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翰墨撷英:八大山人 天光云景册

《天光云景》册原为旅美华人王方宇旧藏。此套册页共十开,每开纵25.8厘米,横34.1厘米,纸本水墨。该图册约作于八大晚年时期,也即是其进入个性化的山水画创作的鼎盛时期。本次出版为原大原色精印。

36 36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八大山人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4087578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05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纯质纸

定价36元

上书时间2021-12-12

杭州南山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朱耷(1626-1705),明宗室宁献王朱权后裔,宁献王移藩南昌,朱耷遂为江西南昌人,小名耷。清顺治五年(1648)落发为僧,法名传綮。一生字、号、别号甚多,有个山、驴屋驴、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始号八大山人,与同为明遗民画家的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坎坷的命运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及艺术思想,其绘画作品多寄托着对清王朝的痛恨及对明王朝的眷恋之情。
《天光云景》册原为旅美华人王方宇旧藏。此套册页共十开,每开纵25.8厘米,横34.1厘米,纸本水墨。该图册约作于八大晚年时期,也即是其进入个性化的山水画创作的鼎盛时期。引首为八大山人篆书『天光云景之图』,并钤『可得神仙』『八大山人』两白文方形印。第一、五、七开题款『八大山人写』;第二开题诗:『春山无远近,远意一为林。未少云飞处,何来人世心。八大山人题。』第四开题款『大痴笔意』;第六开题识『米家画法。以此品为第一』;第八开题款『仿董北苑笔』;第十开题款『八大山人写十副』。画心各开皆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书法方面,八大前期学董其昌,行草深得董华亭意。后转学黄庭坚、米芾,晚年学索靖、王羲之、怀素。运用圆笔、方笔、枯笔、湿笔,节奏变化丰富,空间畅达。
八大的山水画从董其昌入手,张大千曾总结其艺术渊源,云:『山人画法从董思翁,上窥倪黄三百年。』八大在宗法黄公望平淡严谨与董其昌秀逸大方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古拙而苍劲、荒率而稳重的风格。在构图上,画家有意使前、中、远景的山石树木叠合,例如第七、八开,给人感觉却并不逼仄,空间感减弱而形成更具绘画性的平面感。可以说,八大在董其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且自觉地运用了这种『平面意识』。
这套册页在笔墨上以干笔淡墨为主,使用篆笔秃毫简洁、准确地勾勒山体、树木以及房舍的大致轮廓,清淡而滋润的水墨用在峰峦坡壑,最末,以浓淡交错、横竖结合的苔点提神,节奏丰富,浑朴自然。八大山人擅用中锋,树石用笔多转折、顿挫,刚柔并济,疾徐有致。用笔则质朴而有古意,天真而有厚度,所谓『残山剩水,地老天荒』,正是如此风貌。如第九开,八大以其擅长的渴笔、干笔,表现了画面的朦胧质感,可比王原祁所谓的『毛』的特点。又如第三开,用笔虚虚实实,洒落大方。他的皴法有墨又有笔,开合聚散尽显,轻快凝重并具,如在一帧内观宇宙万象。再如第五开,淡笔勾勒轮廓,再以秃毫水墨擦染出沟壑,后略施浓点几笔,结构严谨而生气盎然,烟云袅袅、水汽氤氲的江南跃然于画。纵观本册,八大山人汰繁取简,将米氏云山与黄公望、倪云林等元代大师的笔墨趣味熔为一炉。位置经营端庄而奇绝,笔墨意境幽远而天真,不愧八大山水之精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