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银琴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8-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银琴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23845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7页
-
字数
27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文库
- 【内容简介】
-
《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旨在揭示作为周代王官之学的《诗》演变为儒家经典《诗经》的历史过程: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是瞽蒙之教与国子之教的共同科目。西周时代,乐教为本,瞽蒙是传《诗》的主体。春秋时代,聘问歌咏为《诗》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途径,而赋诗断章则推动了歌辞与乐义的疏离。至战国时代,聘问歌咏随着周礼的崩溃而销声匿迹,儒家成为《诗》唯一忠实的传承者。从孔子到苟子,《诗》在不断德义化、伦理化的阐释中成为儒家经典,并在汉初的文化重建中被立为博士,重新回归王官之学的位置。
- 【作者简介】
-
马银琴,女,宁夏隆德人,1972年5月生。自1990年至2000年,先后为宁夏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湖北大学中文系文艺美学专业硕士生,扬州大学中因文化研究所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历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于2000年10月进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10月出站。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文学研究,出版过专著《两周史诗》等。
- 【目录】
-
导言
第一章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歌的传授系统
第一节瞽蒙传诗——注重诗之“声”的传诗系统
第二节国子之教——注重诗之“言语”、“德义”的传诗系统
第三节“声教”与“义教”的相互关联与转化
第二章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
第一节春秋时代《诗》传播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赋引风气产生、衰变的原因及其对诗文本传播的意义与影响
第三章战国时代《诗》的流传及特点
第一节从“争为战国”到“秦并天下”——战国时代历史简述
第二节从《战国策》看《诗》在官府中的地位
第三节诸子与《诗》
第四章战国时代儒学的地理分布及《诗》在各诸侯国的传播
第一节儒者的故乡——鲁国
第二节子夏居西河与三晋之地《诗》的传播
第三节稷下学宫与齐国儒学的发展
第四节战国楚简与《诗》在楚国的传播
第五节周秦时代秦国儒学的生存空间与《诗》在秦国的传播
第五章儒家诗教与儒学传统中的《诗》
第一节从《论语》、《孔子诗论》等看孔子的诗教主张
第二节子夏与《诗》的传授
第三节孟子的诗学思想
第四节荀子与《诗》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