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文化博弈:人类文明审视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碰撞
¥
36.89
4.6折
¥
7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刘燕生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603 1-1
上书时间2025-0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燕生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22501734
-
定价
7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6页
-
字数
351.000千字
- 【内容简介】
-
贫困文化问题渗透社会的各个层面,关乎每一位社会成员。本
书尝试系统地从文化与历史实践的角度,审视并揭示人类社会在防
范社会性贫困过程中的社会命题、重要实践及社会效果。分析不同
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社会学者、文化精英、世俗政府的领
袖们的思想倾向、观点主张;揭示其贫困文化的深层次博弈与碰撞,
展示出关注、研究和解决社会性贫困问题的过程中,其“文化”问
题意义非凡。
- 【作者简介】
-
刘燕生 资深学者。供职于国家社会保障研究机构,专事社会保障基础
理论与管理研究。较早关注了贫困与社会保障有关政府责任、道德
风险防控、贫困文化等几大核心问题。在考察研究美国、德国、俄
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体制与实践中,
前瞻性地关注了社会保障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与反欺诈实践(1993
澳大利亚考察),并关注了“按病种定额预付制(DRG)”付费制度
及健康维护组织(HMO)医疗保险模式等费用管控手段(1996年美
国考察),考察研究了德国的AOK医疗保险反欺诈管控系统(1998
年),在重大课题中提出“社会保障的道德风险防控问题”
(见《世纪抉择——中国社会保障构架》一书,2000年出版),考
察研究了日本介护保险问题(2001年)等。主要著述:《社会保障
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法律出版社,2001年)和《社会保障
的道德风险与负激励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等,
主编《社会保障事典》(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 【目录】
-
自序
一、《贫困文化博弈—人类文明审视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碰撞》一书的主题/I
二、“贫困文化”概念/III
三、了解和关注“贫困文化”问题具有现实意义/IV
四、《贫困》一书的内容构成简介/V
篇导论
一、人类之初和整个中世纪的贫困文化问题/003
(一)贫困文化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社会文化内容之一/003
(二)人类贫困文化的历史阶段跨越/005
(三)贫困仍然是当前全球普遍和棘手的重大挑战之一/006
二、中世纪后期的贫困与贫困文化问题/007
(一)工业社会逐步取代农耕文明,贫困文化发生重大变化/007
(二)理性、世俗化的贫困文化观/009
(三)《乌托邦》显现的贫困文化思想/012
(四)劳动与贫困的关系发生紧密联系是历史性的进步/013
三、当代的反贫困发展目标与贫困文化/013
(一)消除贫困也是现代国际社会的重大发展目标/015
(二)贫困文化内涵厚重而丰富/017
四、有关贫困、贫困文化的相关认知/018
(一)贫困成因的两大思考思路/019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前的贫困成因解释/020
(三)20世纪90年代后的贫困成因解释/020
(四)关于贫困和福利的几个观点/027
五、历史性地看待贫困、贫困文化的一般性问题/028
(一)从田园诗般温存的前工业时代到工业化时代,社会性贫困问题爆发/028
(二)英格兰民族探索解决社会性贫困的首创性和贫困文化的反复纠结/029
(三)英格兰早期探索济贫立法与其贫困文化特征/031
(四)讨论贫困文化涉及的基本内容/034
(五)不同时期贫困文化的不同内涵与特点/036
六、20世纪80年代后,反贫困与其贫困文化的再审视/039
(一)更重要的是让穷人回到工作岗位/040
(二)反贫困与收入保障中的普遍担忧与关注/041
(三)核心是负激励问题/043
第二篇世俗政府反贫困的历史实践与其贫困文化
一、都铎王朝时期开始法制性地治理社会性贫困问题/053
(一)治理流民和解决救贫的一切思路、方法都是初创性的和摸索性的/054
(二)都铎王朝时期贫困文化观的一次飞跃与转变/054
二、英国济贫立法实践与贫困文化的阶段性特征/055
(一)历史上的“惩贫”文化印记是英格兰人内心的痛/056
(二)1349—1495年管理流民的立法——英国社会对贫困的初步反应/056
(三)1495—1601年——解决社会性贫困问题的充分试验/057
(四)1601—1834年济贫立法的思路和方向探索/058
(五)1834—1908年济贫立法的思路和方向探索/059
三、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王朝突出的偏激性的“惩贫”文化/060
(一)以亨利七世济贫法为开端的“惩贫”文化特色/060
(二)用“院内救济”使贫困者懂得劳动,纠正“不愿意劳动的行为”/063
(三)从“惩贫”转向“区别对待”,“惩处懒惰”与“帮助弱者”并重/064
(四)济贫立法中的人员分类与其贫困文化/066
四、治理社会性贫困的首个全面立法——《伊丽莎白济贫法》及其贫困文化/067
(一)总结和凝练一个世纪的济贫实践/067
(二)《伊丽莎白济贫法》的主要思路和制度框架/068
(三)凝练和显示在《伊丽莎白济贫法》中的贫困文化/069
(四)中央集权的资金调度和教区(社区)自治分权的结合是一个创造/072
(五)济贫款项的来源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历程/075
五、不同的济贫模式与其显现的贫困文化/077
(一)中央政府调控与教区合作济贫模式/077
(二)教会开创医疗救助的实践/081
(三)几个国家济贫实践与贫困文化展示/083
(四)德国“宗教济贫”到“世俗济贫”转变的实际意义/090
(五)18世纪后期济贫思路与贫困文化的变化/090
六、1832年济贫法修订与其贫困文化/095
(一)修订济贫法是重新审视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博弈的过程/095
(二)英国“惩贫”文化的几个阶段/096
