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产业集聚与生产率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产业集聚与生产率

22.95 5.9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长全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2 11-15

上书时间2024-11-15

邹鲁文化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长全 著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610688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8页
  • 字数 23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具有广泛的经济影响,其中对生产率的影响最直接,也最重要。集聚经济是产业集聚的结果,也是产业集聚的动因,目前已成为空间经济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热点问题。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劳动者通过区位选择实现利润或收入最大化的结果,但对其形成机制仍有不同的解释。区域经济理论从外部性出发,强调外在于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强调企业层面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理论框架下的集聚经济在内涵上存在明显差异。即使在区域经济理论框架下,由于对外部性所儆假设的不同,集聚经济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另外,不同机制下产生的集聚经济存在的范围也有很大差异,体现在产业、空间与时间三个维度上。从不同的形成机制与存在范围出发,将具有不同的政策取向。

  本书围绕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影响这一主线,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集聚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进而提出一些与产业布局相关的政策建议。理论研究主要是在区域经济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框架下,对两者的假设条件、集聚机制及对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在市场范围与集聚形式方面也有不同的理论内涵。另外,从微观出发对外部性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强调了不可分性、市场摩擦与知识溢出等在集聚经济形成中的基础作用。

  实证研究主要使用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50多万个企业的系统数据及近年中国工业经济信息快报数据,涉及电子、纺织、机械、轻工四个行业112个三位数产业,深入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的集聚现状与变动趋势,集聚经济的存在性、存在范围及№赁等问题,并分析了产业集聚的最佳绝对规模和最佳相对水平等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主要包括:

  第一,分析了制造业集聚的现状与变动趋势。发现工业就业密度按东部一中部一东北一西部次序呈明显梯度分布,但各产业用指数测度的集聚水平仍普遍较低,相当一部分产业存在过度分散问题。近年来产业集聚水平有不断上升趋势,过度分散产业明显减少,而高度集聚产业有一定增加。

  第二,提出产业集聚测度应以外部性存在的边界为基础选择产业加总水平和地理单元,并分析了超出边界测度时结果存在的偏差。理论分析表明,超出空间边界或产业边界测度结果都会低于实际集聚水平。实证检验表明,按省测度的集聚水平比按市测度平均低了40%多,其中偏差最大的产业低了60%多,最小的也在20%以上,两位数产业的集聚水平普遍低于相应三位数产业集聚水平的均值,甚至最低值。

  第三,在分析集聚经济存在性与存在形式的同时,检验了集聚经济的来源与性质。分析表明企业层面规模报酬普遍递减,与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前提不符,因此说明中国制造业集聚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外部性。从集聚经济的作用范围来看,其主要表现为市级范围的本地化经济与省级范围的城市化经济,市级范围工业规模、省级范围三位数产业规模、省市两级的两位数产业规模与企业生产率之间都没有明确关系。从作用大小来看,市级范围的本地化经济较强,三位数产业就业规模每增加1千人,企业生产率上升幅度在0.8%~1.5%。在所分析的四个行业中轻工业作用最强,电子其次,机械与纺织较低。省级范围的城市化经济虽然存在,但实际影响却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四,分析了集聚经济大小与集聚规模之间存在的“倒U形”关系,提出产业集聚的最佳规模与集聚规模的内生性问题。分析表明,随着集聚规模的上升,市级范围本地化经济的作用先升后降,表现出“倒U形”特征。因此,存在一个使集聚经济最大化的最佳集聚规模。比较发现,各三位数产业的实际集聚规模普遍小于最佳集聚规模。产业的集聚经济特征主要由其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因此产业最佳集聚规模具有内生性,存在明显的产业间差异。

  第五,提出产业集聚水平的内生性假说。产业总规模与最佳集聚规模之间的比值决定产业的最佳集聚点数量,因此存在一个相应的最佳集聚水平。实际集聚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有向最佳集聚水平接近的趋势,因此产业集聚水平也具有内生性,与集聚经济特征一起构成产业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实证分析表明最佳集聚点数量与产业实际集聚水平显著负相关,这与理论预测相一致。

