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攀路上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登攀路上

32.93 5.9折 56 全新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邵世煌 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2 11-6

上书时间2024-11-07

邹鲁文化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邵世煌 著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6
  • 版次 1
  • ISBN 9787313071590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68页
  • 字数 99999千字
【内容简介】
:
本书《登攀路上:转折年代校长的回忆》详细记叙了东华大学原校长邵世煌50多年来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求实探索、勇攀高峰的人生经历,重点展示了作者担任转折年代校长期间探究教育登攀路的实践过程与体会:面临困难走新路,力上水平增实力,抓住机遇奠新基,彰显了作者一生激进向上、求实创新的精神品质。    《登攀路上:转折年代校长的回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行业性大学在我国经济转型和教育体制改革中办学特色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之路,可供高校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纺织等企业人员阅读参考。
摘要:
    我刚进初中时,念书还是不努力,常和同桌同学讲话,在桌中间画线,谁过线就会被胳膊捣过来,我们经常被老师批评。后来逐步好些,也可能是小孩到了这个年龄,上课开始表现好,也少做小动作了。那时苏初中的教学与实验条件大不如现在的初中,但是老师常讲苏州中学的传统,讲学校毕业的有名人物,给我们这些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校内有个纪念碑,我们当时就知道他们在学校学习和工作的故事,还知道有吕叔湘、叶圣陶。名人教育很激励我们这些学生,对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学习和工作很有用。初二我被选为物理课代表,开始好好听课了。我们的物理老师鼓励学生课堂提问,他特别对我说你是课代表要带头提问。我努力完成这个“任务”,不仅自己多提问题,还设法要其他同学多提问题。老师很高兴,我当课代表也训练了组织能力。我的物理成绩在班级不断提高,这对我今后向理工科发展是有些导向作用的。这种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和自我负责的教育真的很重要。我还记得教我们语文的沈老师,年纪已很大了,他上课不带书本,对古文滚瓜烂熟,讲课声情并茂,我们一些上课爱讲话的学生也转而注意听他讲诵。我还记得他背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情景。后来我特意到苏州城外寒山寺去,但没能体会到这首诗的意境。我这个后来搞工科的人能一辈子脱口而出的古诗不多,但这首诗是其中之一。
    在初中,我们这些十一二岁的学生常到学校旁的苏州公园、体育场玩。我至今仍有印象的是学自行车,我的一位同班同学在体育场学自行车,要我扶着他租的自行车跑,不让车倒下。为了给我一点“报酬”,让我*后几分钟时间学着骑。车子倒了两次,我想没时间了,管它倒不倒,大胆使劲骑,居然没倒下!就这样学会了骑自行车,我高兴极了,体会到学什么都不能胆怯。我和同学还经常去沧浪亭附近的小河钓鱼、钓虾,钓到鱼虾比吃还要高兴。
    1952年暑假,我们毕业后,苏州中学不办初中了,我们称自己是“苏初中末代”。我们学习过的地方成为苏州市立**中学。我想考三元坊的苏州工专早点工作,但我妈妈说我们家至少也要有一个小孩上大学,我是老大,**个人总不能放弃吧。经过考试,我进了苏州中学高中部,现校名已改为“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
    1952年我进入苏州高级中学。学校位于人民路三元坊,三元坊是因明代一家连出了三代状元而起名。学校所在地是北宋皇帝赠给名相范仲淹一块地而创立的苏州学府,宋、元、明、清都在这里办学。千年的办学渊源,近代的江南文化激励我们这些学子努力读书。
    苏高中一个年级有600多人,分成10个班,我在第二班。老师对学生严格教学,促进了我自觉地学习。我记得每堂课结束前,老师就刚才所讲内容提问,下一堂课又就上一堂课内容进一步提问。这促使我上课时不断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归纳、记忆,进行训练。我们的家庭作业不多,只是主动回忆上课内容,围绕
...
【目录】
:
我的教育人生与理念/1
50年的教与学/3
一、学生时代/3
二、初为人师/9
三、在特殊年代的日子里/11
四、结合新技术实践开展教学/17
五、教育的春天/19
六、赴美做访问学者/29
七、受命系主任/49
走在浪尖上/59
一、意外做了校长/59
二、平民校长/62
三、不苟的初思/63
四、第一份“任职报告”/64
现代纺织与纺织业大调整/68
一、“现代纺织”的提出/68
二、“现代纺织”提出的时代背景/69
三、对“现代纺织”的思考/71
多科性大学之路/76
一、从单科性向多科性发展/76
二、特色型多科化不是简单叠加/78
三、以工、管、艺学科为主的思考/80
启动“211工程”建设的日子/85
一、迎接“211工程”建设的预审/85
二、总目标的论证与思考/92
三、建设之路/98
上水平  增实力/104
一、力上登攀路/104
二、知难而进,迎难而上/106
三、“上水平、增实力”的建设/107
四、对高校排序与评价的看法/110
以学科建设为中心/113
一、学科建设的思考/113
二、学科结构与优化/119
三、“立行业需求之地,顶国际领先之天”/126
四、学科交叉与学科群/132
五、学科新生长点孕育新方向/135
六、学科基地建设与国家重点学科申报/137
人才培养系统工程/142
一、从教育系统工程谈起/142
二、教学改革是优化人才培养系统的动力/146
三、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主题/1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