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中的动物
  • 想象中的动物
  • 想象中的动物
  • 想象中的动物
  • 想象中的动物
  • 想象中的动物
  • 想象中的动物
  • 想象中的动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想象中的动物

10 4.5折 22 九品

库存2件

河北邯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来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802255432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印刷时间2008-10

装帧平装

页数241页

定价22元

货号B834

上书时间2024-05-09

一得书苑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为《山海经》、《聊斋志异》之后中国最奇幻的神怪传奇。几十年来中国最具想象力的第一笔记小说!想象力堪比日本的《百鬼夜行》和托尔金的《魔戒》!网上超人气博客「钱烈宪要发炎」主人、著名媒体人,用奇异想象和玄妙笔法复活了远古传说的奇珍异兽。 80后作家从未有过的新古典写作风格,绝对不能错过。
  古代中国同样有《魔戒》航玄妙神奇的物种传奇。
  有一种绵羊长在树上,由一根脐带连接树的母体。羊毛雪白,打卷,非常蓬松。当它们叫唤的时候,声音与真的绵羊没有任何差别。
  珊瑚并不是海中的草木,而是擅长思考的动物,它们生长极其缓慢,常常聚集十年的努力才能长高一寸。在它们数尺高的身体里,储藏着几百年间想说而未及言就的话语。
  还有那些由人类变成的动物,未出生就已死去的动物……它们可能都是假的,但也有可能曾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内容简介】:
大禹治水的功臣夷坚留下了个记事本。在那里记载了“人神混居”时代留下来的各种匪夷所思的怪物,卷帙浩繁,共分四百二十卷。但在治水成功后,夷坚背着厚重的记事本在历史中消失了。多年以后,有人才在《山海经》中读到这部书的部分篇章。我在无意之中从一本发黄的练习册里读到了“夷坚记事本”的相关资料,并用另一种形式记录下来,以免再度流散。因此这本书既是传统笔记体的短篇小说集,一本有关各种各样奇异的动物的故事和传说集子,也可以算是具有同一基调的小长篇。作者徐来,用极其传统严谨的笔记小说形式,运用非凡的想象力和博尔赫斯式的才华,把具有中国风格的动物故事写得玄幻无比,引人入胜。
  《想象中的动物》是徐来的第一部作品,曾以专栏的移式发表于《上海一周》、《新京报》等多家报刊。本书以博尔赫斯式的笔法书写远古传说中的动物,玄妙动人,深受读者喜欢。
【作者简介】:
徐来,江苏人,神话谶纬爱好者,博客“钱烈宪要发炎”的主人。
  曾供职于京沪多家媒体,担任记者、编辑、评论员。作品曾获得第三十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
  《相象中的动物》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曾以专栏的形式发表于《上海一周》、《新京报》等多家报刊。本书以博尔赫斯式的笔法书写远古传说中的动物,玄妙动人,深受读者喜欢。
【目录】:
自序
夷坚的记事本1
第一部分 禽部
禽部第一 以复数形式出现的动物3
禽部第二 冯贽谈到的大鸟6
禽部第三 毒药9
禽部第四 土胜火土生金12
禽部第五 智者干岁16
禽部第六 复仇的动物19
禽部第七 动物与命名23
禽部第八 名为毕方的鸟26
禽部第九 由人类变成的动物30
禽部第十 蝙蝠丹33

第二部分 兽部
兽部第一 背叛者白泽39
兽部第二 不能接近的真相42
兽部第三 动物与灭绝45
兽部第四 动物与战争48
兽部第五 长在树上的动物5l
兽部第六 周留周不留54
兽部第七 如何杀死大象57
兽部第八 兔的性别60
兽部第九 未经谢弗确认的动物63
兽部第十 火神祸斗66
兽部第十一 猛兽69
兽部第十二 山兽之君73
兽部第十三 人食虎76
兽部第十四 动物的恐惧79
兽部第十五 猬辱于鹊82
兽部第十六 骨肭85
兽部第十七 身为猎手的动物90
兽部第十八 古龙,或者昆仑94

第三部分 鳞部
鳞部第一 龙形刺身99
鳞部第二 有鳞日蛟龙102
鳞部第三 冷龙105
鳞部第四 大蛇传108
鳞部第五 蜀精112
鳞部第六 吞食者115
鳞部第七 鱼王118
鳞部第八 分分合合的动物121
鳞部第九 鱼人传说124
鳞部第十 黑色的骗子127
鳞部第十一 鼍皮鼓130
鳞部第十二 动物的性行为133

第四部分 虫部
虫部第一 水差子的悲鸣139
虫部第二 梦境与动物143
虫部第三 神仙虫147
虫部第四 油蜘蛛149
虫部第五 还未出生,就已死去152
虫部第六 三足155
虫部第七 被当作乐器的珍贵动物161
虫部第八 随四季躲藏的动物164
虫部第九 迷三尸167
虫部第十 那些挨千刀的170

