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 本草纲目养生智慧大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 本草纲目养生智慧大全

⊙正版图书,库存5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17.8 4.5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俊莉

出版社西安交大

ISBN9787560586038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770223

上书时间2024-03-14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张俊莉著的这本《本草纲目中药养生智慧大全》是在深入研究《本草纲目》的基础上,选取了传统中药中具代表性、常见、有效的中药,并对其功效、适应证进行分析说明的情况下编纂而成的。书中还针对不同的体质推荐了不同的中药,针对每种中药也推荐了几种常见的家庭养生药膳。

目录
第一章  中药养生密码
  温、热、寒、凉,四性用不同
  辛、酸、甘、苦、咸,五味入五脏
  科学煎煮效更强
  正确服用增药效
  配伍宜忌不能忘
  药膳养生功效大
  专题:中药四性五味、七情配伍歌诀
第二章  益气中药
  人参——补气首选圣药,复脉固脱
  党参——健脾益肺,益气养血
  太子参——补气润肺,养阴生津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黄芪——补气固表,敛疮生肌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益肾
  灵芝——补气养血,养心安神
  莲子——滋补元气,养心健脾
  甘草——补脾益气,和中缓急
  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第三章  补血中药
  当归——补血活血,补益肝肾
  阿胶——补血活血,滋阴润燥
  何首乌——益肝养血,补肾润肠
  熟地黄——滋阴养血,益精填髓
  大枣——养血安神,益气和胃
  桂圆肉——益气养血,益脾开胃
  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敛阴
  鸡血藤——通筋活络,补血养血
第四章  滋阴中药
  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黄精——补肝滋肾,气阴双补
  天门冬——滋阴润燥,清肺降火
  女贞子——补肝滋肾,清热明目
  石斛——养胃生津,滋阴清热
  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黑芝麻——养阴润燥,滋补肝肾
  沙参——清肺养阴,生津润燥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第五章  壮阳中药
  鹿茸——补肾壮阳,生精益血
  杜仲——补益肝肾,强身健骨
  冬虫夏草——益肾补肺,阴阳双补
  肉苁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蛤蚧——补肺益肾,养血止咳
  淫羊藿——温肾壮阳,健骨祛湿
  锁阳——补肾壮阳,益精血
  肉桂——补心益肾,温经散寒
  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补骨脂——助肾补阳,固精缩尿
第六章  活血化淤中药
  丹参——活血化淤,通经止痛
  三七——活血止血,消肿定痛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荷叶——温补胃阳,散瘀止血
  牛膝——活血去淤,引血下行
  骨碎补——活血止血,补肾强骨
第七章  解表祛湿中药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赤小豆——利水消肿,除热解毒
  生姜——温中散寒,发汗解表
  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第八章  清热解毒中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解渴
  决明子——滋肝明目,润肠通便
  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第九章  止咳化痰中药
  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枇杷——清肺止咳,和胃降逆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白果——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罗汉果——滋阴清肺,止咳润肠
第十章  理气调中中药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白术——健脾益气,消食利水
  茴香——疏肝理气,祛寒止痛
  砂仁——化湿行气,温脾
第十一章  健胃消食中药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淤
  麦芽——消食和中,回乳退胀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
  神曲——消食化积,健脾和胃
  蜂蜜——补益脾胃,燥湿利水
  乌梅——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第十二章  辨清体质,哪种中药适合你
  辨清体质,因人施养
  测一测你是哪种体质
  平和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阳虚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气虚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阴虚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血瘀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痰湿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湿热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气郁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特禀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附录  常见中药补品

内容摘要
 张俊莉著的这本《本草纲目中药养生智慧大全》揭秘中药养生密码,76味常用中药、344道经典药膳食疗方,为您的家人提供全面的中药养生方案!

精彩内容
 通过味觉器官辨别中药,可将其分为辛、酸、甘、苦、咸这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所以我们称为“五味”。其实,药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还有淡味、涩味,只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中药的五味有两种意义:一是指药物本身的滋味,这是五味的定义;二是指药物的作用范围。岐伯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人肺,咸先人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天之由也。”这句话阐明了五味因它不同的属性而归属于五脏。
李时珍说:“甘缓、酸收、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由于五味效用的不同,而又各自归属于五脏,所以我们只有掌握了药物的属性,才能真正的利用它来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
※辛味:能敢能行辛味即辣味,对应器官为肺,可发散风寒、行气活血。中医学讲辛味“能散能行”,所谓“辛散”是指中药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所谓“辛行”是指中药具有行气行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外感表证、气血瘀
滞等疾病。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属辛味。具有代表性的中药为木香、红花、麻黄等。
※酸味:能收能涩酸味对应器官为肝,可生津开胃、收敛止汗。中医学讲酸味“能收能涩”,指的是酸味中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汗外泄、泻痢不止、遗精、带下、出血等症。酸味中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
的作用,所以还可以用于治疗食积、燥渴、胃阴不足等疾病。一般来讲,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止带的药物多属酸味。具有代表性的中药为五味子、乌梅等。
※甘味:能补能和能缓甘味即甜味,对应器官为脾,可补益身体、调和脾胃。中医学讲甘味中药“能补能和能缓”,指的是甘味中药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具有止痛功能的药物多属甘味。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有人参、党参、熟地黄、甘草等。
※苦味:能燥能泻能坚苦味对应器官为心,可清热泻火、生津液。中医学讲苦味“能燥能泻能坚”,指的是苦味中药具有泻下、坚阴和燥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证、喘咳、阴虚火旺、呕恶、湿证等证。轻度的苦味还可消食开胃,但苦味过重就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和伤胃。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功效的药多属苦味。具有代表性的中药为栀子、大黄、黄连、陈皮、杏仁等。
※咸味:能下能软咸味对应器官为肾,可软坚散结。中医学讲咸味“能软能下”,指的是咸味中药具有软坚散结和润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核等疾病,还可以润下通便,治疗大便干结等。一般来讲,具有泻下、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等功效的药物多属咸味。具有代表性的中药为芒硝、昆布、牡蛎等。
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