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问题导向力
  • 【正版】问题导向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问题导向力

⊙正版图书,库存5万,每日上新,择优发货~

23.11 4.6折 49.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朝晖

出版社工商联

ISBN9787515822914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9元

货号30188711

上书时间2024-03-13

书读纵横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
读懂新时代,需要读懂这个时代的问题,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
在坚持问题导向中开创新时代,发展新局面。

目录
前 言           001
第一章?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003
卓越的人都擅长解决问题???008
天下事难不倒有心的人???010
畏惧问题比问题本身更可怕???014
懒惰的人不可能找到方法???019
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023
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问题???027
处理问题要有一份责任心???031
第二章?问题导向:透过现象看本质
选对方法比努力更重要???039
事先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042
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046
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050
开动脑筋找到最佳的办法???054
抓住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058
想办法把问题变成机遇???063
第三章?问题导向:创新思维
打破思维定式的习惯???069
想人之未想,做人之未做???073
出其不意,改变游戏规则???076
别人走过的路不一定是对的???079
态度要坚决,方法要灵活???084
借助他人的力量解决问题???087
知识有限,想象力无限???091
逆向思维是一种能力???096
学会举一反三的做事方法???099
尝试那条少有人走的路???103
合理安排,巧用排序取胜???107
化繁为简是最实用的方法???111
第四章?问题导向:工作不找借口
失败就是失败,不要去找“挡箭牌”???119
只要肯做,没有什么不可能???123
借口是给自己留的退路???128
多去想如何,少去想如果???133
相信一件事可行,总会有办法???137
尽力远远不够,要全力以赴???142
不穷尽一切可能,绝不放弃???146
第五章?问题导向:攻坚克难离不开行动
先有行动,而后有结果???155
优柔寡断终将一事无成???159
杜绝懒散,专注地做好每件事???164
树立结果意识,执行重在到位???168
成功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172
不拖延,行动是改变的前提???176
积极主动,永远比别人快一步???180
第六章?问题导向:效率变革
为每天的工作列一个清单???189
把精力花在有用的事情上???193
不要过分在意细枝末节???197
把难题拆分成若干小问题???199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203
发现并利用你的黄金时间???208
最大限度利用零散时间???212
精神集中才会有高效率???215
第七章?问题导向:新时代人才进阶之路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223
与其抱怨,不如努力实干???227
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231
解决问题从改变自己开始???236
机会藏在“阴暗”的地方???239
第八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要有好方法,先有好心态???245
不存在“没法完成”的工作???249
甩掉毁人的消极思维???253
没有失败,只有放弃???256
打破工作中的依赖心理???260
带着饱满的热忱去做事???265

内容摘要
问题导向,是一种生活态度,;问题导向,是一项工作本领;问题导向,是一门领导艺术。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人生围绕“问题”绽放其精彩,无论自身内部问题,还是外部世界问题,解决的根本之道还要诉诸于内。唯有锤炼问题导向思维,强健自己的精神体魄,掌控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人生才会如鱼得水。
本书将问题导向力提升到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战略高度,呈现问题导向力的价值,挖掘培养和提高问题导向力的思维,给出了发展问题导向力的路径和方法,运用丰富的案例,引导读者形成问题导向的务实精神。