第五部分 附录
附录第一 乐正夔及其庞大子嗣的故事175
附录第二 犀牛记223
【媒体评论】:
徐来的小说证实,解构性地书写历史是营救记忆的最佳策略,因为它能够令那些早已发黄霉烂的岁月,重新散射出趣味盎然的生命光泽。
  --朱大可
  如果说有一个人在用纯粹的中国笔记小说笔法,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神,躲在真假难辨的古籍之后,和读者开着煞有介事的玩笑同时却严肃地向博尔赫斯致敬,那么只有一个人:徐来。
  --陈垦
【文摘】:
禽部第四 土胜火 土生金
  在文献记载中,第一种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动物是漱金鸟。大约公元二世纪前后,漱金鸟在帝国的西南部还很活跃。但最终它们还是完全消失了。
  史书上如此描述这种可怜的鸟。它大概属于雀类,因为样子看起来和其他雀鸟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体型略大一些。它浑身的羽毛大都是明黄色的,略带点金属的光泽,却没有金属的寒冷感,手感柔软致密。没人知道漱金鸟的叫声是什么样子的,有一种说法是,它根本就不会鸣叫。
  漱金鸟经常在海上漫无目的地飞。捕捉它们难度极大。即便如此,依然有无数猎鸟人尝试着在海船之间张开巨大的捕鸟网,等待它们降落。猎鸟人组建巨大的船队在海上漂泊。他们冒着惹恼海神的风险,终年忙碌,但最终能活捉漱金鸟的人,实在凤毛麟角。可猎鸟人依然不肯放弃,因为一旦成功捕捉,他们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回报。
  众所周知,这种鸟的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这两天,如果天气太过阴郁,漱金鸟就会感觉烦闷不安。在枝条间急噪地跳来跳去,也不吃食,只是拼命吞咽自己的口水。这个时候,一些口水会沿着坚硬的喙粗糙的边缘渗透出来。刚接触外面的空气,就变成了细小的金屑。这些金屑比真正的黄金略重,光彩更加夺目。和真正的黄金一样,它们再加热后也会熔化,并可供浇铸成型。漱金鸟因此得名。
  当地人觉得这些金屑来得非常神奇,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神力的体现。他们相信,用这种金屑制作的首饰,会给佩带者带来特殊的运气。这使人们对这种鸟,以及它吐出的金屑的追求显得更加迫切。
  《魏略》上讲,明皇帝曹睿统治帝国的时候,南方九千里外的昆明国向他进献了一头漱金鸟。
  昆明国的使者告诉明皇帝,即使是在南方诸国,人们没有看到活的漱金鸟也已经有至少七十年了。所有人都相信,它是这个物种在世界上的惟一遗孑。经过几十年的战乱,中原帝国在明皇帝的统治下终于又从纷争回归了稳定。南方诸国认为这珍贵鸟类遗孑的出现,乃是众神对皇帝的褒奖,是人世间至高的祥瑞。因此,自己跋山涉水,将这头漱金鸟献给魏国皇帝。
  魏国最有智慧的人、前京兆尹司马防之子、舞阳侯、太尉、大都督、大将军司马懿告诉皇帝,最后一只漱金鸟是众神对皇帝的特别启示。他说,在曹氏之前担当帝国皇帝的刘氏家族,在五行的道德谱系上占有“火”的位置,而曹氏家族则占有“土”的位置。按照这五种元素建构世界的理论,土终将取代火,成为帝国的主宰。同时,这理论还说,占据“土”这个位置的家族,祥瑞的征兆是能产生黄金的东西,即所谓的“土生金”。漱金鸟恰好符合这个理论的需求。
  这番讲解让明皇帝感到无比欢喜。他似乎看到,自己的子孙在漱金鸟的陪伴下,屹立在这个古老帝国的中心,把传统的家族祭祀方法永远地流传下去。
  他特地为漱金鸟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囿,起名叫“灵禽之圃”。听说这种鸟特别害怕寒冷,明皇帝为了让它能安全渡过中原的寒冬,下令在灵禽之圃里修筑一个特别的小宫殿,用打磨过的水晶薄片镶嵌出窗户。这样即使在封闭的屋子里,漱金鸟也能晒到太阳。明皇帝把这座小宫殿命名为“辟寒台”。
  博学多闻的大将军还向明皇帝说明了这一珍贵小鸟的饲养方法。他说,漱金鸟通常不用进食。但假如能为它提供一些珍稀的食品,那么它吐出的金屑将呈现更为奇异的效果。按照大将军的指导,明皇帝将南海进贡的夜明珠磨成粉末,又打开扬州进贡的灵龟的头颅取出半透明的龟脑,作为食物喂给漱金鸟。
  果然,漱金鸟吐出了比寻常更多的金屑。用它们铸成的首饰,会在黑夜里发出微弱的淡红色光芒。明皇帝特别喜欢把玩这样的首饰,也时常拿来赏赐给他喜欢的宫人。
  也许是服食了珠粉与龟脑的缘故,这只漱金鸟活得特别久。从明皇帝朝到齐王朝,再到元皇帝朝,它始终在为帝国宫廷奉献美丽的金属。《拾遗录》记载,这只传奇性的鸟一直活到改朝换代的时候。据说,在司马家族正式取代曹氏家族成为帝国皇室的那天早晨,漱金鸟突然发出一声清脆悦耳的鸣叫,如同银质的小槌敲打昆仑青玉制成的玉磬。叫完这一声,它歪了歪头,倒向一边死掉了。
  刚即位的武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时,表情非常平静。事实上,他在幼年时代就曾听自己的祖父、当年的大将军说过:什么时候这只鸟死了,什么时候司马家族的时代就要开始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