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

46 7.9折 58 全新

库存6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辉 靳慧慧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4026397

出版时间2023-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06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其他

定价58元

上书时间2023-11-11

杭州南山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历史上的北朝,指东晋之后与南朝相对的北方政权,即从北魏统一北方,经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西梁等政权,至隋统一中国前的这一时期。在书法史研究中,常将西晋南迁后,北方十六国时期的书法也纳入到北朝研究的体系中来。北魏早期的书风不仅延续了十六国铭石书的特点,其点画特征对北魏后期铭石书的定型也起到了先导作用。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断,但此时期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大发展时期,新旧因素交织在一起,成就辉煌。这些文化成就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与此同时,北朝的书法也呈现出自身的发展轨迹,主要围绕铭石书从隶书向楷书过渡这样一个话题展开。它不仅产生了风格鲜明的魏体楷书,而且在北魏邙山地区还出现了刻工精致、用笔讲究、结构谨严的墓志。在佛教刻经方面,不仅出现了典型魏晋风格的隶书,甚至在魏体楷书成熟之后,还出现了楷隶交混甚至掺入古文字的复古思潮。
北朝的书法是以石刻为体系构建起来的,它是由墓碑、墓志、佛道造像碑、造像题记、石塔、摩崖刻经等各类刻石组成。祝嘉在《书学史》中讲:“石刻以北朝为至多,书体亦以北朝为至备,真书至此,尽善尽美,无以复加,故讲碑学者,舍北碑无门。”纵观北朝时期的石刻书法,魏体楷书的成熟和新变是突飞猛进的。不仅有代表上层贵族文化审美的楷书作品,也有因摹仿汉魏时代古风而形成的隶楷交混的书体。清代道光以后,碑派书法迅速崛起,魏碑书法被纳入书法史研究的视角中来,创作成就斐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已经开始重视北碑的书学史地位,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出现,但是对北碑石刻发展的内在逻辑思辨、艺术审美的比较以及碑帖取法的利弊关系仍有继续研究的必要。
《北朝石刻书法研究》是对北朝碑刻进行的一次专题研究,本书关注了北朝碑刻的多种典型书法形态,即北朝摩崖刻经、墓志隶书、魏碑体、写经书法、佛道造像碑、北凉书风。本书研究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书法艺术风格的分析,而是从书法学、文字学、接受美学、金石学等诸多视角来审视北朝石刻在文字史、书法史学、文人接受史等方面的历史价值。在具体的论述中,打破了以碑谈碑的阐释模式,而是将北朝碑刻置于书法史中去考察其历史演进规律,对书法的审美形态进行分类,并溯其源流。北朝石刻在书法的发展中位置极为重要,在碑学大兴的时代,几乎达到了与帖学半分天下的局面。以今日之学术现状对北朝石刻进行分类研究,对当前的书法学科建设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黄辉,1982年出生,山东滕州人,副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后(2021年12月进站),扬州大学文艺美学博士。主持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发表学术文章近50篇。
靳慧慧,女,1987年出生,山东济宁人,二级美术师。中国书协女书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六期333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姑苏宣传文化青年拔尖人才,2021年江苏省十佳青年书法家。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北朝石刻书法的多元并存
一、摩崖刻经
二、北朝的墓志隶书
三、云峰山刻石
四、造像记与造像碑
五、北凉石塔
第二章 北朝石刻的书法特征
一、摩崖刻经的审美类型
二、墓志隶书的书写特征
三、北碑的书体特征
第三章 书写的差异与审美碰撞
一、摩崖刻经与刻经碑
二、刻经与写经
三、墓志隶书与其他石刻隶书的差异
第四章 清代对北碑的接受与评价
一、清初文人对北碑的态度
二、北碑中的古意
二、魏碑与唐碑的争胜
三、邓石如、何绍基的碑派书法实践
四、包世臣、康有为与碑学范式的总结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