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研究
正版现货
¥
15
5.0折
¥
30
九品
仅1件
作者马和平 著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13
上书时间2023-09-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和平 著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7624542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0页
-
字数
1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和逻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文风、马克思主义文风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内涵及其演变做了富有意义的探索,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了历史的梳理和分析,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几个阶段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 【作者简介】
-
马和平,安徽南陵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4项(含合作主持1项),省教育厅教研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获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2011年荣获芜湖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文风概论
一、文风和文风特点
(一)文风的提出
(二)文风的内涵及特点
二、影响文风的主要因素
(一)文风与文字的关系
(二)影响文风的主要因素
三、文风的功能
(一)文风的宣传功能
(二)文风的导向功能
(三)文风的教化功能
第二章 前史时期译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风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前史时期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前史时期的文风特点
(一)用中国传统政治思维译介和宣传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
(二)本着与中国现实相联系译介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文风的精英化特点明显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萌芽
一、马克思主义文风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
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文风的自觉开创
(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二)萌芽时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特征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形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文风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形成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形成所作的贡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形成所作的贡献
(二)革命实践中,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形成
四、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核心内容
(一)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灵魂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基本原则
(三)群众语言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栽体
(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宝贵资源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建设的时代背景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发展的新贡献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建设的推进
一、历史转折之际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发展的贡献
(一)邓小平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思想
(二)邓小平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实践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江泽民、胡锦涛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发展
(一)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理念与实践
(二)胡锦涛关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理念与实践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一)以短为主、长短相宜
(二)实事求是、有感而发
(三)思想深刻、富有新意
二、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当代实践
(一)敢于担当历史重任、勇于面对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二)立足人民群众立场,运用人民群众语言,具有深厚的民撼识
(三)革故鼎新,放眼未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识
三、新一届党中央文风实践对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
(一)躬身力行,践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二)密切关注群众利益,将为群众谋利益置于党的各项事业的核心地位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必须关注中国现实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必须关注群众利益
(三)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