很平等
走出不自信的孤岛
第三章?乐观——培养积极归因风格
乐观背后的心理学真相
认识乐观的拦路虎
别让 10% 的不幸毁掉 90% 的生活
高质量亲密关系的三大法宝
做积极的乐观主义者
你需要什么样的乐观
第四章?希望——相信一切会更好
希望背后的心理学真相
你的希望感,你说了算
不自设囚笼,看见另一种可能
远离低气压人格,拒绝情绪传染
你是谦卑还是被动内疚
因为想信,所以相信
名为“希望”的通关游戏
第五章 韧性——面对困境的复原力
韧性背后的心理学真相
痛苦从何而来
如何面对关系分离
创伤最大的意义是成长
不受控行为,源于内心缺失
道歉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策略
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韧性不会从天而降

内容摘要
幸福感是我们衡量人生质量的最大指标,也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最终指向。要想真正实现幸福,首要的是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本书从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对心理资本进行深入剖析,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工具,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法,重获人生的信念,进而提升幸福感。书中,作者分享了大量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咨询案例,结合心理学原理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帮助读者找到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

主编推荐
● 心理专家著作。作者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岛总工会特聘专家组成员,壹心理认证作者,张德芬空间、心乐土、慈怀读书会、十点读书、《婚姻与家庭》杂志撰稿人。文字温暖真实,照亮人生真谛。
● 本书从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对心理资本进行深入剖析,探索生活烦恼的根源,帮助读者认识到幸福并不取决于拥有什么,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本书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工具,帮助读者掌握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打破烦恼痛苦的闭塞状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心理状态,重拾对人生的信心,从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 作者对咨询从业生涯中的案例进行分类归纳,挑选出大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分别对其中幸与不幸的人生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为读者提供极具可操作性的调节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 注释出处明确细致,帮助读者实现良好的延伸阅读,进一步完善自我心理。
● 日本人气插画师二村大辅绘制温馨封面,用圆润的笔法勾勒出直白的青春感,温柔中自带力量,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意气风发的希望。
● 随机附赠2张新锐画师手绘元气卡片,画风亲切温暖,高度概括主题核心,帮助读者重温书中金句,获得焕然一新的力量。