  第六,从利用集聚经济或发挥集聚经济引导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产业布局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促进产业集聚,合理控制集聚规模;以专业化集聚为主,兼顾多样化集聚与产业间差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缓解集聚的负面影响;加强交通运输网络与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介组织,减少摩擦与搜寻成本等。
【作者简介】
刘长全,1975年11月生,安徽合肥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农村经济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各类课题20多项,参与编写专著6部,在《统计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管理》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第三节 基本内容与结构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测度方法

第一节 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的概念界定

一、对产业集聚的界定

二、对集聚经济的界定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一、测度产业集聚的基本指标

二、溢出效应、边界选择与产业集聚测度

第三节 生产率的测度方法

第四节 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影响的测度

一、微观表现特征与集聚经济测度

二、产业及区域层面表现特征与集聚经济测度

三、要素价格空间梯度变化与集聚经济测度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第一节 空间不可能定理与空间集聚研究的三条基本路径

第二节 区域(城市)经济理论对集聚经济的研究

一、空间外部性的提出与发展

二、对空间外部性来源的理论研究

三、对空间外部性来源的实证检验

四、对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

第三节 新经济地理理论下的集聚经济研究

一、neg模型的基本特征与构成要素

二、neg的发展过程与主要模型

三、neg的相关理论基础

四、对neg的实证检验

第四节 国内相关研究

一、理论研究有待发展

二、对集聚程度与集聚经济的测度研究

三、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中对集聚经济的分析

四、产业集群研究

小结

第四章 内生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影响

第一节 外部性作用下的空间集聚与生产率

一、外部性的含义与分类

二、外部性(的衰减)与产业集聚的边界

第二节 外部性作用下的产业集聚与生产率

一、屠能的土地利用模型与生产率空间变化

二、马歇尔外部性下的内生集聚与生产率

三、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总结

一、本地市场效应

二、内生市场规模与路径依赖:劳动力流动与供求关联

三、标准中心一外围模型中的集聚与生产率”

四、垄断竞争下产业集聚与生产率的再思考

五、对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总结

第四节 区域经济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比较

一、对产业集聚机制的不同理解

二、集聚对生产率的影响具有不同理论内涵

三、对市场范围的强调存在差异

四、集聚形式与产业构成的差异

五、空间关系构建上的差异

小结

第五章 集聚经济形成的微观机理

第一节 不可分性与外部性

一、不可分性与规模经济

二、基础设施、产业集聚与生产率

三、产业集聚中的投入品共享

第二节 市场摩擦与搜寻组合

一、摩擦、搜寻成本与组合方程

二、组合中的外部性与报酬递增

三、产业集聚与组合效率

四、劳动力市场以外的组合问题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集聚状况与变化趋势

第一节 中国工业生产空间分布的基本状况与集中趋势

一、就业密度呈梯度分布

二、就业规模绝对下降与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并存

三、东部沿海部分地区专业镇发达

第二节 制造业三位数产业集聚水平与变化趋势

一、数据来源

二、集聚状况

三、制造业集聚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第三节 边界选择对集聚测度的影响

一、超出边界测度的理论偏差

二、边界选择过大测度产业集聚的实际偏差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制造业集聚对生产率的影响

第一节 1995年四个行业的集聚经济分析

一、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影响的产业层面分析

二、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影响的微观层面估计

三、放松报酬不变、引入产权结构与地区差异的扩展分析

四、集聚经济的来源分析

第二节 集聚经济的曲线特征和最佳集聚规模

一、集聚经济的曲线特征估计”

二、集聚经济最大化的最佳集聚规模

三、曲线特征的来源与集聚经济最大化的含义

四、最佳集聚规模与最佳集聚水平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理论总结

二、实证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促进产业集聚,合理控制集聚规模

二、以专业化集聚为主,兼顾多样化集聚与产业间差异

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缓解集聚的负面影响

四、加强交通运输网络与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五、发展中介组织,减少市场摩擦与搜寻成本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