(三)1832—1834年济贫法修订所展现的贫困文化/097
(四)新、旧济贫法体现的贫困文化差异/100
(五)新济贫法的贫困文化理念仍有重大缺陷/101
(六)新济贫法的贫困文化观念分析与反思/103
第三篇19世纪前后人类文明审视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碰撞(上)
一、19世纪前后众多思想家、智者关注贫困问题,反贫困与贫困文化思想活跃/112
(一)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和解决社会性贫困的试验/112
(二)友谊会、共济会、工会、乌托邦等思潮/115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待贫困问题/116
(四)庇古《福利经济学》所含贫困文化思想/119
二、累积英格兰民族400年的反贫困思想精华—《少数派报告》/126
(一)《少数派报告》显现了反贫困和公共贫困保护文化的历史性进步/126
(二)公共贫困保护文化激烈碰撞的成果—《少数派报告》与其贫困文化
的闪光点/127
(三)《少数派报告》展示的全新贫困文化思想、理念/132
三、19世纪前后的重要著作、事件及展示的贫困文化/135
(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35
(二)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137
(三)政府干预与公共贫困保护/139
(四)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争论影响着公共贫困保护的发展方向/147
第四篇19世纪前后人类文明审视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碰撞(下)
一、防范社会性贫困手段的成型方案—《贝弗里奇报告》/155
(一)《贝弗里奇报告》制度框架、思路与贫困文化概述/155
(二)《贝弗里奇报告》展示的公共贫困保护观点、观念/157
(三)《贝弗里奇报告》告别“惩贫”文化观,彻底否定济贫法的几大缺陷/158
(四)《贝弗里奇报告》思路是之后的“福利国家”方案的“预演版”/159
(五)《贝弗里奇报告》的不足和需要思考的问题/160
二、防范社会性贫困的政府形式—“福利国家”及其贫困文化博弈/162
(一)“激活”保障目标,防止“福利依赖”是一个重大题目/162
(二)寻求福利的恰当平衡/164
(三)改革社会福利必然要付出代价/166
三、20世纪中后期的贫困文化博弈/168
(一)里根、撒切尔的紧缩经济行动/168
(二)维多利亚福利原则与撒切尔改革思想/169
(三)马歇尔的福利权利、自由裁量思想综述/174
(四)《公民权与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T.H.马歇尔福利思想综述》要点展示/177
(五)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理论/182
(六)阿罗的道德风险防范理论/186
(七)普惠性的可持续性与挑战/189
(八)英国社会保障改革绿皮书/195
(九)克林顿的福利改革/196
第五篇美国的贫困文化
一、独特风格与内涵的美国文化/199
(一)高度发达,但贫富差距也很大/199
(二)宗教性文化特色突出/200
(三)美国文化的源与流/202
(四)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突出的文化观/210
(五)美国医疗保险推进显现的自由主义文化观/212
二、美国独具特色的贫困文化/217
(一)贫困问题突出,解决穷人的问题并不顺利/218
(二)美国贫困文化的独特性/219
(三)美国的福利保障体系发展大脉络/220
(四)美国公共贫困保护框架构成/222
(五)美国贫困文化理念的源与流/223
(六)基督教新教理念与其矛盾的贫困文化观/227
(七)美国在贫困问题上的矛盾心理与文化纠结原因/232
三、“有劳动能力穷人”的救助与文化纠结/234
(一)20世纪30年代前后反贫困的启示/234
(二)20世纪60年代前后反贫困的实践/238
(三)20世纪80年代前后,反贫困难点仍是“有劳动能力的穷人”/240
(四)1996年的福利改革——减少依赖性/242
(五)“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援助”(AFDC)项目的立与废中的贫困文化/247
四、美国贫困文化显现的基本价值观内涵/249
(一)观念上的文化差异/249
(二)“自由”的道德准则与文化纠结/252
(三)美国式的老年人保障、儿童保护问题/253
(四)家庭、婚姻、单亲母亲与儿童照料福利中的文化问题/254
(五)贫困文化的差异性/255
五、若干贫困问题管理显现的贫困文化/257
(一)贫困的衡量标准/257
(二)贫困原因的文化分析/259
(三)负所得税理论构想/260
(四)美国乞讨中的文化问题/261
(五)美国政府解决穷人居住中的文化问题/269
第六篇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的推进与贫困文化问题
一、中国政府防范、消除社会性贫困的决心巨大,举措果断/275
二、中国政府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76
(一)以社会保障的形式解决主要社会成员的贫困风险/276
(二)社会保障覆盖迅速扩大/277
(三)推进济困扶贫/277
三、中国反贫困战略需要关注贫困文化的博弈问题/279
(一)中国社会保障运行中的贫困文化博弈现象/279
(二)防范贫困的负能量、负激励问题/279
第七篇贫困文化博弈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
一、贫困文化博弈的现实意义重大,需要更多的关注/287
(一)贫困文化博弈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287
(二)贫穷者的思维方式,比贫穷状态本身更可怕/288
二、贫困文化的心理反应复杂、角度多样,评判不一,甚至大相径庭/289
(一)对社会保障模式的评价案例/289
(二)从贫困文化角度看几则小故事/294
(三)贫困文化差异和认定穷人的标准/299
三、“防止社会性贫困”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话题/301
(一)从“公共贫困保护目标的确定”,看其展现的贫困文化问题/302
(二)对穷人实施外界援助的作用始终存在意见分歧和争议/305
(三)“无条件基本收入”(UBI)实验的文化分析/306
(四)当今之际,当年的“劣等处置原则”实质精神还有意义吗/309
(五)中国在防范社会性贫困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贫困文化博弈问题/311
参考文献/313__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