精彩内容
第一章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天下之事,只会难倒惧怕问题、懒于探究的人,永远难不倒有心的人。每个人都是创造者,生活中处处都有转机,只要肯去寻找方法,就没有解不开的结。
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你有没有想过,工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解决问题。
从接受一项既定的任务,到各种突发的状况,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问题处理掉,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完成了,做好了,那就是成功;没做好,放弃了,那就是失败。两者的分水岭就在于,能否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少人都觉得,成功者胜在天赋和机遇。不可否认,天赋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机遇也是外界的助力,但是别忘了,内因决定外因。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遇到麻烦的时候,绝对不会逃避,而是会主动去找方法。他们坚信,只要找对了方法,再大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飞利浦电器公司是世界知名的电子公司,从1891年成立至今,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依然在市场中傲然矗立。这一百多年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可这些外界的震动并没有将它摧毁,它依然占据着跨国电子巨头的位置。
很多人都在思考:飞利浦是如何做到的?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它怎么就能够屹立不倒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一个组织的持续发展有多方面原因,但其中有一点毋庸置疑,并且非常重要,那就是飞利浦从管理者到员工,都是善于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
1891年,杰拉德?飞利浦在埃因霍恩创建了飞利浦公司,主要制造白炽灯和其他电器。从它诞生的那天起,飞利浦就决心把它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器公司。最初,公司的业务很繁杂,作为老板的杰拉德?飞利浦,每天都在各个城市之间奔波,洽谈合作业务。不久后,他发现,即便这么努力,公司的业绩还是在下滑,于是他决定和合伙人分工合作:合伙人依旧到其他城市谈业务,杰拉德则在公司寻找业绩下滑的原因。
杰拉德没有单纯地召开全体会议,共同探讨业绩下滑的问题,他只是每天准时出现在公司,下班后再离开办公室回家。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后,杰拉德发布了一项人事任命,决定让接待员艾格女士担任人事部的主管。
对于这个决定,杰拉德解释说:“我之所以让艾格女士担任人事主管,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整个公司里,只看到她一个人在主动解决问题,而其他人在问题出现后,所做出的举动,都是在回避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都是艾格女士帮助解决的。所以,我任命她来做人事主管。我相信,这样的决定是对的,即使我不在公司,公司依然能够正常运转,不会出现问题。从现在开始,我要培养那些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一个组织的发展,仅靠管理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凝聚所有人的力量,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算领导不在,员工依然有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组织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不可否认,工作中会有很多棘手的难题,看起来毫无头绪,着实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面对这样的烫手山芋,多数人都会选择回避或推脱,倒也不是不想负责任,只是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实际上,越是这样的时刻,越应当保持冷静,去思考和寻找方法,而不是在心里给自己下定义说:我做不到。
当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你还有求助的对象,上司、同事都能助你一臂之力。结合众人的想法,很有可能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提醒我们,没有一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关键是你有没有去找方法,问题不会自动解决,只有敢于正视问题,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才可能有解决办法。这就像开锁一样,不是没有钥匙能打开它,只是你没有找对那把能开锁的钥匙。
20世纪80年代,白手起家的翡翠餐饮集团主席叶耀东在香港股市投入了10万余元,这些钱是他全部的家当。非常幸运,不足四年的时间,他借助炒股获得了100多万元的收益。此后,他开始利用这100多万元创业。1995年,他的公司在香港上市,个人资产高达2亿多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被世人誉为成功的典范。
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别人的帮衬,叶耀东完全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向辉煌的。早期,他在一家美资企业打工,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这份工作也不起眼。可是,叶耀东却从这份工作里得到了受益一生的财富,他说:“我永远都走在老板的要求之前,所有的问题我都能够解决。”就是在这家公司,他积累了工作的经验,培养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有人说过,如果你给别人打工时做得不好,那么你自己当了老板一样也做不好。叶耀东做员工时,从来都不用老板交代什么,他都是自己去思考,然后主动解决问题。
那一年,他被调到公司的电镀部门做高级主管,工作中,他意外地发现,生产二极管的时候,引线的镀锡检验常常因不合格而返工。叶耀东对这个问题很疑惑,他其实并不负责技术,也不懂化学,但他很想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天,他穿上了工服和员工一起工作,讨论如何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最初的几天,大家一筹莫展,熬到凌晨两三点,还是找不到突破口。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人就泄气了,想要放弃,而叶耀东却坚定地相信,这件事情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只是目前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罢了。经过了三个月的努力,叶耀东终于将合格率提升到100%。
凭借着这股精神和干劲儿,叶耀东在各个领域内钻研,遇到问题就努力找方法。他的人生和事业一直在延续着这样的模式:遇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举动,凭借内心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他成功了。
世间没有无解的问题,遇到麻烦的时候,别总想着没办法了。对待工作,我们都应该在内心树立这样的信念:每个人都是创造者,生活中处处都有转机,只要肯去寻找方法,就没有解不开的结。
卓越的人都擅长解决问题撒哈拉沙漠里有一个叫比赛尔的小村庄,它靠近一块1.5平方千米的绿洲,从这里走出沙漠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遗憾的是,从来没有人走出去过。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听闻这一情况后,很想一探究竟,他用手语向那里的人询问原因,可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从这里出发,不管往哪个方向走,最终都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这怎么可能呢?肯?莱文当然不会相信。经过调查,他发现了问题所在:沙漠浩瀚,方圆千里没有任何参照物,无法识别方向。村里的人所走的路线是弧线,而不是直线,所以不管怎么走,都会回到原地。
