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基础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计算机网络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计算机网络基础

5 1.9折 26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鸿 编;杜煜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6-3-24

上书时间2023-11-16

晶晶书屋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姚鸿 编;杜煜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2
  • 版次 1
  • ISBN 9787115092038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7页
  • 字数 46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及其结构、网络的计算模式、网络的互连、Internet及其相关内容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为方便读者既学到理论知识,又能获得一些实用的技能,本书在每章后都配有了习题,并在书的最后附有实训项目。

  本书内容丰富、难度适中,理论结合实际,能够反映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教材,也适合于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以及其他一些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相关人员学习使用。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

1.1.1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1

1.1.2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3

1.1.3 分组交换技术的诞生 3

1.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4

1.1.5 Internet的快速发展 5

1.1.6 Internet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 6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7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7

1.2.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7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8

1.3.1 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8

1.3.2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 9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0

1.4.1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 10

1.4.2 按网络的传输技术划分 11

1.4.3 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划分 12

1.4.4 按传输介质分类 12

1.4.5 按企业和公司管理分类 12

1.5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3

1.6 标准化组织 14

练习题 16

第2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17

2.1 基本概念 17

2.1.1 信息、数据和信号 17

2.1.2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 18

2.1.3 通信信道的分类 19

2.1.4 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 20

2.2 数据的传输 22

2.2.1 串/并行通信 22

2.2.2 通信线路的连接方式 22

2.2.3 信道的通信方式 23

2.2.4 信号的传输方式 24

2.3 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 25

2.4 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26

2.4.1 数字数据的调制 26

2.4.2 数字数据的编码 29

2.4.3 模拟数据的调制 30

2.4.4 模拟数据的编码 30

2.5 数据交换技术 32

2.5.1 电路交换 32

2.5.2 存储转发交换 33

2.5.3 高速交换技术 36

2.6 信道复用技术 36

2.6.1 频分多路复用 37

2.6.2 时分多路复用 38

2.6.3 波分多路复用 39

2.6.4 码分多路复用 40

2.7 传输媒体的类型与特点 40

2.7.1 双绞线 40

2.7.2 同轴电缆 41

2.7.3 光纤 41

2.7.4 无线电传输 42

2.8 通信接口及设备 45

2.8.1 EIA RS-232C接口 45

2.8.2 EIA RS-449接口 49

2.8.3 ITU-T X.2l接口 49

2.8.4 调制解调器 49

2.9 差错控制技术 52

2.9.1 差错的产生 52

2.9.2 差错的控制 53

练习题 56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57

3.1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 57

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58

3.2.1 ISO/OSI参考模型 58

3.2.2 物理层 61

3.2.3 数据链路层 62

3.2.4 网络层 64

3.2.5 其他各层的简介 65

3.3 TCP/IP的体系结构 66

3.3.1 TCP/IP的概述 66

3.3.2 TCP/IP的层次结构 66

3.3.3 TCP/IP协议集 67

3.4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69

练习题 71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络 72

4.1 局域网概述 72

4.1.1 局域网的特点 72

4.1.2 局域网层次结构及标准化模型 73

4.2 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 75

4.2.1 拓扑结构 75

4.2.2 传输介质与传输形式 77

4.2.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77

4.3 传统以太网 80

4.3.1 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 80

4.3.2 粗缆Ethernet(10Base-5) 81

4.3.3 细缆Ethernet(10Base-2) 83

4.3.4 双绞线Ethernet(10Base-T) 84

4.4 高速局域网 85

4.4.1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86

4.4.2 千兆位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87

4.4.3 交换式以太网(Switching Ethernet) 89

4.4.4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92

4.5 虚拟局域网VLAN 93

4.5.1 VLAN概述 93

4.5.2 VLAN的实现 95

4.5.3 VLAN的划分方法 96

4.5.4 VLAN的优点 98

4.6 无线局域网 99

4.6.1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 99

4.6.2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 100

4.6.3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100

4.6.4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101

4.7 局域网连接设备与应用 102

4.7.1 网络适配器 102

4.7.2 中继器 103

4.7.3 集线器 104

4.7.4 以太网交换机 108

练习题 112

第5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 113

