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9 4.6折 ¥ 39.8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怡霖 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4-08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603 12-4
上书时间2024-12-05
陈婷筠,笔名怡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理事。著有散文集《岁月追风人》《月上柳梢头》《追梦霞满天》《风暖云溪水》《人约黄昏后》《梦回花间有呢喃》以及诗集《眉眼盈盈处》和书法作品集《婷筠嬉墨》《婷筠隶书》。荣获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等。2023年3月,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题签“隶书文心婷筠书法展”在北京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行。
第一辑 月语星愿
通往圣殿的路上 002
满山相思 007
星之绪 011
钻石久园 015
星语心愿 018
史诗般的爱情明镜 022
第二辑 圣洁精灵
苍穹之王 028
灵猴望族 036
猛狼争情 044
少年侣伴 051
第三辑 天涯逐步
镜泊吊水楼瀑布记 060
莫愁湖边走 063
微山湖晨晓 066
南国明珠 071
夜航珠江 073
梦里同里 076
荷荡一日 079
北戴河之旅 082
河坑,和谐的生命密码 105
第四辑 魂牵原乡
一把钥匙的重量 112
每扇门打开 117
声声慢 126
温暖的隐痛 130
朱姨的苎麻糕 134
第五辑 脉脉芊语
乘风而行 138
山河岁月 144
父劫 152
蹒跚的软语 158
后记 179
通往圣殿的路上
我抵达,我幸福
从厦门到北京,从一个放牛的孩子到鲁迅文学院高级研修班的一名学员,我走了整整四十年。2011年3月1日20时35分,这个时间刻度清晰地嵌在了我生命的支柱上。这一刻我终于抵达了这里,抵达了梦寐以求的文学圣殿。在出租车上,司机笑着问我来京城干吗,我脱口而出:“读书。”对方很诧异,眼里满是疑惑:这么大岁数了还读书?“读书。”我肯定而坚定地回答了他的疑惑。有个朋友得知我来了鲁迅文学院,笑谑说:“放牛娃进了文学圣殿了。”看似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却触动了我内心某根敏感的神经,我的鼻子有些发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也许只有我才能理解其中丰富的涵义,既有辛酸、欣慰,也有对我的祝福,更有对我的勉励。我曾经就是一个放牛的孩子。六岁那年,为了替母亲减轻负担,我从她的手中接过一把钥匙,锁着的一间屋子里关着一头黄牛。我接过钥匙的时候也接过了生活的重担,之后的许多年,我为了每日一个工分的报酬,起早摸黑地同一头黄牛为伴。别的孩子可以从从容容打扮,高高兴兴上学,我却与母亲一同起床,母亲赶在生产队出工前去自留地浇水铲草施肥,而我则左臂挎一个竹篮,右手牵一头黄牛,一边看着牛吃草一边拔猪草、兔草。
将牛关进圈后,我来不及吃东西,背个亲戚家送的旧书包,从锅里取一块头天晚上煮熟的地瓜,一边咀嚼一边慌忙向学校奔跑。因为裤腿沾满了泥巴与露水,到学校门口那条小溪前,我不得不借了人家正在洗衣服的人的刷子将裤管刷干净才敢走进教室。那时我的愿望很简单:我何时不用放牛了?之后我还有过很多的愿望:当我推着三轮车辗转大街小巷躲避城管时,一间店面成了我最迫切的愿望;当我坐在干净明亮的店铺里看着行人归家的脚步时,我渴望在城市里拥有一处真正属于自己的住所。我就这么渴望着。生活的苦难教会了我很多,也给予了我很多。在过往的岁月里,书始终是我不离不弃的伴侣。无论我走在哪里,麦地或者茶山,桑园或者田野,我不会忘记带上一本书,在劳作休憩时,对着大自然放声朗读,这些构成了我美好的记忆。十六岁那年,辍学进县城打工,我没舍得吃烧饼,宁肯饿着肚子,用可怜的工资为自己买了一本《唐诗宋词》。那一夜,我沉浸在李白、杜甫的墨香里,久久不能入眠。后来这本书不知被我翻弄了多少次,封面破了,纸页残了,可到现在我都一直珍藏着它。它成了我生活的见证,也成了我生命的见证。
