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

50 九五品

库存4件

吉林延边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鸿宾 主 著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时间200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27

双双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鸿宾 主 著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
  • 出版时间 2008-03
  • 版次 1
  • ISBN 9787811084139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7页
  • 字数 320千字
【内容简介】
随着全国局面的确立,东部的发展,特别是南方的崛起,原有的控制格局逐渐不能适应,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形势的变化,有一个突出的发展方向,即由西向东转移。安史之乱将这个转移明确起来,以河北为中心的藩镇势力割据该地,正是这种转移的某种表现,只不过它是以地方割据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已。到唐末,王朝控制能力的丧失,使包括河北在内的各个地区不再受到限制,纷纷割据独立,又一次形成分裂局面。在这里,河北的发展,在契丹人建立辽朝的冲击下,河北与东北开始形成新兴势力崛起与发展的核心地区,以后的王朝由此而兴,正如早期王朝从西北兴起的那样,后期王朝都将河北视为控制全国的重心而予以特别的关照。

  唐朝中期以后中央与河北发生的这个变化,是中国历史东西转移的关键之处。如何从这种角度认识河北,将有助于理解唐朝中央与河北地方的关系。但是,我们在这里也仅仅是涉及到这样的问题,许多具体的情节有待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作者简介】
  李鸿宾,1960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暨中古民族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并及长城学研究。出版个人专著《唐朝朔方军研究一一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一一以北方区域
【目录】
序论

六至七世纪河北政治地位的转变——以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及变化为线索

隋初王朝统辖之下的河北

隋朝中央与河北地方之关系

隋唐嬗代之际官吏士人群体走向之分析——以墓志铭为例

唐朝对河北地区的经营及其变化

唐代后期河北地区的文化分区与社会分群

从《李宝臣纪功碑》看成德军的早期发育

营州在唐代环渤海地区民族形成

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唐中晚期昭义镇研究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