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陆军少将城岛荣兴批注旧藏:满洲国中央军械厂长 村田立雄1930年代初 名片/名刺一枚
  • 日本陆军少将城岛荣兴批注旧藏:满洲国中央军械厂长 村田立雄1930年代初 名片/名刺一枚
  • 日本陆军少将城岛荣兴批注旧藏:满洲国中央军械厂长 村田立雄1930年代初 名片/名刺一枚
  • 日本陆军少将城岛荣兴批注旧藏:满洲国中央军械厂长 村田立雄1930年代初 名片/名刺一枚
  • 日本陆军少将城岛荣兴批注旧藏:满洲国中央军械厂长 村田立雄1930年代初 名片/名刺一枚
  • 日本陆军少将城岛荣兴批注旧藏:满洲国中央军械厂长 村田立雄1930年代初 名片/名刺一枚
  • 日本陆军少将城岛荣兴批注旧藏:满洲国中央军械厂长 村田立雄1930年代初 名片/名刺一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陆军少将城岛荣兴批注旧藏:满洲国中央军械厂长 村田立雄1930年代初 名片/名刺一枚

150 六五品

仅1件

山东滨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年代30年代 (1930-1939)

页数1页

尺寸9 × 5.5 cm

上书时间2023-11-18

史料影像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日本华中派遣军“汉口军合同通信所”通信兵在汉口中山公园双龙桥上留影照一枚(1934年,经历1931年大洪水之劫的中山公园恢复建设,在棋盘山东侧的水池上建了一座双龙桥,在两侧的桥栏杆上,别出心裁地用钢筋水泥浇筑成两条长约10余米、高3米的巨龙。龙眼用灯泡,可以发光,龙嘴暗藏水管,可以喷水,时为公园景观一绝,惜抗战期间被毁。)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日本华中派遣军“汉口军合同通信所”通信兵在汉口中山公园双龙桥上留影照一枚(1934年,经历1931年大洪水之劫的中山公园恢复建设,在棋盘山东侧的水池上建了一座双龙桥,在两侧的桥栏杆上,别出心裁地用钢筋水泥浇筑成两条长约10余米、高3米的巨龙。龙眼用灯泡,可以发光,龙嘴暗藏水管,可以喷水,时为公园景观一绝,惜抗战期间被毁。) ¥150.00
【武汉旧影】1939年8月27日 日本华中派遣军“汉口军合同通信所”两名通信兵在汉口中山公园双龙桥上合影照一枚(1934年,经历1931年大洪水之劫的中山公园恢复建设,在棋盘山东侧的水池上建了一座双龙桥,在两侧的桥栏杆上,别出心裁地用钢筋水泥浇筑成两条长约10余米、高3米的巨龙。龙眼用灯泡,可以发光,龙嘴暗藏水管,可以喷水,时为公园景观一绝,惜抗战期间被毁。)
【武汉旧影】1939年8月27日 日本华中派遣军“汉口军合同通信所”两名通信兵在汉口中山公园双龙桥上合影照一枚(1934年,经历1931年大洪水之劫的中山公园恢复建设,在棋盘山东侧的水池上建了一座双龙桥,在两侧的桥栏杆上,别出心裁地用钢筋水泥浇筑成两条长约10余米、高3米的巨龙。龙眼用灯泡,可以发光,龙嘴暗藏水管,可以喷水,时为公园景观一绝,惜抗战期间被毁。) ¥280.00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湖北省汉口市“汉口神社” 原版老照片一枚(汉口神社创建于1935年2月,祭神“天照大神、明治天皇、国魂大神”,位于当时汉口市日本租界109号,抗战胜利后被拆除。)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湖北省汉口市“汉口神社” 原版老照片一枚(汉口神社创建于1935年2月,祭神“天照大神、明治天皇、国魂大神”,位于当时汉口市日本租界109号,抗战胜利后被拆除。) ¥240.00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汉口三民路口的孙中山铜像、巨幅汪精卫画像宣传牌及“徐行”交通警示牌 原版老照片一枚(汪精卫画像宣传牌上配有汪精卫语录“孫總理一貫信念,是以中日合作,為解決東亞問題之核心。”汉口三民路孙中山铜像,俗称“铜人像”,落成于1933年,其面对着三民路与六渡桥,曾经是老汉口的城市坐标之一。)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汉口三民路口的孙中山铜像、巨幅汪精卫画像宣传牌及“徐行”交通警示牌 原版老照片一枚(汪精卫画像宣传牌上配有汪精卫语录“孫總理一貫信念,是以中日合作,為解決東亞問題之核心。”汉口三民路孙中山铜像,俗称“铜人像”,落成于1933年,其面对着三民路与六渡桥,曾经是老汉口的城市坐标之一。) ¥800.00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汉口三民路口孙中山铜像、路西“武汉交通公司”门前停放的公共汽车及三民路之街景 原版老照片一枚(可见“武漢交通 漢口營業所”等字样招牌。