如今细想,如果不是当初对书的热爱,也许我今天仍在小房子里日夜忙碌呢。人生即是如此,当一扇门对你无情关闭时,只要你虔诚,坚持,就会有另一扇门向你打开。命运虽然将我带到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庭,每天放牛、割草、砍柴……重复繁重的农活儿成了我童年时代的主题,但生活的苦难于我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数年之后,当我的生活渐渐安定时,我毅然注销了自己的公司,开始拾回儿时的梦想。我开始在纸页上描画自己新的生活。我对文字倾注了满腔的热情,让它们表达我对苦难的反思、对美好的追忆。很快我的文字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散文集《岁月追风人》出版了,第二本《月上柳梢头》受到不少读者的喜爱,我为之欣慰不已。现在,我终于抵达了鲁迅文学院这个神圣的文学殿堂。我进入鲁迅文学院时正值早春,春的气息在一天天充盈这个孕育着无限生机的院落,阳光和煦,柔柔的东风,吹化了冰雪,吹绿了青草,吹长了柳梢。花儿在恣意地绽放,洁白的玉兰,金黄的迎春,还有海棠、梨花、紫薇、芍药,竞相开花了。鱼在湖里游着,展示着鲜活的生命。背阴处有未及融化的残雪,风偶尔有些料峭,可白玉兰的枝头已有花蕾含苞欲放了。天蔚蓝,这是南方看不见的无垠与空旷。这是我窗外的景色。坐在这间十余平方米的房子里,我是安静的,冲一杯碧绿温馨的香茗,我用细长的莲花指将茶杯端起,先闻后啜,力求让自己更优雅一点儿、高雅一点儿。一张简单平敞的书桌,置于任何地方,都是我痴迷的梦想。在遥远的过去,书桌是我敬慕的神,我无缘靠近。而现在,我就坐在它的身边,对着它翻开书本,或在纸页上倾诉我的情思。无论我静寂如水,或者心潮澎湃,书桌始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因为有了书桌,我不再孤单,也不再寂寞。我触摸到的不仅是它的身体,还有它的灵魂。我甚至幻想来生化为鲁迅文学院的一桌一椅、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我沉浸,我感动
北京,十多年前我曾在这里逗留了一段日子,之后便离开了。北京是我梦断之所,有段时间我拒绝同它接近。而现在,它成了我眷恋的天堂,因为这里有鲁迅文学院,有慈父般宽厚的笑容,有兄长般严厉的督促,也有姐妹般亲切的呵护。我不再是一个贫苦的放牛娃、一个孤独的“北漂”。我回到了文字的怀抱,回到了文学的怀抱,文学接纳了我,拥抱了我。就像一个走失多年的孩子,我现在终于回来了——步履蹒跚,呼吸急促,眼里满是泪水。这是属于我的圣殿。我可以在这里做梦,在漫步中思考,在阅读中遨游。我反思我的文字,反思我的创作,也反思我的生活。我所历经的苦难不止存活于我的记忆中,也存活于我精神的空间,而文学成了我内心的另一个自我。我努力挖掘自己内心的第二个自我,去认识塑造自己的世界。我独自审视自己的内心,安心、静心、耐心并且执着地养育另一个自我,用语言去建构另一个世界。
本书是一部诗歌作品集,主题是乡愁,作者以婉约抒情的叙事风格再现了浙西南农村曾经的往事,勾勒出一幅幅亲情温暖的欢乐画卷,让人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者刻画了亲朋好友一组人物,通过这些亲人的性格面貌,反映新农村里人物快乐生活、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笔下的乡愁,细腻地表达了自已从乡村走向城市后,对乡村回望的情愫。书中还收录了作者书写祖国山河的作品,折射出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基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