精彩内容
前言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在新年钟声还没敲响前突袭而来,从上到下,老老少少都措手不及。
往日繁华的城市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空城,交通停滞,商店关门;一票难求的春晚现场只剩下了主持人和表演者;确诊的数字不断上升……我们每个人都慌了,好难!
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比珍视百姓生命的国家,疫情得到了最好的控制。但疫情的影响,却让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要结婚的,酒店定了,请帖发了,但婚期变了!
要回家的,车票买了,家人盼了,但回不了家了!
年过完了,假期到了,但打工的却上不了班,学生也上不了学了!
……没有人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那种还没来得及感叹就已置身其中,且无法预测今后会如何的感觉让人恍惚,充满了不确定性。
就像有个网友说的:“年初,我最大的愿望是活着;年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扛着;年末,我最大的期待是稳着。”疫情现已基本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商店开门了,居民可以出行了,疫苗也可以免费打了,但那份亲身经历的慌乱和不安却久久影响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好像变得胆小了,不敢乱花钱了,什么都想留一个B计划。
是啊,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渴望一份确定性。到底怎样的确定性才是我们需要的呢?是有多少钱,有多么稳定的工作,有多么靠谱儿的爱人吗?并不是!有人说:“尽管偶尔会沮丧,但总有一种东西在支撑着你向前。”这个支撑着我们继续努力工作、好好生活的东西,就是内心里的信念,就是无论怎样的处境,内心依然坚定的感觉,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一词,由心理学家路桑斯提出,它源于积极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是指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一直以来,人们都很重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但如今看来,心理资本是否充足,直接决定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使用程度的大小。
所谓人力资本,简单来说,是指你拥有什么;而社会资本是指你能得到怎样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则回答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心理资本是由你的自信水平、乐观水平、希望感和韧性程度决定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资本水平很低,但他拥有极大的物质财富,你觉得他会过得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
据调查,21世纪,人类每年由于心理问题而自杀的人数将近100万,远远超过任何战争、瘟疫、饥荒所造成的伤亡人数。因此,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以倡导积极、快乐、充实的生活。所以说,要想真正实现幸福生活,首先必须实现心理健康。
因此,我要对你说的是,无论你经历着什么,都请带着一份笃定的信念对自己说:“你要去相信……”乍一听,你会觉得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但这个宾语只有你自己去完善,它才能成为照亮你前行的信念灯塔。
在我看来,“你要去相信”就是给外在自己和内在自己一次对话的机会,是一种既要接受现实又要怀揣希望的信念,也是自我意识具体化的实践。
如果一定要提出几个关键词,那就是接纳、尊重、臣服、选择和舍弃,这些内容,我都会在书中进行说明。
你可能会问,这样的自我对话真的管用吗?
让我用一个事例来回答。我有一个读者,她参加了我的情绪训练营,当时的她很焦虑,在群里讲述自己过往的一个经历,她反复指责自己当时有多么糟糕。我跟她说:“不管怎样,那个时候的你,做了你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来保护自己。”如今已过去一年,她跟我说,这句话就像灵丹妙药,陪伴她走过每一次的困境和低谷。不得不说,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在此,我也祝愿你能从书中找到内在自己,陪伴你走过长长的一生。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坚定的信念,让自己去相信呢?
说到这里,你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心理资本水平。你可以试着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面对挑战和未知,你更容易担心还是去尝试?
(2)对于你现在和未来的成功程度,你是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
(3)你会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调整方法,还是遇到困境就想放弃?
(4)当身处逆境或挫折时,你能够很快恢复吗?
很多人了解心理学是从精神分析开始的,原生家庭、创伤是人们提及心理学谈论得最多的东西,我也一样。但随着对心理学接触得越深,我越喜欢积极心理学,与忙着减少痛苦和查找痛苦根源相比,我们更需要向前看,试着用可利用的资源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不正是这个时代能为我们所用的最大的价值吗?
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不要一味地做那个一直跟过去较劲的人,扔掉所有的标签,给自己一份新的希望和认识,来填写属于你的信念之语吧!
“你要去相信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你觉得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是什么?
污染?战争?瘟疫?贫穷?其实都不是。据调查,21世纪,人类每年由于心理问题而自杀的人数将近100万,远远超过任何战争、瘟疫、饥荒所造成的伤亡人数。因此,可以说幸福问题不仅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更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生存挑战。
关于幸福感,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是这样解释的:“幸福感是我们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它是所有目标的终极目标!”“唯一”“所有”“终极”都是心理学避讳的词,但在“幸福”这个话题上,本-沙哈尔教授说得如此绝对,可见,幸福有多么重要。
那我们幸福吗?
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互动话题——你幸福吗?参与互动的人群涵盖了白领、科研人员、农民、企业家等。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父母还没买房,我不知道我幸不幸福”“说不清楚,太麻烦”“我是打工的”“我要是高考多考几分就好了”等。
关于幸福,我问过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我说:“说到幸福这个词,你能想到什么?”她回答:“啊!我不幸福,我很辛苦。如果不练琴,我就幸福了。”可见,不分职业,无关年龄,我们和幸福之间似乎总隔着遥远的距离,诸如成就、物质、遗憾等。
有人说没房子不幸福,没好工作也不幸福,那有了房子,有了工作是不是就幸福了呢?
其实不然。
来访者李姐因为儿子存在的问题前来咨询。李姐40岁,是一个企业家,开着百万豪车,住着高档别墅,还有一对健康的儿女。但在一个小时的咨询里,她一直说着儿子的拖拉和不懂感恩,说着老公的甩手掌柜作风,也说着不能照顾年迈父母的遗憾。总之,她一直在倾诉自己好苦,很不幸福。
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做点儿让自己幸福的事,她感慨:“哪有这个时间啊!”那么,有一个把所有时间、金钱都给自己的妈妈,孩子应该很幸福了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