汉口三民路孙中山铜像,面对着三民路与六渡桥,俗称“铜人像”,落成于1933年,曾经是老汉口的城市坐标之一。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1939年日商与伪武汉市政府成立武汉交通公司,先后在汉口、武昌开通了公共汽车,至1945年8月停开。)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汉口三民路口孙中山铜像、路西“武汉交通公司”门前停放的公共汽车及三民路之街景 原版老照片一枚(可见“武漢交通 漢口營業所”等字样招牌。汉口三民路孙中山铜像,面对着三民路与六渡桥,俗称“铜人像”,落成于1933年,曾经是老汉口的城市坐标之一。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1939年日商与伪武汉市政府成立武汉交通公司,先后在汉口、武昌开通了公共汽车,至1945年8月停开。) ¥800.00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武汉发洪水期间的江汉关海关大楼、日清洋行等汉口地标建筑及沿江大道上的救灾船只 原版老照片一枚(江汉关大楼建成于1924年,矗立在汉口沿江大道与武汉最繁华的街道江汉路的交汇处,是近代武汉城市象征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是武汉被西方列强掠夺的屈辱标志,也是武汉这座城市近百年来蜕变与发展的见证。)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武汉发洪水期间的江汉关海关大楼、日清洋行等汉口地标建筑及沿江大道上的救灾船只 原版老照片一枚(江汉关大楼建成于1924年,矗立在汉口沿江大道与武汉最繁华的街道江汉路的交汇处,是近代武汉城市象征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是武汉被西方列强掠夺的屈辱标志,也是武汉这座城市近百年来蜕变与发展的见证。) ¥680.00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武汉三镇沦陷区日军拍摄下的武昌“国立武汉大学”校园建筑群 原版老照片一枚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武汉三镇沦陷区日军拍摄下的武昌“国立武汉大学”校园建筑群 原版老照片一枚 ¥240.00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汉口水塔及中山马路之街景 原版老照片一枚(可见水塔下沿街商铺的“漢口美髮館”等招牌。汉口中山马路始建于1906年,又名后城马路、中山大道等,是纵贯大汉口东西走向的第一条近代马路,洋行里分云集,万国风情纷呈。汉口水塔建成于1909年,是近代汉口最早的高层建筑,百年来武汉城市的地标。)
【武汉旧影】抗战时期 汉口水塔及中山马路之街景 原版老照片一枚(可见水塔下沿街商铺的“漢口美髮館”等招牌。汉口中山马路始建于1906年,又名后城马路、中山大道等,是纵贯大汉口东西走向的第一条近代马路,洋行里分云集,万国风情纷呈。汉口水塔建成于1909年,是近代汉口最早的高层建筑,百年来武汉城市的地标。) ¥300.00
【武汉旧影】民国时期 武昌黄鹤楼故址前黄鹄矶头的胜像宝塔及周边建筑 原版老照片一枚(此胜像宝塔,俗称“孔明灯”,原立于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由元代威顺王始建于元至正三年,是供奉佛舍利和佛教法物的大菩提佛塔,属密宗佛塔。1955年,因建长江大桥,宝塔被迁移至蛇山西边。)
【武汉旧影】民国时期 武昌黄鹤楼故址前黄鹄矶头的胜像宝塔及周边建筑 原版老照片一枚(此胜像宝塔,俗称“孔明灯”,原立于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由元代威顺王始建于元至正三年,是供奉佛舍利和佛教法物的大菩提佛塔,属密宗佛塔。1955年,因建长江大桥,宝塔被迁移至蛇山西边。) ¥2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六五品
商品描述
日本陆军少将城岛荣兴旧藏,1932-1934年日军第6师团驻扎伪满洲国期间,与时任日军第6师团野战炮兵第6联队长城岛荣兴有交情的伪满将领、关东军将领及奉天、锦州、大连、旅顺、抚顺、山海关、赤峰、通辽、朝阳、吉林、锦西、公主岭、哈尔滨、奈曼旗、土默特右旗、天津、台北等地的中日各行各业人士名片/名刺,及城岛荣兴“凯旋御礼状”、满洲派遣军青年代表慰问团名簿等纸品文献。