肯?莱文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沙漠里没有参照物,那就在其他领域里找,比如北斗星!经过三天艰苦跋涉,他终于来到了大漠的边缘。
现在,比赛尔已经是撒哈拉沙漠里的一颗明珠了,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曾经陪同肯?莱文一起考察,并成功独自一人走出沙漠的比赛尔人阿古特尔,被誉为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矗立在小城的中央。
细想起来,让人迷惑不解、走不出来的何止是沙漠呢?生活中有很多情形,都与之如出一辙,绕来绕去都解不开,依然僵持在原地。看似是无解的难题,其实呢,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也不是真的解决不了,而是没有选对方法,行动偏离了目标,或是南辕北辙了。
生活中不乏勤奋者,做事兢兢业业,不偷奸耍滑,可结果却总是不太令人满意。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出在不善于动脑子,总是盲目地行动,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切实地解决问题。脑子里还没有一个成形的办法,就鲁莽地冲了上去,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没什么效果,可谓是事倍功半。真正优秀的人,除了像老黄牛一样兢兢业业低头拉车外,他一定还会时而不时地抬头盯着前进的方向。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也不可能是顺顺利利的,总会有荆棘坎坷、艰难险阻。问题来临时,我们想的不应是工作怎样难以进行,而是要借此机会找寻工作中新的发展空间,挖掘新的机会,把问题转变成前所未有的机遇。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只要不断地去摸索、去寻求解决的办法。组织里不乏努力做事的人,但常常缺乏积极思考、力求改进、提升效率的人才。平庸与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只重视行动不重视方法,而后者却善于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正确的工作方法,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提高和发挥,个人和组织实现共赢。
组织的中流砥柱,永远是那些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提升工作效率的人,对组织来说,拥有这样的人才是最大的资本。
天下事难不倒有心的人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避免会遭遇瓶颈。有些问题的确很棘手,甚至成为工作上的拦路虎,在集思广益想了不少办法却依然无法解决时,很多人就会想到放弃,觉得已经是极限了,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然而,真的是到了山穷水尽必须放弃的境地吗?未必!
古时候,有位年事已高的国王,欲在两个儿子莫言和喻术之间选择一位机智者做继承人。两个儿子都擅长骑术,国王决定用赛马的方式来进行选择。国王把白马交给了莫言,将黑马交给了喻术。二人接过马后均开始打量马匹,琢磨着自己的骑术。喻术心想,自己长年累月地练习骑术,此战必胜无疑。
国王宣布了比赛的规则:从农场的一边骑到另一边,再回来,谁的马跑得慢,最后到目的地,谁就是赢家。喻术简直不敢相信,骑马比赛向来都是比谁快,哪有比谁慢的道理呢?莫言也以为自己听错了,呆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见两个儿子瞠目结舌,国王重复了一遍比赛规则,提醒他们快点准备,比赛即将开始。就在国王宣布开始后,莫言忽地跳上了喻术的黑马,快马加鞭地向前疾驰而去,他自己的白马却留在了原地。喻术愣了半天,才想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为时已晚。他的黑马已经遥遥领先,无论怎样也追不上了。
国王很满意,对莫言说:“你能想出有效的办法,出奇制胜,证明你有足够的才智接替我的位置。我宣布,你就是继我之后的新国王。”尽管这只是一则寓言,但蕴含的智慧和道理,却让人受用无穷。现实中也有很多不符合常理、无法按照既定套路解决的问题,看似是没办法突破的,但其实并非一个死胡同,只是我们的心先被它桎梏了,不肯跳出来,才受到了限制。
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你随机找十个人,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在各自行业中获得成就,相信会有九个人说,因为他们没有获得好的机会。那么你注意观察他们的工作和行为,我敢保证,你会发现在一天里,他们把每个自动送到面前的好机会都推掉了。”很多人会抱怨生不逢时,缺乏机会,却不肯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用心程度。事实上,个人的成长通常都与付出的心智密切相关,用什么心就成什么事,用多大的心就成多大的事。坐享其成的事,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机会不可能主动贴上标签跑到谁的面前,都要靠用心工作并积极去寻找方法,才能打破枷锁,冲开桎梏。
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经济界的“经营之神”,他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之一。该公司创立后不久,就收到了松下电子抛出的橄榄枝,要求他们制作显像管零件U型绝缘体。对于京都陶瓷公司来说,这笔订单意义重大。
不过,跟松下电子做生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商界对松下电子的评价是——它会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对于新成立的京都陶瓷公司,松下电子认可他们的产品质量,给予了供货的机会,但价格却压得很低,且连年往下降。
对这样的状况,京都陶瓷有些人很灰心,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没什么潜力可挖了,再这样做下去的话,根本不可能有利润,不如放弃合作。然而,稻盛和夫却觉得,松下电子出的难题确实不好解决,可如果就这么放弃了,无异于给未曾全力以赴寻求解决办法找借口,只有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才能找到最终的解决之道。
经过不断地摸索尝试,京都陶瓷公司最终制定出了一个叫作“变形虫经营”的管理方法,就是把公司分成若干个“变形虫”小组,作为最基层的独立核算单位,把降低成本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哪怕他只是负责打包的流程,也要知道用于打包的绳子原价是多少,浪费一根绳子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样一来,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就算需要满足松下电子的苛刻要求,依然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
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诸如此类的棘手难题,在面对困难时,多数人也会萌生“太难了,根本没法做”的念头,总认为找不到解决之道。抱着这样的想法,工作自然做不好,但其实很多问题并非解决不了,只是没有尽心尽力去找方法罢了。
想必大家都看过“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乍一听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可却有人做出了很好的业绩。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只想着“梳子只能梳头”,而是从纪念品的角度深挖了梳子在寺院里的可用价值。若是在梳子上刻上“积善梳”三个字,意义就更不一样了,可以根据不同的香客身份来赠送不同的梳子,思路一下就打开了。
所有难以解决的问题,遇见了有心去深挖方法的人,都会迎刃而解,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也就变得可能了。所以说,天下之事,只会难倒惧怕问题、懒于探究的人,永远难不倒有心的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