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雕塑家张德华
¥
60
3.3折
¥
18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梁玉龙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09-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玉龙 著
-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0540183
-
定价
1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8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2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情绵绵无绝期女雕塑家张德华英年早逝,带走了她精湛卓越的才华,每当我看到她的雕塑作品,眼前仍旧显现出她清晰的身影,充满着活力。干劲、认真、乐观,生离死别人之常情,但留给后人总是悲伤、惋惜、怀念,我和她结婚57年同甘共苦度过了漫长岁月,我画油画她作雕塑。志同道合的探讨艺术,可以说对她有较多的了解。
德华从小是在青岛海边长大的,赤脚拣蛤蜊,和男孩子一起游水,没有一般女孩子娇柔羞涩之态,倒有一股野孩子气,这对她的性格和艺术风格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她的父亲是一位精通医学的外科大夫,曾经是青岛青纺医院院长,母亲是一位把全身心都献给丈夫和孩子们的贤妻良母,德华的两个姐姐都是医生,哥哥是勘探石油的工程师,弟弟是留学前苏联的海运专家,这个七口之家最大的特点是和睦相处,同舟共济,一方有难,全家相帮。治家的格言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在这种环境气氛下长大的德华,性格坦率开朗,热情善良,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不会花钱,养成俭朴的习惯,也不会吵架,抱着与人为善与世无争的态度,头发斑白了依旧如此。
在艺术上,她的基本功坚实,写实能力极强,尤以刻画人物见长,了解人物内心的性格,深入刻画,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她所创作的《刘少奇》和《谢觉哉》,都得到他们的夫人王光美同志和王定国同志的赞赏。德华创作的手法能放能收,豪放时潇洒淋漓,颇有大家气魄,例如《舵手》和《农奴愤》中的《女奴》《老农奴》;收敛时却又精细入微,形似意准,例如《安息》中的周总理及《壮族姑娘》、《宋庆龄》的刻画,正如徐悲鸿艺术大师所说“尽精微,致广大”。
在作品中除了有强烈的雕塑感、浓厚、坚实和准确的结构能力外,还包含着一种“绘画性”的技巧,她的素描很好,在制作雕塑中自然流露出“手法、刀法”绘画的特点。这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技巧,也是她的特点。
德华创作的数量并不比别人多,但由于她对每件作品都极尽所能地深入刻画,尽量做到完美,所以供给社会的使用率高,也就是说很少出废品,当她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陈列并受到观众的赞赏,她也就感到欣慰,心血没有白费了。德华对人善良友爱,和她相处过的人,都有这种感觉。1970年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央美术学院教师都下放到农村劳动,在劳动中,她常被评为标兵,同村的一位农民的小孩子不幸掉进粪池里,捞上来生命危急,她立即伏在孩子身上口对口地吮吸屎尿,恢复呼吸,虽然孩子没有被急救过来,但她这种急人之难毫不犹豫的精神,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 【作者简介】
-
梁玉龙教授是湖南长沙人,1922年生。1947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承徐悲鸿、吕斯百大师。1950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近四十年,先后兼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的美术课程,桃李满园,遍及国内外。其油画作品,在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北京市美协都有收藏。艺术风格朴实浑厚、功底深。吸取国画写意笔墨,与外来油画技法融会贯通,用笔挥洒精练,着色炉火纯青,强调“绘画性”自成一体,是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杰出老画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