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的隐蔽人格
¥
26.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 于悦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3
版次 1
装帧 平装
货号 603 1-8
上书时间 2025-01-0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于悦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3
版次
1
ISBN
9787521763799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256页
字数
145千字
【内容简介】
: 亲密关系中,痛苦的不只是被伤害,更是被操控,失去自我。 当爱的光环退去,隐蔽人格特质就会渐渐浮出水面。争执、冲突、暴力和压力扑面而来,成为影响生活和情绪的重磅不定时炸弹。到底是对方变了,还是自己错了?种种隐形的情感虐待,令人有苦难言——操纵型人格,善于打压、操纵和PUA;暴力型人格,充满肢体或语言暴力;虐待型人格,无视伴侣的痛苦和需要;自恋型人格,贬低对方,推脱责任。 本书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藏在人格面具后面的隐秘手段,通过种种心理学解读、测试与案例,发出了识别隐蔽人格的警示信号,并针对不同情境提供了可行建议,帮助我们走出自我怀疑,告别恶劣的亲密关系,与伴侣良性互动,互相滋养,找回对彼此的爱、热情与忠诚。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青少年越轨与问题行为、心理健康与测评、组织行为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目前主要聚焦于家庭系统下的亲密关系与成长,同时关注各领域中的人际沟通、情绪与压力管理以及大众常见心理问题。在Journal of Personal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心理科学进展》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本书内容: 有些亲密关系可能一直是十分融洽的, 也可能是极为紧绷的, 也许还是若即若离、患得患失的……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中,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感受呢?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理系副教授于悦, 结合国内外研究与多个来自中国家庭的案例, 对影响亲密关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他解读了最典型的四种隐蔽人格--操纵型人格 (马基雅维利主义)、暴力型人格 (精神病态人格)、自恋型人格和施虐性人格--对亲密关系造成的破坏性。帮助人们识别复杂的人性因素, 以动态的、多元的视角看待一段关系, 摆脱情感虐待, 与爱人建立更具滋养性的亲密关系。 内容摘要 为什么我们离不开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为什么亲密的爱里面包裹着顿感的痛?亲密关系中,痛苦的不只是被伤害,更是被操控,失去自我。当爱的光环退去,隐蔽人格特质就会渐渐浮出水面。争执、冲突、暴力和压力扑面而来,成为影响生活和情绪的重磅不定时炸弹。到底是对方变了,还是自己错了?种种隐形的情感虐待,令人有苦难言——操纵型人格,善于打压、操纵和PUA;暴力型人格,充满肢体或语言暴力;虐待型人格,无视伴侣的痛苦和需要;自恋型人格,贬低对方,推脱责任。本书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藏在人格面具后面的隐秘手段,通过精细解读、自测提示与真实案例分享,发出了识别隐蔽人格的警示信号,并针对不同情境提供了可行建议,帮助我们走出自我怀疑,告别创伤性亲密关系,或者改善与伴侣的互动方式,找回对彼此的爱、热情与忠诚。 主编推荐 1.聚焦社会热议话题,帮助感到困惑的当局者了解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所在,并提供一定的解决之道。#反PUA#煤气灯效应#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等话题频繁成为各个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和高频词,随着明星塌房等社会事件一次次引发热议,具有很强的话题性。本书将涵盖《煤气灯效应》中的操纵型人格,将亲密关系中最常见的4类隐蔽人格特质揭示得一目了然,帮助读者认识亲密关系中隐蔽的暗黑人格,远离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人,找回自尊与力量。 2.作者专业研究方向为人格和亲密关系,本书将会有足够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支撑,兼具通俗性和专业性。 3.作者是B站知名up主,其视频往往能切中当下年轻人的普遍心理需求,将学术性与通俗性进行了非常好的结合。 4.多年心理咨询经验,为本书提供了诸多鲜活案例。每个人都可以在别人的故事中,照见自己的情感生活痕迹。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