5.1 结构化布线系统概述 113

5.1.1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概念 113

5.1.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标准 114

5.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114

5.2.1 用户工作区系统 116

5.2.2 水平布线系统 116

5.2.3 垂直布线系统 116

5.2.4 设备间系统 117

5.2.5 布线配线系统 118

5.2.6 建筑群系统 118

5.3 典型的水平布线系统 119

5.3.1 水平布线系统的要求 119

5.3.2 8针RJ-45型连接器 120

5.3.3 模块配线架 121

5.3.4 工作区通信插座 122

5.3.5 跳接电缆 122

5.4 结构化布线系统应注意的事项 123

5.4.1 电源、电气保护与接地 123

5.4.2 环境保护 123

练习题 124

第6章 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结构 125

6.1 网络操作系统及其特点 125

6.1.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125

6.1.2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 125

6.1.3 网络操作系统的服务功能 126

6.2 网络系统的结构及相关概念 127

6.2.1 对等网络 128

6.2.2 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129

6.3 网络服务器的种类 130

6.3.1 文件服务器 130

6.3.2 应用服务器 131

6.3.3 特殊服务器 131

6.4 服务器技术 131

6.4.1 多处理器技术 131

6.4.2 总线能力 133

6.4.3 内存 133

6.4.4 磁盘接口技术 133

6.4.5 容错技术 134

6.4.6 磁盘阵列技术 135

6.4.7 热插拔技术 137

6.4.8 双机热备份 137

6.4.9 服务器状态监视 138

6.5 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 138

6.5.1 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 138

6.5.2 NetWare操作系统 143

6.5.3 UNIX操作系统 145

练习题 148

第7章 网络的计算模式 150

7.1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150

7.1.1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150

7.1.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151

7.1.3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出现 151

7.1.4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应用 152

7.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153

7.2.1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特点 153

7.2.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156

7.2.3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中间件 156

7.3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 157

7.3.1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确定与特点 157

7.3.2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发展 158

7.3.3 基于新一代Web技术的B/S计算模式特征 159

7.3.4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应用系统平台的特点 160

练习题 160

第8章 网络的互连 162

8.1 互连网络的基本概念 162

8.1.1 网络互连的类型 163

8.1.2 网络互连的层次 164

8.2 网络互连设备 167

8.2.1 网桥(Bridge) 167

8.2.2 路由器(Router) 170

8.2.3 网关(Gateway) 175

8.3 广域网的相关技术 175

8.3.1 公用电话网PSTN 176

8.3.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77

8.3.3 公共分组交换数据网X.25 179

8.3.4 数字数据网DDN 180

8.3.5 帧中继 182

8.3.6 xDSL技术 182

8.3.7 ATM技术 186

练习题 188

第9章 Internet及其相关内容 190

9.1 Internet概述 190

9.1.1 Internet的管理机构 191

9.1.2 Internet的资源与应用 191

9.1.3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194

9.2 IP地址与域名 196

9.2.1 IP编址 196

9.2.2 子网技术 201

9.2.3 域名系统 213

9.2.4 主机配置协议 218

9.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19

9.3.1 SNMP的概念 219

9.3.2 网络管理的功能 221

9.4 WWW服务 221

9.4.1 WWW的发展 221

9.4.2 WWW的相关概念 222

9.4.3 WWW的工作方式 224

9.4.4 WWW浏览器 225

9.4.5 WWW的语言 225

9.5 电子邮件服务 230

9.5.1 电子邮件的特点 230

9.5.2 电子邮件的传送过程 230

9.5.3 电子邮件的相关协议 231

9.5.4 电子邮件的地址与信息格式 232

9.6 文件传输服务 234

9.6.1 文件传输的概念 234

9.6.2 文件传输协议FTP 234

9.6.3 FTP的主要功能 235

9.6.4 匿名FTP服务 235

9.7 远程登录服务 236

9.7.1 远程登录的概念与意义 236

9.7.2 Telnet协议与工作原理 237

9.7.3 Telnet的使用 237

9.8 网络新闻与BBS 238

9.8.1 网络新闻Usenet 238

9.8.2 电子公告牌BBS 239

9.9 Internet的用户接入技术 240

9.9.1 通过联机终端方式接入 240

9.9.2 通过SLIP/PPP方式接入 241

9.9.3 以网络方式接入 242

9.10 企业内联网Intranet 243

9.10.1 企业网技术的发展 243

9.10.2 Intranet的概念 245

9.10.3 Intranet的主要技术特点 245

9.10.4 Intranet网络的组成 246

练习题 250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251

10.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251

10.2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要求 252

10.2.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要求 252

10.2.2 计算机网络的保护策略 253

10.2.3 网络安全的脆弱点 254

10.2.4 安全计划与管理 254

10.2.5 常用的安全工具 255

10.3 访问控制与设备安全 258

10.3.1 访问控制技术 258

10.3.2 设备安全 261

10.4 防火墙技术 262

10.4.1 防火墙的优缺点 263

10.4.2 防火墙的设计 264

10.4.3 防火墙的组成 265

10.5 网络安全的攻击与防卫 268

10.5.1 常见的网络攻击及解决方法 268

10.5.2 网络安全的防卫模式 271

10.5.3 常用的安全措施原则 272

练习题 273

第11章 实际技能训练 274

11.1 实训1使用串行接口直连两台计算机 274

11.2 实训2使用“超级终端”进行串行通信 275

11.3 实训3组建一个小型的对等局域网(硬件部分) 280

11.4 实训4组建一个小型的对等局域网(软件部分) 282

11.5 实训5组建一个小型的对等局域网(网络连通测试) 285

11.6 实训6划分子网并测试子网间的连通性 288

11.7 实训7WWW服务 291

11.8 实训8使用电子邮件服务 291

11.9 实训9远程登录Telnet 292

11.10 实训10文件传输服务 294

参考文献 29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