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讲演录
¥
51.74
5.9折
¥
8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 余纪元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8
版次 1
装帧 其他
货号 604 11-21
上书时间 2024-11-2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余纪元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8
版次
1
ISBN
9787300318714
定价
88.00元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24页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这本书根据余纪元先生于2011年夏天在山东大学哲学与发展学院讲授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课堂录音整理而成。它尽可能地保留了先生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课程涵盖了形而上学的性质,范畴与being,本体与属性,作为being的being,变化、本体与主体,本质与形式,形式因、自然与目的论,潜能与现实,神学与形而上学的统一性等主题。文本包括《形而上学》的关键部分,以及《范畴篇》《物理学》《论生成与消灭》《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等相关内容。在特定问题的讨论中,课程还介绍了西方学界的相关论争与最新解释。强烈的问题意识贯穿课堂始终,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形而上学》这部西方哲学奠基性著作的批判性的理解。
【作者简介】
余纪元:国际著名古希腊哲学专家、伦理学家。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后留学意、加、英等国,1994年获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英国牛津大学Wolfson学院研究员,美国国家人文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哲学系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主席、《哲学史季刊》编委、《中国哲学杂志》编委,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美方委员会委员。曾获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优秀教师奖、杰出学者奖。研究领域包括古希腊哲学、德性伦理学、中国哲学与古希腊哲学比较、儒学等。 已出版《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合著,2001)、 The Sructure of Being in Aristotle’s Metaphysics (2003)、Rationality and Hapines: From the Ancients to the Early Medievals(co-ed., 2003) 、Uses and Abuses of the Clasics: Western Interpretations of Greek Philosophy (co-ed., 2004)、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Western Philosophy (co-authored, 2004)、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Mirors of Virtue (2007;中译本《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多德的伦理学》,2009)、《《理想国》讲演录》 (2009)、《亚里士多德伦理学》(2011)等著作。
【目录】
第一讲 形而上学的著作、性质与方法 一、《形而上学》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整体 (一)《形而上学》著作及其生成情况 (二)《形而上学》的结构 (三)《形而上学》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整体 (四)《形而上学》研究的最新发展 二、形而上学的性质 (一)《形而上学》的第一句话 (二)几种认知能力 (三)形而上学的特征 (四)惊奇与哲学 三、形而上学的方法 (一)哲学是一项集体研究的活动 (二)形而上学对听众的要求 第二讲 范畴与beings 一、什么是being (一)为什么being最让人困惑 (二)being的中文翻译问题 二、being的四种类型 (一)being的四种类型 (二)范畴的being与潜能/现实的being的区分 (三)亚里士多德研究世界的两种方式 三、《范畴篇》第一至四章 (一)第一章:“同名异义”、“同名同义” 与 “同源派生” (二)第二章 :“内居于”与 “表述” (三)第三章:种与属 (四)第四章:being的种类 四、《论题篇》第一卷第九章 (一)范畴与谓述的种类 (二)弗雷德的贡献 第三讲 本体与属性 一、《范畴篇》第五章 (一)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二)本质的谓述和偶性的谓述 (三)第一本体和主体 (四)第二本体和主体 (五)第二本体与 “内居于” (六)第一本体的各种特征 二、《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一、二章 (一)being的多种含义 :本体与属性 (二)“是什么”(tiesti)与 “这一个” (todeti) (三)其他范畴对本体的依赖性以及它们的 独特意义 (四)本体在三种意义上优先于其他范畴 (五)从 “什么是being”到 “什么是本体” (六)与 《范畴篇》第五章的比较 第四讲 作为being的being 一、《形而上学》第四卷第一句话 (一)beingasbeing (二)科学:特殊与普遍 (三)beingasbeing的属性 二、being的普遍科学如何可能 (一)《后分析篇》中的科学概念 (二)《后分析篇》对普遍科学的否定 (三)being不是一个种 (四)《形而上学》第三卷的前四个问题 三、中心含义 四、欧文的两个论点 五、关于欧文的第一个论点 六、关于欧文的第二个论点 七、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八、不矛盾律以及对它的辩护 (一)最确定的原则:存在中的定律还是思想中的 定律 (第三章) (二)驳斥否定不矛盾的论点:赫拉克利特 与普罗泰戈拉 (第四章) (三)对不矛盾律的论证:否定不矛盾律的 困难 九、对排中律的考察 (第五至八章) 第五讲 变化、本体与主体 一、《物理学》第一卷:形式与质料的引入 (一)《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三章与 《物理学》 第一卷 (二)关于变化的理智思潮 (三)范畴理论与对巴门尼德的驳斥 (四)变化的三要素:日常语言的路径 (五)范畴与变化:两种类型的变化 (六)本体性的变化 (七)形式与质料的区分是如何得到的 (八)《论生成与消灭》:进一步区分两种类型的 变化 二、《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三章 (一)两个列表 (二)本体的主体标准的问题 (三)对主体标准批评的含义 (四)第七卷第三章的结构 (五)形式问题的困惑 第六讲 本质和形式 一、本质与定义 (一)什么是本质 (二)本质和偶性复合体的区分 二、形式在本体论中的地位 (一)对 《范畴篇》与 《形而上学》第七卷的 关系的传统认识 (二)本体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三)分离和 “这一个” 三、“这一个”和分离之间的紧张 (一)两种尝试之间的矛盾 (二)《形而上学》第七卷的困境:三个前提 第七讲 形式因、自然与目的论 一、《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十七章:一个新的开始 (一)作为形式因的本体 (二)关于原因和形式/质料的讨论 (三)为什么S是P (四)第十七章与以往章节的不同 二、第七、八、九卷是一个统一体吗 (一)传统的观点 (二)它们是一个统一体吗 (三)多种形式/质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