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余溎】藏书、民国时期在学校同学留言、签名题词、分别后的各自工作单位学历不一样、教学、政府机关、个别的都云南《龙云》的带领下
¥
386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余溎
签名者余溎、田秉熙、李嘉谟
出版社云南
出版时间1956-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上书时间2024-11-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卢汉电呈中央人民政府暨西南军政委员会:在本省人民政府未成立之前,暂行组织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经中央批准,12月12日,云南临时军政委员会成立。12月13日,临时军政委员会公安处成立,宋一痕任公安处处长。市委派保卫部负责人田秉熙、田培宽、朱人杰参加公安处负责实际工作,按市委对敌工作领导小组汇集的敌特分子名单,从16日晚开始,历时数日,将昆明市公开和暗藏的特务分子,大部分逮捕,共1200多名,对稳定昆明革命秩序起了重要的作用。所捕敌特于接管时全部交军管会审理。
- 商品描述
-
1949年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起义,云南和平解放。蒋介石调兵妄图进攻昆明,云南地下党动员组织群众,配合起义当局保卫、管理昆明,迎接解放军接管城市。1950年2月中旬,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入滇。当时但任云南临时军政委员会文教处民运组组长的李嘉谟先生受军政委员会的委派,作为卢汉将军的代表到宜良迎接解放军。当他见到陈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以及周保中等解放军首长时,转达了卢汉将军及军事委员会对人民解放军的敬意和欢迎。此时,想到压在头上的国民党反动派这块大石板被推翻了,自己多少年来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即将实现,人民真正获得解放了,他激动地对首长们说:“云南人民盼望解放大军的到来,就如大旱之望云霓”。听了此话,首长们笑了,大家都笑了。人们用笑声迎接云南的解放。
李嘉谟先生数十年顺乎历史潮流,追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名革命知识分子,既有他自己的努力,也得益于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他特别看重进步的青年学生对他的影响和教育。在1994年7月7日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友会为他举行的九十华诞祝寿会上,他深情地说:“回顾在中华大变革的前夜,我所以能追随同学们之后向往进步,着为同学们启蒙之果。”这是他发自心底的声音。
李嘉谟先生是云南省知名的教育家。他于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7月1日出生在云南省大理县城,1921年赴日本留学,学习并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气化学工业知识技能。他1929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即投身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人才。1930年4月,云南省创建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后改称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李嘉谟先生受聘于该校任教,并于1932年被任命为教务主任,又于1940年任代理校长,1941年正式接任校长。
李嘉谟先生教学严谨。他当教务主任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当时办学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他还带领教师创建了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在他当教务主任时和校长期间,还兼任教授一至二班的物理课。当时,理工科缺乏教科书,他不但组织教师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编写补充教材,还编写自己讲授的教材,其板书一丝不苟,体现了他一贯认真负责的精神。他利用晚上的时间,把从日本带回来的《物理学》翻译成中文,作为中等教育用的补充材料。以后,开明书店出版的一本高中物理教科书就是当年他翻译的这本资料。
李嘉谟先生担任昆华工校的校长时,下决心把这所全省唯一在工业学校办成全省一流的学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实现他“教育救国”、“工业救国”的抱负。他总结多年教学的经验,还借鉴留学时学到的日本培养人才的办法:一是选聘有朝气、学识丰富的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二是严谨教学,严格管理,并从自己做起,在全校树立勤奋学习、苦练本领的良好风气。三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学习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学识渊博的李嘉谟先生以他廉洁公正、以身作则、以诚待人、关怀同事的作风,团结广大教师,为创一流学校而共同努力。
李嘉谟任校长时治学严谨,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李嘉谟先生认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一流学校的关键。他在原有教师的基础上,聘进了一批从国内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来校任教,以充实教师队伍。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嘉谟先生还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们的爱国活动,还鼓励教师上好课,学生好好读书,用实际行动支援抗日。在日常教学中,他总是以“当学生要勤奋学习、刻苦生活”的指导思想教育学生并身体力行。他日常对学生的管教既严格又细致,不仅查看教室课堂,还查看学生宿舍,发现问题总是轻言细语地教导,使人倍感亲切。他时刻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放在心上,为提高师职学生的待遇多方面斡旋;为不能升学的毕业生四处奔走联系工作。
李嘉谟先生从小受参加孙中山同盟会的父亲的教育,为人正派,爱国爱乡,追求进步,崇尚科学。他青少年时即接受民主主义思想,投身教育事业;中年后因受中国共产党思想的影响,同情、支持,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从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份子成长为一名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而奋斗的革命知识分子。
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嘉谟先生的住地是云南同乡会聚集的地方。20世纪20年代后期,艾思奇等从事革命活动的云南人曾来那里住过。李嘉谟先生常与他们来往。他还经常从艾思奇那儿阅读到一些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材料。另外,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郭沫若主编的《创造》等刊物都对他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李嘉谟先生回国后,在昆华工校教书和办学期间,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李嘉谟先生思想进步,在历次学生运动中,同情支持进步学生,李先生的革命善举为昆华工校学生运动的发展和大批学生走上革命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8年,在西南联大迁至昆明后,他请了不少西南联大的教师、学生来学校执教。当时,吴晗、华罗庚、潘光旦等著名学者都曾应聘到昆华工校讲学。联大的教师和优秀学生到昆华工校授课,不仅把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云南边疆的学生,提高了昆华工校的教学水平,增强了学校的学术研究风气,而且还传播了抗日爱国和民主自由思想。他们传授科学知识,灌输进步思想,为昆华工校学生革命意识的启蒙和追求进步思想奠定了良好基础。他们中的中共地下党员还向学生们讲述国内外形势,宣传革命思想,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思想觉悟。
— 没有更多了 —
卢汉电呈中央人民政府暨西南军政委员会:在本省人民政府未成立之前,暂行组织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经中央批准,12月12日,云南临时军政委员会成立。12月13日,临时军政委员会公安处成立,宋一痕任公安处处长。市委派保卫部负责人田秉熙、田培宽、朱人杰参加公安处负责实际工作,按市委对敌工作领导小组汇集的敌特分子名单,从16日晚开始,历时数日,将昆明市公开和暗藏的特务分子,大部分逮捕,共1200多名,对稳定昆明革命秩序起了重要的作用。所捕敌特于接管时全部交军管会审理。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