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 对抗性设计
¥
23
4.6折
¥
50
全新
仅1件
作者[美]卡尔·迪赛欧 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8152679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卡尔·迪赛欧 著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9
-
版次
1
-
ISBN
9787558005619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184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凤凰文库
- 【内容简介】
-
在这本书中,卡尔·迪赛欧介绍了技术设计如何激活以及参与政治议题,为了描述这种设计类型,作者独创了一种概念“对抗性设计”,这类设计的本质特征便是政治理论中的争胜性属性。作者在书中引入并介绍了当下信息设计、机器人设计以及无处不在的计算等领域的诸多案例,并对所引案例进行详细解析,说明其属于对抗性设计的理由以及该对抗性设计如何表达了其核心价值——争胜性。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设计与争胜性的关系、以设计实现争胜性的可能性与具体方式。第二部分是全书主体,分别以三类对抗性设计——信息设计、社交机器人以及计算对象来说明三种表达争胜性的途径与策略:揭示霸权、重新配置剩余物以及接合的装置。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种具体途径与策略分别来自于三类不同的政治学理论。第三部分结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对抗性设计的特点、局限性、面临的挑战以及与参与式设计(participatory design)的关系。
- 【作者简介】
-
卡尔·迪赛欧(Carl DiSalvo),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文学、交流和文化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副教授,同时作者也是设计类期刊《设计议题》(Design Issues)的编委会成员之一。2006年获得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博士,2006—2007年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作者的学术兴趣在于以科学与技术研究、人文学科、以及设计研究等理论与方法分析设计的社会与政治特性,并制作实验性系统与服务设计的原型。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公共设计、投机性设计(speculative design)、参与式设计、社会计算、公民媒体、食物与食物系统、环境监测与表征、地图与映像、无人机等。
张黎,1982年生,湖北武汉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讲师。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学位,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10年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兼研究助理。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目前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参加国际设计会议并到会口头发表学术论文,2011年参加由国际设计研究协会联合会(IASDR)主办、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协办的第四届设计研究世界大会,2014年参加葡萄牙阿威罗大学举办的“第9届设计史与设计研究国际会议”(ICDHS);已出版译著2册、编著1册、教材1册。
- 【目录】
-
译者序 致谢 章设计与争胜性 争胜性理论与设计 为了政治的设计以及政治性设计 争胜性的实践 设计的多元主义 批判性设计与战略性媒介 计算与对抗性设计 为什么要关注计算? 媒介特性 探究之结构 第二章揭示霸权:争胜性的信息设计 计算机的信息设计 计算媒介与信息设计 揭示霸权 社交网络可视化:绘制霸权组织图标 政治表述的多样性 作为干预措施的拓展 表征和表演 本章结语 第三章重新配置剩余物:与社交机器人的争胜性相处 社交机器人设计的政治问题 设计与社交机器人的争胜式相处 具身性 诡异工程 诡异的情感伴侣 争胜性物化 本章结语 第四章接合的装置:无处不在的计算与争胜性集体 作为计算对象类别之一的普适计算 连通性和集体 接合的装置 接合行动与伦理学 接合的反集体 集体的多元主义 本章结语 第五章作为探究与实践的对抗性设计 作为探究的对抗性设计 作为实践的对抗性设计 对抗性设计的实践之限 评判对抗性设计的挑战 作为参与性实践的对抗性设计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卡尔•迪赛欧(Carl DiSalvo),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文学、交流和文化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副教授,同时作者也是设计类级期刊《设计议题》(Design Issues)的编委会成员之一。2006年获得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博士,2006—2007年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作者的学术兴趣在于以科学与技术研究、人文学科、以及设计研究等理论与方法分析设计的社会与政治特性,并制作实验性系统与服务设计的原型。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公共设计、投机性设计(speculative design)、参与式设计、社会计算、公民媒体、食物与食物系统、环境监测与表征、地图与映像、无人机等。张黎,1982年生,湖北武汉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讲师。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学位,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10年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兼研究助理。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目前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参加国际设计会议并到会口头发表学术论文,2011年参加由国际设计研究协会联合会(IASDR)主办、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协办的第四届设计研究世界大会,2014年参加葡萄牙阿威罗大学举办的“第9届设计史与设计研究国际会议”(ICDHS);已出版译著2册、编著1册、教材1册。
序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