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理论与实践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ESG理论与实践

33 4.9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大地、黄洁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货号25868647

上书时间2024-06-02

牧野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大地、黄洁 著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8
  • ISBN 9787509679531
  • 定价 68.00元
【内容简介】

《ESG理论与实践》探讨ESG的发展脉络和理论内涵,探究ESG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论述国际主流的ESG披露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分析企业中ESG的驱动因素和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挖掘现实中企业采取的ESG举措和面临的ESG风险,展望ESG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构建本土化ESG框架的建议。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王大地,

 

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ESG研究院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与环境、运营管理、政策评估分析等。 

 


 

黄洁,

 

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ESG研究院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董事会效率、企业社会责任、女性领导力等。

 

 

 

文库主编简介

 

 

 

钱龙海,

 

男,经济学硕士,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理事长,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监事会主席,兼任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曾任中国证券业协会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第四届委员、第五届副主任委员,中国证券业协会固定收益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深圳市证券业协会副会长。著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与策划》,并参与主编《中国债券市场2017》。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

 

 

 

柳学信,

 

男,河南信阳人,经济学博士,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兼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执行院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市委委员、北京市科技委员会主任。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民主预算监督组副组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5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于2020年7月联合发起成立。研究院的发展愿景为打造ESG领域内有影响力的高端研究型智库,积极建设服务于“政府决策咨询、国家标准制定、科研学术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政产研学平台。研究院的使命是推动中国ESG生态系统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下设5个研究中心,包括ESG理论研究中心、ESG披露标准研究中心、ESG评价研究中心、ESG案例研究中心以及教学研究中心。目前,参与5个研究中心研究工作的专任教师有40余人,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等各个学院。此外,数十名博士后、研究生、校友及校外相关专业人士也投入研究院的各项工作中。作为合作开放的国际学术平台,研究院致力于汇聚多方研究力量,围绕ESG理论、ESG披露标准、ESG评价等方面,持续推出包括论文、专著、政策咨询报告等不同形式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并开发ESG相关的案例与课程,积极传播ESG理念,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注册资本42.024亿元,总部设在深圳,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代码“002797”。目前,公司在全国共设有40余家营业部、8家分公司,拥有一创投行、一创投资、创新资本、一创期货4家全资子公司,控股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股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高端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发起设立第一创业债券研究院、合作举办中国债券论坛。公司拥有齐全的证券业务牌照,经营范围广泛。公司秉承“诚信、进取、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追求可持续发展,做受人尊敬的一流投资银行”的愿景,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致力于成为一家“有固定收益特色,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上市证券公司,为成就企业家、投资者的梦想,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目录】

第 1章 ESG概论 /1

 


 

1.1  ESG的定义与相关概念 /4

 


 

1.1.1  ESG的定义 /5

 


 

1.1.2 ESG的相关概念 /6

 


 

1.2 ESG的内涵 /10

 


 

1.2.1  ESG披露 /11

 


 

1.2.2  ESG评价 /12

 


 

1.2.3  ESG投资 /13

 


 

1.3  ESG发展史 /13

 


 

1.3.1  ESG的酝酿期 (1965~1990年)/15 

 


 

1.3.2  ESG的萌芽期 (1990~2004年)/18

 


 

1.3.3  ESG的确立与快速发展 (2004年至今) /20

 


 

1.4  ESG生态系统 /23 

 


 

1.4.1 政府 /23 

 


 

1.4.2 企业 /28

 


 

1.4.3 标准制定机构 /30

 


 

1.4.4 评价机构 /31

 


 

1.4.5 投资者 /33

 


 

第2章 ESG理论解析 /41

 


 

2.1 企业环境责任理论 /41

 


 

2.1.1 企业环境责任概念 /41

 


 

2.1.2 理论演进脉络 /44

 


 

2.1.3 理论发展基础 /46

 


 

2.1.4 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创新 /47

 


 

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51

 


 

2.2.1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51

 


 

2.2.2 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57

 


 

2.2.3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脉络 /58

 


 

2.2.4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 /60

 


 

2.3 公司治理理论 /63

 


 

2.3.1 公司治理内涵 /63

 


 

2.3.2 理论演进过程 /65

 


 

2.3.3 公司治理研究现状 /67

 


 

2.4 ESG投资理论与ESG总体理论 /70

 


 

2.4.1 ESG投资理论 /70

 


 

2.4.2 ESG总体理论 /75

 


 

第3章 ESG披露标准与评价体系 /79

 


 

3.1 ESG披露标准 /80

 


 

3.1.1 GRI标准 /80

 


 

3.1.2 ISO 26000标准 /82

 


 

3.1.3 SASB标准 /83

 


 

3.1.4 CDP标准 /86

 


 

3.1.5 IIRC标准 /88

 


 

3.2 ESG指标构建 /89

 


 

3.2.1 KLD指标结构 /89

 


 

3.2.2 ASSET4指标结构 /92

 


 

3.2.3 FTSE4Good指标结构 /93

 


 

3.2.4 汤森路透指标结构 /94

 


 

3.2.5 DJSI指标结构 /96

 


 

3.2.6 MSCIIVA指标结构 /98

 


 

3.2.7 Refinitiv指标结构 /98

 


 

3.2.8 世界银行指标结构 /101

 


 

3.3 ESG评价方法 /104

 


 

3.3.1 指标数据收集 /104

 


 

3.3.2 指标量化方法 /106

 


 

3.3.3 指标加总 /109

 


 

3.3.4 评价质量的控制和调整 /112

 


 

3.4 不同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与一致性 /115

 


 

3.4.1 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116

 


 

3.4.2 评价体系的一致性 /117

 


 

第4章 ESG的驱动因素与企业财务 /119

 


 

4.1 企业外部因素 /119

 


 

4.1.1 政策法规 /119

 


 

4.1.2 资本市场 /131

 


 

4.1.3 企业利益相关方 /136

 


 

4.2 企业内部因素 /139

 


 

4.2.1 内部主要行动者 /139

 


 

4.2.2 内部相关要素 /141

 


 

4.3 ESG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44

 


 

4.3.1 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144

 


 

4.3.2 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145

 


 

4.3.3 公司治理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146

 


 

4.3.4 ESG评价指标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147

 


 

第5章 ESG案例研究 /148

 


 

5.1 金融业 /149

 


 

5.1.1 黑石集团 /149 

 


 

5.1.2 中国工商银行 /151

 


 

5.1.3 平安集团 /154

 


 

5.2 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 /156

 


 

5.2.1 BP /158

 


 

5.2.2 埃克森美孚 /162

 


 

5.2.3 中海油集团 /164

 


 

5.3 采矿业 /166

 


 

5.3.1 Polymetal /167 

 


 

5.3.2 五矿集团 /169

 


 

5.4 电力供应业 /172

 


 

5.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75

 


 

5.5.1 Facebook /175 

 


 

5.5.2 Infosys /178

 


 

5.5.3 阿里巴巴 /179

 


 

5.6 制造业 /182

 


 

5.6.1 大众汽车 /182

 


 

5.6.2 金风科技 /186

 


 

5.7 案例启示 /188

 


 

第6章 挑战与展望 /190

 


 

6.1 统一 ESG披露框架 /190

 


 

6.2 ESG评价中的本地化因素 /191

 


 

6.3 ESG评价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193

 


 

6.4 数据质量与评价的透明度 /195

 


 

6.5 ESG发展展望与建议 /196

 


 

6.5.1 ESG发展的时代机遇 /196

 


 

6.5.2 ESG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198

 


 

6.5.3 中国构建 ESG框架的建议 /199

 


 

参考文献 /202

 


 

附录 /22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