城岛荣兴(1882-1947),佐贺县人,日本陆军少将,正四位勋三等功四级。1902年11月22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3年6月26日晋升陆军炮兵少尉,1920年8月10日补任野炮兵第13联队附,后任近卫野炮兵联队大队长,1923年8月6日补任陆军野战炮兵学校教官兼同校研究部部员,1925年3月18日晋升陆军炮兵中佐,1929年8月1日晋升陆军炮兵大佐并任台湾兵器部长,1931年3月11日任野炮兵第6联队长,1934年8月1日晋升陆军少将并任丰予要塞司令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12月7日,第6师团下达动员令,12月16日野炮兵第6联队随师团从熊本出发,17日釜山登陆,20日到达奉天,在吉林一带警备。
1933年2月17日,第6师团参加满洲国和关东军的热河战役,3月5日到达赤峰,参加开城攻略战,4月10日参加长城攻略战。
4月11日,国军在直隶地区集结了20万兵力,然后穿过长城线开始北上,关东军发动滦东战役,野战炮兵第6联队被分配为兵站汽车队,以灵活的机动能力与第6师团一起在冷口长城击败了商震的32军,19日返回长城线。之后,国军部队一路跟踪日军第师团,攻入滦东地区,5月3日,关东军发动关内作战,8日,野炮兵第6联队和第6师团再次开始进攻,滦东作战结束后,野战炮兵第6联队被解除了汽车队的番号,一路作战,12日渡过滦河,23日,向蓟运河-怀柔-密云一线发起进攻。
5月25日,应国军停战要求,关东军停止作战行动,31日签订塘沽停战协定,9月10日接到返回日本的命令,10月14日“凯旋”熊本。

1932年12月,日军第6师团从日本调至中国东北,编人关东军序列。此时,坂本政右卫门中将任师团长,佐佐木吉良任参谋长,城岛荣兴大佐率领的野战炮兵第6联队是该师团下辖的唯一炮兵联队。第6师团到达东北后,接连侵占了奉天、长春等地。1933年2月23日凌晨,日军为侵占热河,以两个师团的兵力分向热河省北部和南部的国民党守军阵地发动进攻,第6师团在骑兵第4旅团配合下,又分为两路向热河北部进犯,一部由通辽经开鲁、巴林向赤峰进攻,另以主力分由彰武、打虎山西进,向赤峰进攻。至3月1日,连占开鲁、下洼等地,侵至赤峰以北地区;师团主力侵至赤峰以东哈拉道口地区,遭到国民党守军的顽强阻击。2日,师团等部在伪军的配合下开始向赤峰城进攻,激战至傍晚,侵占赤峰城,但被阻于哈拉道口地区的该师团主力战至5日,击退国民党守军,进人赤峰城。第6师团侵占赤峰后,分兵南进和北上,于10日攻占乌丹和围场,国民党守军撤至半截塔、丰宁地区后,第6师团撤回赤峰集结待命,至此,热河全省陷落。6月,日军以武力逼迫国民党当局签订《塘沽协定》后,第6师团退出热河,撒至锦州,9月奉命回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