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
  • 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
  • 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

186 九品

仅1件

河北邯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毕波 著;沈卫荣、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 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252

上书时间2023-12-08

一得书苑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毕波 著;沈卫荣、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 编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37308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5页
  • 字数 34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粟特人是生活在中亚两河流域的,一个古代民族,是活跃在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商业民族。,自汉魏以来,由于经商,战争等原因,很多粟特人沿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中古中国历史上最有特色的一个外来民族。《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以长安为中心》以传统史料为基础,大量利用墓志材料、图像资料,主要考察了北朝末年到隋唐时期进入中国的粟特胡人,特别是隋唐都城地区的粟特胡人情况,通过深入分析他们与中国社会的互动,以期将粟特这一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外来民族尽可能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并借此来探讨隋唐时代的国际精神。
【作者简介】
毕波,生于陕西蒲城,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任教,研究方向主要为西域历史,关注活跃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粟特胡人,已发表《粟特文古信札汉译与注释》、《虞弘墓所谓“夫妇宴饮图”辨析》、《怛逻斯之战和天威健儿赴碎叶——新获吐鲁番文书所见唐天宝年间西域史事》、《尼雅新出粟特文残片研究》等文章。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前人研究回顾
三、本书的基本框架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北齐、北周的胡人及其影响
第一节北齐的胡人、胡化
一、胡人、胡化在北齐宫廷中及都城周边的活跃
二、北齐地方社会的胡人、胡化
第二节北周的胡人、胡化
一、北周都城及其周边的胡人、胡化
二、北周地方社会的胡人、胡化
第三节从北齐、北周到隋唐
一、北齐、北周胡人、胡化之比较
二、从北齐、北周到隋唐——胡人社会之变迁

第二章北朝末至唐初胡人的动向与步入宫廷
第一节北朝、隋宫廷宿卫系统的胡人
一、北朝末年宫廷宿卫中的胡人
二、隋代宫廷宿卫中的胡人
第二节隋唐交代间胡人的动向——胡人人仕唐廷之序曲
第三节秦府胡人及东宫侍卫

第三章隋唐宮廷内外的胡人——隋唐国际性的表征
第一节中央禁卫军系统的胡人
一、南衙十六卫系统的胡人
二、北衙禁军系统的胡人
第二节胡人人仕唐廷的常规途径
一、门荫人仕
二、军功人仕
三、科举人仕
第三节中晚唐时期宫廷内外的胡人
一、安史之乱对胡人的影响
二、胡人宿卫在宫廷中的延续与迁升
第四节隋唐宫廷胡人仪卫的总观察

第四章隋唐长安坊市的胡人
第一节隋代大兴城的西域胡人及其聚居
第二节唐代长安的街西胡人聚居区
一、袄祠与街西胡人聚居区的形成
二、西市与胡商互动下的街西胡人聚居区
三、安史之乱后的街西胡人聚居区,
第三节唐代长安的街东胡人聚居区
一、唐代前期的街东胡人聚居区
二、街东胡人聚居区与街东的外来人口聚居
三、安史之乱后的街东胡人聚居区

第五章隋唐长安粟特胡人的社会网络
第一节粟特胡人的社会关系网络
一、粟特胡人在本土的社会关系的建构
二、人华粟特胡人的社会网络概观
第二节流动和迁移过程中的粟特社会网络——长安粟特胡商的到来
第三节作为长安胡人生存和发展资本的社会网络
一、由一份吐鲁番文书来看长安粟特胡人的社会网络
二、长安胡人生存空间的建构
第四节长安粟特胡人社会网络与胡人聚居区的变迁
一、粟特胡人社会网络的分解
二、粟特移民在与当地社会的互动中的自我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