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与文李道新影视文化批评集
¥
40
5.9折
¥
68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道新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2 11-15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道新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1304730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424页
- 【内容简介】
-
《影与文:李道新影视文化批评集》是北大教授、著名电影学者李道新的影视文化批评集,收录了他近年来撰写的各种影视评论、影史勾陈、影人掌故等文章。这些文字摆脱了学术论文的固有窠臼,在写影、写事、写人上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素养,以及对于时代电影的深切关照,可以让读者从一个细微的视角,来了解中国电影史的全貌。
李道新是当代中国电影史的研究重镇,近年来在电影史研究领域树立起很高的声誉,在国内电影学界及影迷群体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作为作者的首部非学术类影视专著,更符合普通影迷及电影学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必将引起较高的关注热度。
- 【作者简介】
-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影视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电影史”“影视理论与批评”专业必修课及全校通选课,相关教材《中国电影文化史》《影视批评学》重版数次。主要研究中国电影史、影视理论与批评以及影视文化产业。发表学术论文、影视评论200篇左右;独立出版学术著作12部。
- 【目录】
-
影视批评
《孤儿救祖记》:“孤儿”救电影
《神女》:旧上海残酷之写真
《压岁钱》:温暖而悲怆的人间关怀
《万家灯火》:无限悲悯与人伦至情
《刘三姐》:革命年代的声色之娱
《阿诗玛》:游走在文化禁锢的边缘
《街头巷尾》:归家念想与道统坚守
《巴山夜雨》:意境与抒情
《童年往事》:为生而死与向死而生
《双旗镇刀客》:另类的武侠经典
《东陵大盗》:早产的印第安纳·琼斯
《顽主》:沉痛的调侃与无因的反叛
《红樱桃》:一座影院与一部影片
《玻璃是透明的》:历史·文化与个体·尘世
《说话算话》:电视电影新空间
《跆拳道》:女性意识及其艰难浮现
《和你在一起》:心灵探询与价值重建
《寻枪》:物恋悲剧与生存幻象
《农民工》:阶层的寓言与电影的社会学
《东京审判》:民族意识与大众心理的契合
《投名状》:面向死亡的不忍与善良
《我叫刘跃进》:“作家”在“电影”
《两个人的房间》:两代人的怀旧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众善待与善待观众
《大灌篮》:好看就行
《樱桃》:母爱原生态
《左右》:左右的空间与方向
《隐形的翅膀》:开掘体育片的新路径
《长江七号》:我们需要周星驰
《民歌大会》:歌中的家园
《我的兄弟叫顺溜》:独辟蹊径的英雄叙事
《买买提的 2008》:民族梦想的表达方式
《鲜花》:风情叙事与文化生产
《锹里奏鸣曲》:民族电影的空间感与生态意识
《清水的故事》:面向本土的人文关怀
《叶问 2》:肯定性的怀旧政治
《叶问 3》:回家的叶问与中国化香港
《梅兰芳》:戏中人与影中人
《赤壁》:求求观众别笑场
《南京!南京!》:国族创痛,个体无法承担
《让子弹飞》:叙事的圈套与拆解的狂欢
《海角七号》:在地的美丽与忧伤
《功夫之王》:好莱坞的中国功夫 1
《功夫熊猫》:好莱坞的中国功夫 2
《阿凡达》:重新发现电影
《爱在廊桥》:文化感知与个性表达
《建国大业》:国庆献礼的主流大片
《辛亥革命》:中国电影的革命话语与主旋律电影的话语革命
《柳如是》:历史中的性与性别
《金陵十三钗》:大屠杀的南京意象与性别叙事
《白鹿原》:四个版本与四种可能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青春》与赵薇的“我们”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当“吐槽”成就票房
《智取威虎山》:电影作为“专业”
《狼图腾》:跨国电影的作者论
《我的战争》:以浸入方式介入战争体验
《一句顶一万句》:银幕上的生活哲学与生命义理
《我不是潘金莲》:“画幅”的哲学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清晰得模糊以至陌生
《长城》:跨国电影的文化植入法
《拆弹专家》:香港电影的“我城”书写
影人感怀
只为明星狂:中国影迷诞生记
电影广告:招考女演员
中国影迷:在 1931
女星不归路:光芒中沉没
邵逸夫:绵长的光影
成荫:在 1953
蔡楚生:爱与痛
吕班:喜剧仍未完成
谢晋:含泪的追寻
李行:父辈的旗帜
黄仁:不倦的身影
李少白:最高的敬意
程季华:总欠一次聆听
金冠军:温暖的接触
影事今昔
永不消逝的老电影
不可遗忘的电影传统
百年中国银幕:欧风美雨日潮韩流
功夫电影:资本与文化的百年运作
战争电影:记忆、伤痛与拒绝遗忘
《大众电影》:少年的阳光与梦幻
电影学术: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
面向内地的银河映像
米高梅:影响中国的电影传奇
人在历史的底色中显影
向电视开战
剧作不必是文学
民族电影:理论界的姿态
杰出的改编是灵魂之间的对话
做合格的类型电影
类型传统与发展机缘
无文年代的无良写作
非人的电影生活
我评奖,故我在
影著序评
影展一代的悲欢离合
之于电影的热爱与激情
电影讲稿的创新
不断讲述与逐渐丰满的历史
香港影史的解谜与揭秘
“满映”微观研究
影史的皱褶与细节
女性意识与创新才华
香港电影史研究新格局
电影内部与历史深处
超越的可能性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